2016年高考金版教程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金版教程 物理实验4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随堂集训1. 2015德州模拟(多选)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C.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解析: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小车运动所受摩擦力平衡,不能将重物系在小车上,A 错误,B 正确;平衡摩擦力后,小车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与小车的质量无关,所以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 正确 2、;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放开小车,D 错误。 答案:2014广东深圳一模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备有器材:A. 长木板; B. 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C. 细绳、小车、砝码;D. 装有细砂的小桶;E. 薄木板;F. 毫米刻度尺。 还缺少的一件器材是_。 (2)实验得到如图(a) 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 B 、C 间距 D、E 间距 量出,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同学甲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b)所示 a 图线,从图线可1g 取 10 m/4)同学乙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c),从 3、图线可知乙同学操作过程中可能_。 解析:(1) 本题要测量小车的质量,则需要天平,所以还缺少的一件器材是天平;(2)根据逐差法得:s 4s 2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则 a 图象的斜率,mgF N,解得 m4)由图 (c)可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当 速度为零,可知平衡摩擦力不足或未平衡摩擦力。 答案:(1) 天平 (2) a (3)正确)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3. 2012安徽高考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M。 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 4、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调节 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5、)A. M200 g, m10 g、15 g、20 g、25 g、30 g、40 M200 g, m20 g、40 g、60 g、80 g、 100 g、120 M400 g, m10 g、15 g、20 g、25 g、30 g、40 M400 g, 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3)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 、G 为7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cm、s cm、s cm、s cm、s cm、s 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 小车的加速度a_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 6、数字)。 解析:(1) 要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应将长木板远离定滑轮的一端垫起,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与小车及纸带所受摩擦力平衡,即选项 B 正确。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要使砂和砂桶的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必须使 mM,选项 C 符合这个要求。 (3)小车的加速度为a , t0.1 s,代入数据得:am/s 2。 答案:(1)B(2)C(3)2012大纲全国卷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 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 7、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的点。 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 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 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 s1,s 2,求出与不同 m 相对应的加速度 a。 以砝码的质量 m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1am 关系图线。 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 与 “线性 8、”或“非线性 ”)。 (2)完成下列填空: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 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1、s 2 和 s3。 a 可用 s1、s 3和 t 表示为 a_。 图乙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 s1、s 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 _mm,s 3_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a_m/s 2。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图丙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 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 解析:(1) 平衡小车的阻力时小吊盘中不放物块,使小车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 9、运动,因此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 设小车的质量为 M,所加砝码的质量为 m,小吊盘及放入物块的总质量为 小车及砝码受到的拉力 Fm 0g。 对小车及砝码,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a,解得 m,因此1a a(2)对小车及砝码应有:F(Mm)a,对小吊盘和盘中物块有:m 0gF m 0a,整理得 F 有当( Mm )M mM m m0m 0时,上式可近似为 Fm 0g。 由 sms n(mn ) s3s 12,其中 T5t ,故其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5t2 4.2 7.3 am/s 2。 由(1) 中 m,知 k, ,Mg。 1k 1) 等间距线性(2)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填 10、“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也可以) 间) 间)间) 1k 2014宜春质检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 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 L48.0 A、B 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 A、B 时的速率。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_运动;序号 F(N) v v (m2/B 2A a(m/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接通电源后自 C 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 F 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 A、B 时的速 11、率 vA、v B;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的操作。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 v 是两个速度传2B 2加速度的表达式 a_。 请将表中第 3 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 (3)由表中数据,在图中的坐标纸上作出 aF 关系图线。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_。 解析:(1) 摩擦力是否平衡,要根据小车不受拉力作用时,沿长木板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判断。 (2)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a。 小车在不同拉力作用下均做匀变速直线运 v v 与 am/B 2A(3)根据表中 的数据描点,发现各点基本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通过各点作直线即可。 (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 当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时,由F Ff:a F ,aF 图线交于 m 1) 匀速直线 (2) 3)见解析图(4)没有。2016年高考金版教程第一轮总复习资料 金版教程 物理实验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