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3. 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得抑郁忧伤的感情;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预习提示: 温馨提示: 阅读是感知文言文的一种重 要手段,文言文的学习要不断地读,用多种方式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从而积累文言文词语知识,增强语感。 一、 基础积累 粗 的字注音 篁 竹( ) 清 冽 ( )为 坻 ( ) 为 屿 ( ) 为 嵁 ( ) 佁 然( ) 俶 尔( ) 翕 忽( ) 差 互( ) 寂 寥 ( ) 悄怆 ( ) 幽 邃 ( ) ( 1)乃记之而去 去 古义 : 今义: ( 2)佁然不动 佁然 古义 : 今义: ( 3)崔氏二小生 小生 古义 : 今义: ( 4)不可久居 居 古义 : 今义: ( 1)从小丘 西 行闻水声 ( 2)如 鸣 珮环 ( 3)心 乐 之 ( 4) 下 见小潭 ( 5)皆若 空 游无所依 ( 6)日光 下 澈 ( 7) 斗 折 蛇 行 ( 8)其岸势 犬牙 差互 ( 9) 凄 神 寒 骨 蒙络摇缀, 参差 披拂 潭中鱼 可 百许头 佁然 不动 俶尔 远逝 往来 翕忽 似与游者相 乐 其岸势 犬牙 差互 凄 神 寒 骨 悄 怆 幽邃 以其境过 清 乃记之而 去 我不能翻译的词语有 二、 理解课文 (用原文回答)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特点。 三 、 合作探究(小组自主研讨总结归纳下列问题) ,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 “ 心乐之 ” ,后面又写 “ 悄怆幽邃 ” ,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 《 小石潭记 》学案答案 一、 基础积累 ,字子厚。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著有《柳河东文集》。 唐代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 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2.“ 记 ”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八年级上语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 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教学目标: 1. 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究 演讲的原因和主题是什么。 —— 原因是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 主题是随便谈谈读书 课文中谈到了哪两种读书的类型 ,它们特点分别是什么。 种 类 特点 职业的读书 功利性 强迫性 嗜好的读书 自由性 趣味性 鲁迅在第四自然段中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读书。 —— 我们在做好职业读书的同时,尽量合理的拓宽阅读视野,搞好嗜好阅读。 (四) 学以致用 有人说职业的读书有些苦痛
母亲 一、文学常识 胡适,原名胡洪馸,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 二、课文整体回顾 1. 我对母亲的感情:怀念、敬爱、感激 2. 母亲其人 —— 慈母、严父、恩师 三、课文内容分析回顾 1. 文章的过渡段是第四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课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对我的管教严而有方;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 性子好,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规范 特训限时: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 2014南通市模拟某同学用频闪相机拍摄了运动员跳远比赛时助跑、起跳、最高点、落地四个位置的照片,简化图如图所示。 经计算运动员离地最大高度约为 0.5 m,则运动员起跳瞬间消耗的体能最接近( )A. 4 JB. 40 JC. 400 JD. 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