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征文3篇内容摘要: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征文3篇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征文 3 篇(2)作文征文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08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的范文网 学习了十七大精神后,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反思我们的行为,深感要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教师的任务,更具有紧迫感、责任感,对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有了更深的思考。 一、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 过去人们常常把教师喻成“春蚕”和“蜡烛” ,无私地照亮别人,毫无怨言。 是什么力量在支持和激励着他们呢。 是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和精神。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鲁迅先生的“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高尚师德,都体现出教师的奉献精神。 这样,在师德的激励下,许多教师努力进取,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储备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行家和能手。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因为一个不忠于教育事业的老师,是不会安心教育工作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 只有忠于教育事业,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己克服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并根据师德的评判标准来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做到即使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师德规范。 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老师的高尚师德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加强师德修养和自觉接受师德教育的结果。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 当一名小学教师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之举,其一生是平凡的,但是教育事业关系民族千秋的大业,千千万万的青少年成为有用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教育。 因此,教师要有职业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之上。 二、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庭成员外,接触最多的要算是老师了。 所以学生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感受,很大程度受上与老师关系的影响很大。 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能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爱戴、尊重,他们就会热爱教师,信赖教师,把老师的教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相反,如果教师体罚、敌视学生,会使他们从小养成孤僻、冷漠、缺乏信心等不良品质。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喜欢听话的、聪明的学生是容易的,但要热爱淘气的、不够聪明的、有这样那样过错行为的学生却不容易。 诚然,后进生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转变后进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 缺乏爱心与精暴简单的行为,是与十七大精神不相符的,是与师德相悖的。 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不是挑学生,而是去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工作去发展他们,提高他们,培养他们。 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三、自觉学习,提高自我 学校完成传授知识技能、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因此,认真教好功课,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当前,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好功课的内涵更丰富了。 教师不仅要教好学科课程,而且要教好活动课程;不但要能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不但要教好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和社会,这是培养二十一世纪新人的需要。 这就要求教师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新知识。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知识不断产生,不好好学习和不善于学习的人,好比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难以生存和持续发展,是要被时代淹没的。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是学生心智的开启者,如果自己不学无术,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但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做出一些有悖于师德的事。 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缺乏学习。 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还要自觉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只有像蜜蜂采蜜那样,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新课标的需要。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言行是教学中的隐形课程,师德在教育教学中起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影响学校校风、学风,是调节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杠杆,也是教育和感染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师是否具有优良高尚的师德,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有识之士,之所以对“为人师表“的师德提出了很高很严的要求,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师德对人们的影响,对教育的重要作用。 首先,师德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写一幅对联:“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个好教师绝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而是通过他的言传身教给学生以启示,引导他们进入知识之门。 师德的这种启示作用,是通过教风来实现的,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的引导。 在学习态度方面,教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教风,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拿备课笔记来说,教师备课不是马马虎虎,面是“烂熟于心”和不断更新,不满足于“老一套” ,总是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和社会信息,提高教学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得生动活泼、富有新意。 他们在备课时吃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出发,因材施教。 教师的这种工作态度,必然给学生以很大的启示,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方法上,教师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会学” ,而不是满足于学生“学会”。 教给学生的不是现成的东西,而是获取这种东西的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的被动做法,运用“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的方法,切实做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地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上的主动权。 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本书,当成一门课。 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培养品格。 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 五、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教师即课改”。 的确,课改对教师提出了太多的探索课题和内容。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教书型”教师与现代的“教科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 面对新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意味着教师肩着重任。 这就需要每一个教师不断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 那种墨守成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为了培养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原文地址: 2008 年 12 月 17 日 作者:黄雅娟 【编辑录入:党支部】 近几年来,教师这个职业似乎越来越受到求职者的青睐,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去年我带教过的一名本科师范实习生,在回来看我的时候就谈到:“黄老师,现在教师真的不容易做啊。 像语数外学科,已经发展到研究生教中学,本科生教小学了。 而我们政治学科,工作更难找”当时听后,我的心里就有百般滋味,不知从何说起。 作为带教老师,自然在同情之余更多地是鼓励她不要气馁,建议她多渠道、多方位去求职。 作为非师范类毕业生,庆幸自己是 70后,当时大学毕业后在教师较缺的情况下顺利入行,若放在现在,当教师估计就“悬”了。 但作为人民教师,她那句“现在教师真的不容易做啊。 ”已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今天教师这个职业责任与压力的重大。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把孩子交给学校,等于把一个家庭的希望交给了学校。 这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教育一个孩子,就有可能影响他一生的人生道路,影响他那个家庭的成长兴败。 在当前家长把希望全部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形势下,教育工作仅凭着一腔热情看来是远远不够了,我们真的要重新思考一下在新形势下如何当教师,当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了。 说起“当人民满意的教师”,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但是真正做起来,却着实不易。 有道是众口难调,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千姿百态的学生,面对的是要求不一的家长,面对的是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但我认为正是因其不易,就需要我们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探索、去实践或许每个人理解不同、做法也不一样。 对我而言,在向“人民满意”这一终极目标发起冲刺前,可能更多地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虑,先争当一名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 因为有目标,所以我会用心去思考、努力去摸索,在这里我来谈两个自己的例子,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让学生喜欢我的为人、我的课堂、我的学科人们常说“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那么对于现在做班主任的我而言,另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在与学生相处中度过的。 说句实话,我每天与自己女儿相处的时间,除去睡觉大概也就两三个小时。 尽管一千个学生心目中有一千个好老师的形象,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认可我,因为这是对自己教师工作真正意义上的肯定。 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认可你,乐于接受你所传授的东西,就必须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老师。 古人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学生希望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所以无论是自己做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我都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经常走到学生中去,主动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正是因为这个“实”,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真诚,把我当作知心人,而我更是用自己的真情让学生体会到我给予他们的关爱与帮助、信赖与鼓励,就这样我们相识相知知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提倡“快乐学习”,会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会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地实施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们喜欢我这个老师,更特别关注我的政治课,从而重新认可我们的政治学科,真正意义上地“学以致用”。 若真能如此的话,就是学生们对我这个政治教师最大的肯定。 二、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最大努力做到让家长满意中国的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历来就很高,从古代的“孟母三迁”到今天的“砸锅卖铁也要送子女上大学”,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成为社会的栋梁。 所以教师的肩上还挑着的是家长赋予的责任和期望。 ”当然一千个家长心中也有一千个满意教师的版本,但我认为只要能让他们感受到你把他们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就可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认可。 这次带班级学农,一名学生踢球时意外骨折,伤势颇为严重。 虽然我已及时带其就医,但长兴岛医疗条件有限,需返回上海市区进一步治疗。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书记亲自护送,在 15 分钟内赶上了末班快艇。 而当学生家长在码头看到瘦弱的体育老师背着身高 180 多公分,体重 200 斤的孩子,更是感激不已。 此后我去医院探视时,其母不断地夸赞老师们在这次事件中及时有效的措施。 当得知其对孩子学习会落下情况的担忧后,学校领导特别指示要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任课老师也积极表示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其辅导学生家长终于消除了顾虑,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把学生也当做自己的孩子,通过最大的努力让家长满意。 以上只是我的抛砖引玉。 同时我也会继续为 “做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的目标而努力,使自己能尽快名副其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常言道,“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人民的满意是对我们教师人生价值最好的承认。 亲爱的教师同仁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 向着“人民满意”的目标前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发表日期: 2008 年 12 月 17 日 作者:王卓 【编辑录入:党支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