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江苏专版)配套(课件+导学案+word文档+题库)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5讲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 2、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解析(1)该实验的关键是等效替代,故选 B、1)2)“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 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 F;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C记下两个测力计 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 P 点,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 O,并记下此位置,如上图所示;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F和细绳方向, 3、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 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 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F用刻度尺测量出 P、O 之间的距离并记录;G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1)上述实验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正确的操作应为_。 (2)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_(填选项前的字母);(3)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_(填选项前的字母)解析(1)B 中只是说“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并没有强调沿 2)本实验中只需要保证弹簧秤两次作用的效果相同即可,没有必要记录橡皮筋被拉伸的实际长度,故多余的步骤是 4、F.(3)根据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可知,题述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1)B 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到 O 点(2)F(3)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其中 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本实验中 “等效代替”的含义是_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2)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 向的是_,图中_是 2 合力的 5、理论值,_是合力的实验值(3)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使拉力 夹角很小解析(1)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第一次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橡皮筋上,将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拉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第二次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橡皮筋上,使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到达同样的位置,可见两次弹簧测力计对橡皮筋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故选 D.(2)根据第(1)问的分析可知,力 F一定沿 向;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出来的力 F 是合力的理论值,而 6、力 F则是合力的实验值(3)细绳越细,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越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越准确;细绳越长,则确定弹簧拉力的方向就越准确;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可以避免弹簧测力计中的金属杆与测力计外壳之间的摩擦;拉橡皮筋的细绳长些,在标记同一细绳方向时两点就可以画得适当远一些,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拉力 2的夹角很小时,作图造成的误差会较大综上所述,选 A、B、1)D (2)FF F(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弹力 F(N 7、) 02 m)x 图象并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N/m;(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上图所示,其读数为_N ;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请在下列虚线框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合 ;(3)由图得到 F 合 1)以水平方向为 x 轴,竖直方向为 F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描点,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线,其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如(610 2, 则 k N/m53 N/0 2(2)弹簧秤的读数为 ,选标度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3)经测量,合力 F 合 1)见解析图 53(说明:2 范围内都可)(2)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8、围内都可)见解析图(3)明:围内都可)5甲、乙、丙三位同学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5 N,他们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 A 点,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连接弹簧测力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 O 点,如下图所示,此时细绳都与平板平行,用 示拉力的方向和大小甲同学:F 1 和 方向互相垂直,F 1、F 2;乙同学:F 1 和向间的夹角约为 30,F 1F 2;丙同学:F 1 和 向间的夹角约为 120,F 1F 2这三位同学中操作不正确的是哪一位。 并说明原因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甲同学:F 1和 合力大小小于 5 N,小于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乙同学:F 1和 0,其合力大小大于 5 N,超过了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丙同学:F 1和 20,其合力大小小于 5 N,小于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这三位同学中操作不正确的是乙同学答案操作不正确的是乙同学,因为他这两个力的合力超过了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 5 N,之后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拉不到 O 点.。201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江苏专版)配套(课件+导学案+word文档+题库)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5讲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