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花果山煤矿机电运行管理制度规定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擅自改动。 五、对于煤矿杂散电流管理各技术主管人员应详细、认真、严肃的进行管理,决不能忽略杂散电流,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七、电缆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井下橡套电缆合理、安全、经济地使用和煤矿井下生产秩序正常进行,特制如下管理制度。 井 下水平巷道或倾角在 30。 以下的巷道中,橡套电缆应用电 缆钩悬挂;倾角在 30。 以上的巷道中的应使用夹子、卡箍等夹持装置敷设;电缆的悬挂距离在水平巷道或倾斜巷道内不得大于 3 米,并保持一定的驰度,铠装电缆驰度 5%,软电缆驰度为 10%。 在木支护巷道或金属支护的巷道内,电缆应采用木耳子或帆布带敷设,以免落石砸断电缆,引起火灾。 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若电缆同压风管、水管在巷道同侧敷设时,必须敷设在管路上方 300mm 以上的地方;电缆同胶皮风筒等易燃物品应分挂在巷道的两侧,否则相互之间应保持 300mm 以上的距离。 橡套 电缆同高压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侧时,相互之间距离应大于100mm,低压电缆相互间距不得小于 50mm,橡套电缆和信号、照明电缆应分挂在巷道两侧,若受条件限制,信号、照明电缆应敷设在低压橡套电缆之上 100mm 处以上。 盘圈或盘八字形的电缆不得带电,但给采、掘机组供电的电缆不受此限。 下列地点严禁敷设电缆:①溜煤眼、溜矸道、煤仓内不得敷设电缆。 ②副井行人的助行器横担、管路、电机车架线吊钩等不得悬挂电缆。 ③总回风巷和专用回风巷中不应敷设电缆。 敷设电缆经过风门墙或硐室时,必须加装套管,并严密封堵管口。 各连队应爱惜 自己所使用的电缆,当设备拆除时,应将电缆头从接线柱上拆除,严禁从设备接线盒外面截断电缆。 井下使用的橡套电缆要做到一个合理(选择截面合理),二个标准(电缆悬挂标准,接线质量标准),三个及时(已损电缆修补更换及时,长电缆换短电缆及时,拆除闲置电缆升井及时);另外,对投用的主干线路应经常检查,同时对线路接线盒应定期涂油,检查接线情况,主义观察检漏继电器欧姆表指针,发现阻值低于 50K(660伏 )时,及时查明原因,提高供电网络绝缘水平。 电钻电缆严禁在 660伏线路上配用;井下 36 伏以上的供电网络上严禁“鸡爪子” 、“羊尾巴”、“明接头”出现。 敷设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如下规定:①油浸纸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5 倍。 ②矿用铠装电话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倍。 ③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0倍。 ④橡套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6 倍。 硐室内和木支架的井巷中敷设电缆,必须将黄麻外皮剥除,并应定期在铠装层上加涂防锈油漆。 硐室内电缆应沿墙壁悬挂或敷设在电缆钩内,电缆钩应做成5﹪ 的坡度,以防积水。 ; 电缆在运行中要 定期检查,注意电缆的绝缘电阻及温升,观察电缆的悬挂状态是否会会受到机械损坏;经常观察电缆连接出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电缆、接线盒、终端盒在敷设和运行中都不应受很大的拉力。 1在进风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井下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的电缆可采用铝芯电缆,其它地点的电缆必须采用铜芯电缆。 采区低压电缆严禁采用铝芯电缆。 发现铝芯的接线盒温度较高时,必须停电处理。 接地线不得使用铝芯电缆。 1为了坚强矿井高、低压电缆的管理,保证矿井供电安全可靠,全矿电缆有机电科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随意支取。 1机电科根据施工设计和生产计划安排进行合理调赔,新电缆到货后,库房及时通知机电科进行验收。 1电缆用完拆除后,由使用单位将电缆回收交库 1使用电缆的电压要和实际电压相符,严格不同电压等级电缆互相替代。 电缆的敷设、悬挂、盘放、连接必须符合要求,不准压买受挤、水浸、拖地及超载运行,不准做扶手、拉绳使用。 1 对于私自偷卖或故意损坏电缆者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要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八、停送电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搞好停送电安全工作,凡从事输配电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停送电管理制度”,严 格按照《电业安全作业规程》工作。 所有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达到专业工种“应知应会”标准,且按其工作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电业安全作业规程》的有关部分,否则不准独立工作; 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高低压供电设备或输电线路需要停电时,必须提前 1 天向机电科提出申请,并按操作要求设置临时安全装置及标志。 井上下一律禁止带电作业,对供电设备或线路检修,必须报机电科。 高压供电设备(或线路)进行停电检修时,至少有 2 人一起工作,一人工作,一人监护,不准带负荷拉刀 闸,相邻设备带电工作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并设置明显遮栏,否则禁止作业。 凡在地面变电所、井下各级变电所和有人值班的变、配电机房硐室的高压设备和新配高压线路的电源上进行检修及试验工作时,必须执行停送电制度。 电气设备上停电工作,必须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的安全措施。 安装地线必须有两人进行,装拆时必须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如刀闸一侧带电,严禁蹬上刀闸构架装拆接地线。 装接地线时应先装好接地端,后接已停电的三相导线端,拆除时程序相反。 已装设的接地线必须严格登记,交接班时应逐一交代清楚,并说明装设地点。 1严禁在只断开油开关的设备上工作,若必须工作时,必须采取保证不误送电的安全措施。 1部分停电工作时,带电处设遮拦并挂“行人止步,高压危险”的警告牌。 1检修工作间断,重新工作前必须重新做好检修的一切安全措施。 1不论高低压或井上下一律禁止约时停送电。 1井下低压防爆馈电开关停送电时,停电后必须打好闭锁,并 挂停电牌或设专人看管,并严格执行专人停送电制度。 1停送电的安全用具(绝缘鞋、绝缘手套等)一年一次定期试验 ,验电笔必须在停电前试验是否可靠。 九、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为确保要害场所的安全,凡进入要害场所的人员,必须遵守下列制度: 工作人员上岗前禁止喝酒,神智不清者禁止上岗。 除岗位工作人员、矿相关领导、上级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严禁入内。 凡进入要害场所的外来人员必须有矿相关部门或矿领导陪同方可入内。 要害场所内的机械、电气设备、制度及技术资料未经领导批准,不准擅动。 凡进入机房的人员,严禁随身携带危险品。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变电所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严禁乱动,乱摸设备,闲 谈逗留,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要害场所内发生事故及其他问题,要立即向调度室和主管领导报告,不得隐瞒。 要害场所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以上规定,确保岗位安全正常工作。 要害场所工作人员和非工作人员进出变电所,开门工作人员必须要随手锁好门,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十、 矿井井下照明与通讯管 一、 井下井底车场及其附近,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二、井下下列地点必须有通讯设备: 井底车场、主要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都应安装电话。 井下主要水泵房、变电所和地面通风机房的电话,应同地面中央交换台或况调 度室有直接联系。 井下电话线路,严禁利用大地作回路。 十一、机电战线干部上岗制度 全矿机电干部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模范遵守各顶规章制度。 机电科正、副科长每月对大型固定设备和主要厂房、硐室要进行一次上岗检查,交将上岗检查情况填写在干部上岗记录本上。 正、副科长所分管的各口,每月要至少巡视一遍,并帮助下属单位将查出的问题及时改正。 各队机电干部除坚持跟班外,对所管设备应做到心中有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按规定全面检查。 深入班组、车间、井下,认真听取汇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发现重大问题及时汇报,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研究方案进行处理,严防事故扩大。 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十二、安全活动制度 机电科长坚持参加每周的安全办公会议。 机电科每周召开一次各队机电班长以上人员会议,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文件,并将各队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 根据矿《安全评估信息日报》提供的信息,及时通知,督促各有关单位处理机电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各队每周二的安全活动日,要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解决生产中机电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并检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 各队 每月召开 12 交班组长、生产骨干以上的安全工作总结会。 各队每月举办 12 次安全技术讲座。 十三、设备包机管理制度 主对主扇、主提升机、主排水泵、压风机等大型固定设备必须实行“五包”,即包生产出勤、包安全经济运转、包设备完好、包电力 和材料消耗、包环境清洁。 包机分工明确,对设备、电缆、管线、保护装置及环境卫生都落实到人,挂牌留名,落实到人 各个岗位都要制定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和操作规程,做到服务明、责任清。 按设备的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内容,以《煤矿机电设备维护标准》进行检修,对发现的问题 及时处理,重大问题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认真填写各种记录。 保证所包设备完好,对完成完好标准的要给予奖励,对完好率达不到标准的,事故率超过规定的要给予处罚。 十四、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一、 凡是发生事故 ,都要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析追查 . 二、 发生伤亡、非伤亡事故 ,首先要保护好现场 ,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或总值班报告 ,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现场调查和处理 . 三、 发生非伤亡事故应由有关领导负责组织追查分析清楚事故的原因 ,、性质、损失、影响、责任后制定防范措施 ,提出处理意见 ,按规定上报 四、 发生关联 事故 (及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事故 )时 ,由公司职能部门召集有关单位进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