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纲解读 能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基本实验要求 规律方法总结1 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2 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1 数据处理(1)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 2、2)处理的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2 ,a 3 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12T 1 12 (5)换纸带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3 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 50 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 个计数点为宜利 3、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 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1、x 2、x 32)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x2x 1,x 2x 3x 2.(3)T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Hz,(4)x,因为 T 是恒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 a 也为恒量,所以x 必然是个恒量这表明: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操作步骤的考查例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的步骤有_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 4、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挂上合适的钩码D取下纸带,然后断开电源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_将以上步骤完善并填写在横线上(遗漏的步骤可编上序号 G、H);实验步骤的合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 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 D 中应先断开电源,使计时器停止工作,再取下纸带;遗漏步骤 G: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答案解析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考查例 2(2012山东理综21(1)某同学利用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 5、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 2 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 图 2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 /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_m/s 从计数点 1 到 6 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x 6、7 计数点间的位移比 5、6 计数点间的位移增加了( 此,开始减速的时刻在计数点 6 和 7 之间计数点 5 对应的 6、速度大小为 m/sm/10 22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m/10 22 ,得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v 5v 4(2 sm/s.物块在计数点 7 到 11 之间做减速运动,根据 x得x9x 72a 1x 82a 2a m/s 2 267(或 76)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特点2瞬时速度求解:采用平均速度法求某一点的瞬时速度3加速度的求解:(1)vt 图象法;(2)推论法:x;(3)逐差法创新实验设计例 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 3 甲所示的滴水法测量一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实验过程如下:在斜面上铺上白纸,用图钉固定;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在小车上固定一平衡物;调节滴水计时 7、器的滴水速度,使其每 0.2 s 滴一滴(以滴水计时器内盛满水为准) ;在斜面顶端放置一浅盘,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把调好的滴水计时器盛满水,使水滴能滴入浅盘内;随即在撤去浅盘的同时放开小车,于是水滴在白纸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将小车移开图乙为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量出相邻点之间的距离是 cm,x 12cm,x 23cm,x 34cm,x 45cm,x 56 3(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课本上介绍的_原理类似(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 4 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 _m/s,小车的加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_m/s 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8、解析(1)由题知滴水计时器的原理与打点计时器原理类似(2)可把小车的运动看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m/sm/s;求加速度利用逐差法:10 220.2(x 45x 34)(x 23x 12x 01)9,即(10 2 m(10 2 m9a(0.2 s) 2,解得 am/1)打点计时器(2)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盘点 1实验器材的改进为了保证小车真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气垫导轨 长木板 替 代 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 替 代 盘点 2在新情景下完善实验步骤及数据分析1 如图 4 所示,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图 4( 9、1)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以平衡摩擦阻力,则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未连接纸带前,放开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下滑B未连接纸带前,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小车能由静止开始沿木板下滑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轻碰小车,小车能匀速稳定下滑(2)图 5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取相邻的计数点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B、C 、D、,各点间距离用图中长度表示,则打 C 点时小车的速度可表示为 _,小车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a答案(1)D(2) (为减小偶然误差,取全部数据) 如图 6 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 10、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和,纸带上的 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图 6(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 b、c 两点间距离为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 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纸带和上 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_ (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v v(3)图中_( 填选项字母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 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 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答案(1) 效数字位数需正确) (2)m/s 或 m/s(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小于(3)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 7 甲所示,a、有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现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 水平桌面,Q 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 P 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 1、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02 s 和 03 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