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体积单位课堂实录内容摘要:
厘米的物体跟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比价 生:一粒花生、一颗蚕豆、、 师: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就能找到 1 立方厘米的物体 ( 5)忆一忆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 1 立方厘米的呢。 生:我们是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握一握、想一想 师:在这之前我们还做了些什么呢。 生:量 1 立方厘米的棱长 师:边板书边小结我们刚才就是通过找 —— 感受 —— 再举例的方法学习 1 立方厘米的 【评析】: “ 1 立方厘米”这个体积单位,与学生头脑中熟悉的 1 厘米和 1 平方厘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胡老师提出“ 1 立方厘米有多大”的时候,学生感到很茫然。 此时,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作为教师,如何施展自己的“点金”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 在这里,胡老师没有直截了当地讲“方法”,而是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入手,引导学生从书上去寻找:“以前我们研究 1 平方厘米时,用到过哪些好的方法。 ”这样设计,既在学生迷茫时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让学生把“ 1 立方厘米”这个体积单位与以前学过的 1 平方厘米有机地联系起来了,沟通了知识 之间的联系,促成了迁移。 同时胡老师还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本环节教师就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 1 立方厘米,如量一量、看一看、握一握、想一想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经历探索,获得新知。 认识 1 立方分米 ( 1)、小组合作找 1 立方分米 师:现在你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去认识 1 立方分米吗。 生:能 师:开始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 2)全班交流 师:好了,同学们,你是用那些步骤来认识 1 立方分米的大小 生:(汇报)同时教师指着黑板给适当的提示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通过找、感受、举例的方法来认识 1 立方分米的大 小吗。 生:是 师:老师想知道刚才你们是怎样操作的呢。 生:示范 师:一起用两只手握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在保持手形不变的情况下,轻轻的放到桌面上,然后像老师一样慢慢的把手移开(注意保持手形不变)看以看两手围住的空间这大约就是 1 立方分米。 师:让你把手松开,现在你还能用两只手来比划 1 立方分米的大小吗 生:体会 ( 3)说一说。体积与体积单位课堂实录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新课标)一轮讲义 实验0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考纲解读 能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1构造:如图 1 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图 12原理:测微螺杆 F 与固定刻度 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 0.5 旋钮 D 每旋转一周,F 前进或后退 0.5 可动刻度 E 上的刻度为 50 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 前进或后退
位置与方向军事篇教案
师: A 点到阵地再到阵地的东方形成了一个 20 度的夹角,还有一个特别的描述,她认为这个方向是~东偏北 20176。 师:还有其他的描述也能表示 A 点的位置吗 (北偏东 70176。 )? 这两种描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 【设计意图:第一次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是不能很快确定位置的,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 2.层层递进,完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