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学案9内容摘要:
1、学案 9 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一、概念规律题组1在同一平面内有三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5 N,F 28 N,F 36 N,它们恰好平衡,那么其中()AF 1 和 合力最大 BF 1 和 合力最小CF 1 和 合力最小 DF 1 和 合力最大2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1 N、5 N、3 N B3 N、4 N、8 N、10 N、5 N D4 N、12 N 、8 于物体的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若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C若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D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则一定处于 2、平衡状态图 14如图 1 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面上,在一斜向下方的推力 F 作用下仍静止不动,那么力 F 与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 )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二、思想方法题组图 25如图 2 所示,一个质量为 m,顶角为 的直角劈和一个质量为 M 的长方形木块,夹在两竖直墙之间,不计摩擦,则 M 对左墙压力的大小为()ABMgCD6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 3 所示,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 角的力 F 作用, 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 角等大的力 F 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图 3Ab 对 a 的支持力一定等于 3、平面对 b 的支持力可能大于 2a、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Db 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一、受力分析的步骤与方法1受力分析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画受力示意图: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应画成共点力,力的作用点可沿力的作用线移动(4)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如果不能,则必然发生了漏力、多力或错力的现象2受力分析的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 隔离法概念 将加速 4、度相同的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 体来分析的方法 将单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与周围物体 分隔开来分析的方法选用原则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整体的作用力或系统整体的加速度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注意问题受力分析时不要再考虑系统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有时交叉使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从整体 隔离过渡一般隔离受力较少的物体(2)假设法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未知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例 1】 图 4如图 4 所示,物体 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 F 的作用下,A、B 保持静止物体 A 的受力个数为()A2 5、B3 C4 D5规范思维图 5针对训练 1(2010安徽19)L 型木板 P(上表面光滑) 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 Q 相连,如图 5 所示若 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 P 的受力个数为()A3 B4 C5 D6二、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平衡类问题不仅仅涉及力学内容,在电磁学中常涉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或复合场中的平衡,通电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是高考热点单独出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可包含在综合计算题中1求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 );(2)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 );(3)受 6、力分析(规范画出受力示意图);(4)建立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及数学解析法);(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 )2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1)三角形法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可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矢量三角形,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求解直角三角形如果共点的三个力平衡,且三个力构成直角三角形,则可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利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求解图 6【例 2】 (2009山东理综16)如图 6 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 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 7、的作用下静止于 P 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F BFmg CF N DF Nmg 规范思维图 7针对训练 2(2009浙江理综14)如图 7 所示,质量为 m 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斜面的倾角为 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A. B. 2 12 32C. D. 2 32 32动态三角形“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个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的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 , “静”中求“动” 图 8【例 3】 如图 8 所 8、示,两根等长的绳子 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 60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 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 拉力变化情况是 ()A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规范思维相似三角形如果三个共点的平衡力构不成直角三角形,但力三角形与某个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用相似三角形的特点求解【例 4】 如图 9图 9 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 A 用细线拴住系在 O 点,在 O 点正下方固定一个小球 B(也可视为质点)由于 A、B 两球间存在斥力,A 球被排斥开,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时系统静止由于某种原因,两球间的斥力减小导致 角减小已知两球间的斥力总是沿 9、着两球心的连线试分析 角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如何变化。 规范思维 (2)正交分解法将各力分解到 x 轴和 y 轴上,利用两坐标轴上的合力都等于零多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求解值得注意的是,对 x、y 轴的方向选择时,要使落在 x、y 轴上的力尽可能的多,被分解的力尽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图 10【例 5】 如图 10 所示,在倾角为 的粗糙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被水平力F 推着静止于斜面上,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 将 a、b 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 d 的平底圆筒内,如图 13 所示设 a、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 底 10、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AF (mam b)gF (mam b)gF m 2 BF 3F 1 1 3 DF 1 3图 218(2011陕西西安八校联考) 如图 21 所示,小圆环 A 吊着一个质量为 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 A 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 B 的一个小滑轮后吊一个质量为 物块如果小圆环、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 ,则两物块的质量比 m1m 2 应为()A2 B2 2 2C D2 2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能力提升】9如图 22 所示,图 22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 11、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 l 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 M 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 l,小环保持静止试求:(1)小环对杆的压力;(2)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至少为多大10(2011矾高月考)质量为 m 的物体 A 放在倾角为 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如图 23(a)所示;现用细线系住物体 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 B,物体 A 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如图(b) 所示,求物体 B 的质量(7 0.6,7 a)( b)图 23学案 9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课前双基回扣】1三力满足|F 1F 2| 2|合力就可能为零, 12、即做匀速直线运动3对 m 进行分析可知,M 对 m 向右上的支持力大小为 F ,从而可知 m 对M 的斜向下的力为 F 进行分析可知,墙壁对 M 有向右的支持力大小等于F 的水平分量,即 .6C对 a、b 整体,合外力为零,故水平面与 b 之间无摩擦力,否则无法平衡,D 错;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两个力 F 的竖直分量平衡,故地面对 b 的支持力等于 2错;对 a 采用隔离法分析,受到 竖直向上的 b 对 a 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力 F 四个力的作用,摩擦力不可能 为零,否 则 a 不能平衡,由 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知 b 对 a 的支持力小于 a 的重力 错、 C 对 13、 思维提升1注意区分速度为零与受力平衡,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为零,可以不为零;反之,物体速度为 零,若加速度不 为零,也不平衡2平衡条件的推论:(1)二力平衡时,两力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三力平衡时,三力必共面,且任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多力平衡时,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进行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对于不能直接确定的力,经常用假设法【核心考点突破】例 1 BB 共受四个力作用而平衡,其中 A 对 B 有两个作用力,且该二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如图乙所示),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对 A 亦有两个作用力,且其合力方向 竖直向上,由平衡条件可知,墙对 A 无弹力作用,由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墙对 A 亦无摩擦力;也可以用整体法判断墙与 A 间有无作用力:对 A、B 整体,由平衡条件知,墙对 A 无弹力作用,因为水平方向合力为零,若有弹力,无其他力与其平衡假设墙与。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学案9
相关推荐
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 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 ,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 板书:五光十色 : 形容色彩鲜艳 ,花样繁多。 ) 并让孩子 “ 挂 ” 在葡萄架下(教师 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 ( 2)实物演示 “ 一大串 ” ,同时悟出 “ 一大串一大串 ” 之意。 ( 3)这里的葡萄五光十色,多么好啊。 那这里的 维吾尔族老乡 怎么样呢
: 照样子写一写 ,成语补充, 读词语连季节。 这些题目都曾进行过专门的训练,可是前一阶段却没有很好地,系统地梳理,在加之学生记忆 不 牢固,出错率高。 二、 部分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完成看图话。 本次看图写话图意比较简 单,一目明了,旁边又有详细的提示,应该说难度不大。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只仅仅写了一、二句话,没能展开想象,内容比较简单,还有少数几个同学不会看图,弄不清图上的人物在干什
包括 8个小题 第 1小题补充成语,再填空,检查学生的词语积累,有少数学生字写错。 第 2小题 按原文填空,个别学生出现错别字 ,把露写成路,把暑写成鼠 第 3小题 照样子写一写,学生多数在此题上出现失误,学生的自主分析较差,对于本题如何去做,心中没有相应的办法,下步应当加大这部分的讲解引导和联系。 第 4567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对学过的知识要牢记,大部分学生都能做
到哪些植物,请把它们划出来。 三、学生自读课文,学习 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
分同学课文背不掉,错别字的出现,从而出现了失分。 补充句子,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小部分同学说话、想象能力较差而失分。 课外阅读:完成得不是很好,因为低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多,理解能力也不大好,有的学生漏做题目,对完成这样的题目有点困难。 你给大家介绍你的好妈妈(爸爸、爷爷、等)写话:要求学生介绍一个人,的过程写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学生都通过好几个人物一起写。 由于平常练习的不多而造成了失分。
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 出价值。 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