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2讲 力的合成和分解 受力分析 习题内容摘要:

1、第 2 讲力的合成和分解受力分析1小明 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推不动,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 1 所示,用 A、B 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被推动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1A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C这有可能,A 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D这有可能,但 A 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解析 由小明所受重力产生的效果,小明的重力可分解为沿两个木板方向的分力,由于两个木板夹角接近 180,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分力可远大于小明的重力,选项 C 正确答案 2、1、F 2 是力 F 的两个分力若 F10 N,则下列不可能是 F 的两个分力的是()AF 1 10 N,F 210 120 N,F 220 12 N,F 26 1 20 N,F 230 题考查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合力 F 和两个分力 2 之间的关系为|F 1F 2| F|F 1F 2|,则应选 3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下列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解析人做引体向上时,双臂的合力大小一定等于人体的重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两分力夹角越小,双臂用力就越小,故 D 项最大,B 项最小答案图 2 所示,质量为 4 木板 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2 木箱 A 放在木板 B 上一根轻绳一端拴 3、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7 与木板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小为 200 N 的力 F 将木板 B 从木箱 A 下面匀速抽出(70.6,37力加速度 g 取 10 m/则木板 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 的大小为()图 2A B C D A 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 题意得 F m 1由得:F T100 、B 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 题意得F F (m Am B)g 2由得: 2 A 答案正确答案图 3 所示,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 3、4 块固定在地基上,第 1、2 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间所夹的圆心角均为 30第 4、 1、2 块石块间的作用力 第 1、3 块石块间的作用力 大小之比为()图 3A12 B. 2 C. 3 D. 13 3 3解析以第 1 块石块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石块静止, 则 20, 0 ,故 B 正确2答案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如下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 F,A 中 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 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 F 竖直向上,D 中 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解析 四个图中的物块均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四个作用力:重力 G、外力F、斜面的支持力 静摩擦力 图所示分别列出物块的 平衡方程可得到: A 图中 ;B 图中 5、 ;G F );D 图中 GF) 所示,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 F 由图示位置逆时针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物体仍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静摩擦力可能为()图 4A0 BF C. D2于物体不动,当 F 逆时针转动时,静摩擦力与 F 的水平分力平衡,当 F 水平时,F fF,当 F 竖直时,F f0,所以静摩擦力的 变化范围是0F fF ,故正确 选项为 A、B、 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 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物体 6、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等知识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受力平衡,将拉力 F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分解,则物体一定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再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一定有弹力因此物体一定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答案图 6 所示,一轻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等高的 A、B 两点,现用另一轻绳将一物体系于 O 点,设轻绳 O 相互垂直, ,且两绳中的拉力分别为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 6AF A 一定大于 A 一定大于 A 一定小于 A 与 小之和一定等于 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三力平衡的知识可知,F A、合力大小等于 G,方向竖直向上, ,A 一定小于 G,A 7、选项错误;因为 ,故 定大于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F A 与 小之和大于 G,D 选项错误 答案图 7 所示,A、B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A、m B,且 mA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 Q 点缓慢地向左移到 P 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 A 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变化情况是( ) 图 7A物体 A 的高度升高, 角变大B物体 A 的高度降低, 角变小C物体 A 的高度升高, 角不变D物体 A 的高度不变, 角变小解析最终平衡时,绳的拉力 F 大小仍为 二力平衡可得 2m 角不变,但因 悬点由 Q 到 P,左 侧部分绳子变长,故 A 应升 8、高,所以 C 正确答案图 8 所示,两根相距为 L 的竖直固定杆上各套有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可以在杆上无摩擦地自由滑动,两小球用长为 2L 的轻绳相连,今在轻绳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 F,恰能使两小球沿竖直杆向上匀速运动则每个小球所受的拉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 g)() 图 8A. B D据题意可知:两根轻绳与竖直杆间距正好组 成等边三角形, 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2F30,解得小球所受拉力 F,C 正确312如图 9 所示, 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若保持 的方向不变,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改变 的方向,试求:(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 角的取值范围(2) 在 090的范围内,求 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图 9解析(1)改变 的方向时,的拉力 向不变,两绳拉力的合力 F 与物体的重力平衡,重力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如 图所示,经分析可知, 最小为0,此时 ;且 必须小于 120,否 则两绳的合力不可能竖直向上,所以 角的取 值范围是 0120.(2) 在 090的范围内,当 90时, 大, mg 0 30时, 小, 0 1)0120(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