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情学情质量分析(2)内容摘要:
当堂发现他(她)存在的具体问题,当堂当面及时讲清,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很好。 每班都有那么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 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 加强提优补差,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培养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 曾记得到高年级时,还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作业拖拉现象严重。 深究原因会有很多,假如我们在低年级时不给学生作业拖拉的机会,明确: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作业不认真就要重新写端正,明确: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不管是平时的随堂练习还是单元期中期末测试,我们都是一视同仁,很早就开始教会学生独立读题,独立答题,统一收卷,一段时间下来,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勤练口算,打好基础。 100以内数的口算是整个计算教学中的基础,为了打好基础,我注重在探索并掌握 100以内加、减口算的方法时,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力争每天有 5分钟的口算训练时间,并采用多种激励措施,学生很乐意很喜欢练习口算。 从基础达标和期中测试反映的实际情况看,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例题和练习中安排了许多生活气息很浓的情境题,但总觉得,这些编者认为力争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的教学题材,学生真的喜闻乐见吗。 有的是把大人认为符合学生实际的题材强加给了学生,学生未必真的喜欢。 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更应多地去了解并收集学生喜 爱的生活题材,然后运用到教学之中,学生肯定更易接受。 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教学时应有机渗透,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学习的方法和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作业方式和结果。 因此,要提高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审题一刹那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在面临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要我做什么”,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其次要进一步帮助学生自问“我该怎么做”,培养良好的寻求策略的意识,同时对自己相关的知识进行搜检;最后还要引导挑选“哪种方法好”,培养方法最优化的意识。 但是,这样的三步,仅仅作为一个解题步骤去灌输是不行的,它是一种思维习惯。 应始终贯串于新授的活动过程中,还要 在练习中作为训练的重点,帮助孩子如何根据题目的结构和信息选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二年级数学教情学情质量分析(2)
相关推荐
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培养学生做作业的时间观念和质量意识。 曾记得到高年级时,还经常发现有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作业拖拉现象严重。 深究原因会有很多,假如我们在低年级时不给学生作业拖拉的机会,明确: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作业不认真就要重新写端正,明确:一份耕耘一份 收获。 不管是平时的随堂练习还是单元期中期末测试,我们都是一视同仁
、 认识时 、 分 长针叫什么。 短针叫什么。 分针走路看小格,一小格是什么。 2 小格呢。 分针走过一大格是几分。 从 12 走到 3 是多长时间。 ,到 5 呢。 到 9 呢。 到12。 体验一分钟: 1 分钟做些什么。 ( 1) 从 1 开始数数,看能书到几。 ( 2) 看人的脉搏 1 分钟能跳几下。 ( 3) 1 分钟能做几节眼保健操 ( 4) 1 分钟能做几道口算题 ( 5) 1
板书: 5 个) 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 我们一起 5 个 5 个数一数。 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 12 个大格,60个小格。 5.认识时。 讲述:时针从 12走到 1 是多少时间。 ( 1 小时)从 1 走到 2 呢。 (也是 1 小时) 也就是说时针走 1 大格都是几小时。 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 1 大格,也就是 1 小时。 (板书:时针走 1
C、 82 三、 判断。 (对的打“ √ ”,错的打“”,共 10 分。 ) 一张正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后还剩下三个角。 ( ) 6+6 和 6 2 的计算结果相同。 ( ) 5+5+5+5+5 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 ) 4+5 表示 4 个 5 相加的和是多 少。 ( ) 把 3 4 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4+4+4。 ( ) 四、 画一画。 ( 8 分) 画一条长 8 厘米的线段。 (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