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讲 运动的描述 习题内容摘要:

1、必修 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 1 讲 运动的描述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 运动的物体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D研究跳水运动员做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 错误,B 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 错误;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 正确答案:京时间 2012 年 2 月 25 日凌晨 2、 0 时 12 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 10 m,测速精度 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时刻和速度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而不是位置的变化,故选项 A 错误,B 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 3、是时刻,故选项 C 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即速率,故选项 D 正确答案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s 很短,所以 1 s 表示时刻B第 3 s 是指一个时刻C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 110 米栏的比赛中,以 12秒 88 打破了世界纪录,这里 12 秒 88 是指时间D2012 年 2 月 2 日 5 时 16 分,辽宁省营口市发生 地震,这里的 5时 16 分指时间解析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没有长短之分,1 s 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表示的是时间,所以 A 选项错误;如图所示,第 3 s 是 1 s 的时间,是时间的概念,而 4、第 3 s 初和第 3 s 末是时刻概念,所以 B 选项错误;12 秒 88 对应了 110 米,是“段”的概念,表示时间,所以 C 选项正确;5 时 16 分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所以 D 选项错误答案“龙腾水舞新广州”2012 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于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对出江岸、江面的主会场和白鹅潭江面的分会场精彩上演。 在焰火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B焰火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解析焰火速度很大,如做匀速运动,它的加速度为零,A 错;速度变化快 5、,加速度一定大,B 对;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但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仍在增加,所以 C 错;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所以选项 D 错答案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实践十一号 01 星” 送入太空图示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B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解析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因此,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间没有直接的关系,火箭点火生恐瞬间速度几乎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 6、,选项 A 正确。 答案 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解析:物体以很大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A 可能;火箭开始发射时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B 可能;竖直上拋到最高点的物体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C 可能;物体加速度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D 不可能答案:如轨道车长度为 22 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 2 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图 2Ac 7、m/s Bcm/2 cm/s D220 cm/题图可知,轨道车通过监测点用时 1.0 s,由 v 知,v22 s,C 项正确答案劳德代尔堡举行的国际泳联美国跳水大奖赛中,火亮力压邱波首次问鼎男单 10 米台在火亮进行 10 m 跳台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火亮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火亮视为质点B火亮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加速上升C火亮在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火亮在前一半位移内的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内的时间解析因技术动作中有不能忽略的翻转等动作,对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可知不能将火亮看成质点,A 错;由相对运动(参考系选择不同)可知 B 对;将火亮的跳水 8、运动理想化,可看成是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v 及 x t 知 C 错、D 对v2 v 答案人划船逆流而上,当船经过一桥时,船上一小木块掉在河水里,但一直航行至上游某处时此人才发现,便立即返航追赶,当他返航经过 1 h 追上小木块时,发现小木块距离桥有 5 400 m 远,若此人向上和向下航行时船在静水中前进速率相等,则河水的流速大小是()Am/s B1.5 m/s C3 m/s D2 m/水为参考系,小木块是静止的相对小木块,船以恒定不变的速率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船往返时间相等,各为 1 h,共 2 h这段时间内,相对水,桥向上游运动,到船追上小木块,桥向上游运动了 5 400 9、 m,其相对水的速度为 v m/sm/s,即河水的流速为 m/s.5 40023 600答案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 1 s 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不可能小于 4 移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4 m/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0 m/1)若初、末速度同向时: m/s7 m/s;x t7 v 102 v m;a m/ m/s 0 41(2)若初、末速度反向时: m/s3 m/ 4 102x t3 m;a m/4 m/s v 0 ( 4)1因此可得出 D 正确答案 质点沿直线 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 10、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 t3(m),它的速度随时间 t 变化关系为 v6t 2(m/s)该质点在 t0到 t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 t2 s 到 t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19.5 m/s D8 m/s,12 m/均速度 ,t0 时,x 05 m;t2 s 时,x 221 m;t3 s 时,9 8 m/s, 2 38 m/v 1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 驶了 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 0 km/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8 km/h,那么汽车在前13路程内速度的大小是23()A25 km/h B34 11、 km/5 km/h D38 km/全程的路程为 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13t ,t 2 3程所用时间为23t1tt 2 33 35 km/h ,选项 C 正确1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 3 m/s,则物体在 1 s 内一定运动了 3 体在 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则物体在这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3 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则物体在任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 3 m/s,则物体在任 1 s 内的路程一定是3 注意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均与时间有关平均速度是 12、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中物体在 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则在这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3 m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由于时间不确定,所以任 1 m同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是 3 m/s,则任 1 s 内的路程也不一定是 3 14如图 3 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向右飘,在河面上的两条船上的旗帜分别向右和向左飘,两条船的运动状态是( )图 3AA 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BA 船肯定是静止的CB 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DB 船可能是静止的解析 题图中河岸是静止的,由旗帜向右飘,可知此时风向向右(相对河岸而言)A 船上的旗帜向右飘,表明 A 船可能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是 A 船不动,风把旗帜吹向右方;二是 A 船向左运动,风相对 A 船向右吹,风把旗帜吹向右方;三是 A 船向右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风仍能把旗帜吹向右方对 B 船,则只有 B 船向右运动并大于风速,风才能把旗帜吹向左方C 正确答案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