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奥斯特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奥斯特(7771851 年) 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 1777 年 8 月 14日生于丹麦的路克宾。 1794 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1799 年获得博士学位。 18011803 年他旅游德国、法国等地,于 1804 年回国。 1806 年被聘为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研究电流和声等课题。 1824 年倡仪成立丹麦自然科学促进会,1829 年出任哥本哈根理工学院院长,直到 1851 年 3 月 9 日在哥本哈根逝世。 终年 74 岁。 二、科学成就11820 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 2、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 而安培和毕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 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富兰克林曾经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更坚定了他的观点。 当时,有些人做过实验,寻求电和磁的联系,结果都失败了。 奥斯特分析这些实验后认为:在电流方向上去找效应,看来是不可能的,那么磁效应的作用会不会是横向的。 在 1820 年 4 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 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 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 1820 年 7 月 21 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3、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 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 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 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 4、直。 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2其它方面的成就奥斯特曾经对化学亲合力等作了研究。 1822 年他精密地测定了水的压缩系数值,论证了水的可压缩性。 1823 年他还对温差电作出了成功的研究。 他对库仑扭秤也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奥斯特在 1825 年最早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以致这项成就在冶金史上归属于德国化学家 827)。 他最后一项研究是 40 年代末期对抗磁体的研究,试图用反极性的反感应效应来解释物质的抗磁性。 同一时期 拉第证明不存在所谓的反磁极。 并用磁导率和磁力线的概念统一解释 5、了磁性和抗磁性。 不过,奥斯特研究抗磁体的方法仍具有很深的影响。 3出版了奥斯特科学论文集他的重要论文在 1920 年整理出版,书名是奥斯特科学论文。 三、趣闻轶事1磁针的跳动,使他激动得摔了一跤奥斯特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 当务之急是怎样找到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 奥斯特仔细地审查了库仑的论断,发现库仑研究的对象全是静电和静磁,确实不可能转化。 他猜测,非静电、非静磁可能是转化的条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电流和磁体有没有相互作用的课题上去。 他决心用实验来进行探索。 1819 年上半年到 1820 年下半年,奥斯特一面担任电、磁学讲座的主讲,一面继续研究电 6、、磁关系。 1820 年 4 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 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 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 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 以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作了许多次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 在导线的上方和导线的下方,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在导体和磁针之间放置非磁性物质,比如木头、玻璃、水、松香等,不会影响磁针的偏转。 1820 年 7 月 21 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2设立奥斯特奖章奥斯特的功绩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为了纪念他,国际上从 1934 年起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 1937 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还专门设立了奥斯特奖章,来奖励教学有成绩的优秀物理教师。奥斯特资料-中外科学家
相关推荐
命题称为公理。 作用:作为证明的原始依据。 定理: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已经判断为真的命题称为定理。 作用: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的依据。 本套教材所选择和使用的十条公理:教材 p42 常用定理的掌握和使用:教材 p146— 152 互逆定理:一个定理不一定有它的逆定理,但一定有逆命题。 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 五、检测训练: 一 、课内达标: 选择题:
九一班 学生掷地有声的 挑战宣言。 同学们, 你们豪迈的誓言 展现了一往无前的信心, 表达 了 无悔无怨的决心 ,勾画了锦绣远大的目标, 目标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命运,卧薪尝胆 的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面壁静修的达摩,程门立雪的杨时,都是因为 有 了目标,才有了辉煌的前程。 为了让同学们更大限度的展开竞争,更确切真实的看到目标,学校把九年级六个班分为两段,展开挑战,两个段长将如如两盏明灯,引领我们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过点 (1, 0)且平行于 y轴的直线,该抛物线与 x轴交于 A、 B两点,与 y轴交于 C点,点 A、 C的坐标分别是 ( 1 , 0)(0, ) (1)求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 (2)若点 P是此抛物线上位于 x轴上方的一个动点,求△ ABP面积的最大值 . (3)问:此抛物线位于 x轴的下方是否存在一点 Q,使△ ABQ的面积与△ ABP的面积相等。 如果有
x a ,y随 x增大而减小 cbxaxy 2 中, cba , 的作用 (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 2axy 中的 a 完全一样 . (2)b 和 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 cbxaxy 2 的对称轴是直线 abx 2 ,故: ① 0b 时,对称轴为 y 轴;② a、 b同号时 ,对称轴在 y 轴左侧;③ a、 b异号时 ,对称轴在 y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 其性质都是可敬 的,并举 当大总统 与 拉黄包车 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 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 敬业 ,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