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内容摘要:
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学生思考 问题导思,激发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规范表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与探究二 1.用砂纸打磨铝条表面,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2.然后将铝条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再观察表面颜色变化。 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并提供【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氧化铝( Al2O3)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激情。 介绍过量的铝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强健康知识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帮助 1.为什么铝条在打磨前后或放置前后颜色会有变化。 在打磨后铝能接触到什么物质而发生反应。 2.铝在空气中被氧化时分别生成 Al2O3,铝为什么没有继续被氧化而一直腐蚀下去呢。 讨论 :使用铝制品应注意什么 ? 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感知 Al2O3 的保护作用并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留下悬念 事物的两面性 过渡 【设问】金属与酸反应现象是否也像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样存在差别呢。 同学们可以先提出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推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 力 探究活动三:金属与稀酸的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 ,四人一组 , 两人做金属与稀盐酸 反应,两人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提示】 A 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金属 是否有气体产生 ,速度如何 化学方程式 Mg Zn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推理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使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既有所获,又体验了成功的快感。 知识延伸:为何实验室制取氢气用 Zn和稀硫酸,而不用 Mg或 Cu 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认真观察现象。 【巡视、指导实验】 讨论 :验条件 ? 应用比较方法 ? 收集并记录实验信息 ? Fe Cu B 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 是否有气体产生 ,速度如何 化学方程。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
相关推荐
( ) A、某市评选“先进班集体”和“校园之星” B、同学们服务社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C、 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其他同学为其助威呐喊 D、某校毕业班的同学给母校留下了满地的废弃物 2020年以来,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旅游法、特种设备安全法,修改了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这表明 ( ) A、我国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B、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 C
丧失人性的恶魔。 提到他的名字就自然让人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他挑起的这场战争中,人类文明遭受摧残,无辜生灵横遭涂炭。 在 1943 年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会谈时,曾提出至少要处决五万名死心塌地的效忠希特勒的纳粹分子。 但这个建议因遭到反对,并未被采纳。 不过战后的审判战犯还是部分实现了惩罚战争罪魁的目的。 正是 处于反对共同的敌人希特勒的目的,苏、美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直流电1、如图所示,A 1、A 2 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电路两端接恒定电压 U,这时 2 的示数依次为 5 3 2 改为和 联,仍接在恒定电压 U 之间,这时电表均未烧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A通过电阻 电流必然增大B通过电阻 电流必然增大C通过电流表 电流必然增大D通过电流表 电流必然增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 R 知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如图所示,一根铁链一端用细绳悬挂于 A 点。 为了测量这个铁链的质量,在铁链的下端用一根细绳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待整个装置稳定后,测得两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和 ,若 13,则铁链的质量为( )A m C3 m D4 m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物体 A、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 m B,不计滑轮摩擦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下)题一:用一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中,第一次迅速匀速插入所用时间为 二次缓慢匀速插入所用时间为 第一次与第二次相比较( )A线圈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之比为 2:1 B通过线圈中的电量之比为 1:1C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4:1 D线圈中的电功率之比为 8:1题二:如图所示,A、B 两个用相同导线制成的金属环,半径 环间用电阻不计的导线连接。
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和由此 发现自己的潜能及发展方向。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彼此是相辅相承 的关系。 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质疑、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