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精品教学案与知能检测 5.1功、功率(26页Word)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体系构建考纲点击)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指导率、动能、势能、机械能等重要概念及相关物理量的判断和计算。 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合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电磁学等相关内容处理综合性的问题。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做功的两个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W(1) 是力与 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1判断正、负功的方法(1)根据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做 2、功。 夹角 功的正负 物理意义0 2W0 力对物体做正功0 BW 20 DW 30,A 、B 错误,C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合力做的功 v2 m/s,即 ,D 正确。 123一根质量为 M 的直木棒,悬挂在 O 点,有一只质量为 m 的猴子抓着木棒,剪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下落,同时猴子开始沿木棒向上爬。 设在一段时间内木棒沿竖直方向下落,猴子对地的高度保持不变,忽略空气阻力,则图 2 中能正确反映在这段时间内猴子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图 2解析:选 B猴子对地的高度不变,所以猴子受力平衡。 设猴子的质量为 m,木棒对猴子的作用力为 F,则有 F对木棒,设木棒的重力为 木棒所受合力为FM 3、g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可见 a 是恒量, t 时刻木棒速度 v1猴子做功的功率P 与 t 为正比例关系,故 B 正确。 4(2012乐山模拟)如图 3 所示,倾角为 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劈上用固定的竖直挡板挡住一个光滑的质量为 m 的小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 v 向左匀速运动时间 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 3A小球的重力做功为零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斜劈对小球的弹力做功为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做功为零D合力对小球做功为零解析:选 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方向与位移垂直,因此,重力不做功,A 对;由图知 ,位移与 90 ,故 F 90) ,B 错 4、;F 错;小球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合力对小球做功为零,D 正确。 5(2013河南平顶山第三次调研) 如图 4 所示为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 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 若质量为 m 的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 t 前进的距离为 x,且速度达到最大值 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 P,小车所受阻力恒为 F,那么这段时间内( )图 4A小车做匀加速运动B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C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为 车受到的牵引力做的功为 D小车运动方向受向前的牵引力 力为 F,因为 v 增大,P 不变,由PF 5、 1v,F 1F 出 小,a 减小,当 vv m 时, a0;故 A、B 项不对;合外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x,由动能定理,得 W 牵 故 C 项错,D 项对。 12 22013广东湛江市模拟)机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轨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受的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车输出功率逐渐增大B机车输出功率不变C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动能变化相等D在任意两相等的时间内,机车速度变化的大小相等解析:选 题意知,机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阻力不变,所以牵引力也不变。 根据 P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由于位移不等,所以合外力做功 6、不等,选项 C 错误;由于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 D 正确。 7(2012江苏高考)如图 5 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 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 A 点运动到 B 点。 在此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图 5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 A因小球速率不变,所以小球以 O 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受力如下图所示,因此在切线方向上应有:mg ,F。 则拉力 F 的瞬时功率PF。 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随 的增大而增大。 (2011海南高考)一质量为 1 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 t0 时起,第 7、1 秒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第 2 秒内受到同方向的 1 N 的外力作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 2 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 2 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 1 秒内与第 2 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解析:选 题意知质点所受的水平外力即为合力,则知质点在这 2 秒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m/s2、a 21 m/质点在第 1 s 末与第 2 s 末的速度分别为 m/s、v 23 m/s,每一秒内质点动能的增加量分别为 2 12 21J、 ,D 正确;再由动能定理可知第 2 s 内与 02 s 内外力所做功12 2 12 21分别为 E 、W 0,则在 8、0 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 P 2 2 正确,B 错误;由 P质点在第 1 s 末与第 2 s 末的瞬时功率分别为 W、P 2 3 W,故 C 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36 分)9(18 分)L 夏利 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 63 车满载质量为 1 225 高车速是 165 km/h,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 (g 取 10 m/:(1)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是多少。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1.0 m/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解析:(1)达到最大速度时,a0,即牵引力 FF f(。 ,F f N0 3 N,310316503k 03122510(2)以 9、恒定的加速度 a 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在达到最大功率之前做匀加速运动,速度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由 F f,P v t,v t F f,P f)at,tFf4.3 s。 631031225031)2)18 分) 在修建高层建筑时常用到塔式起重机。 在起重机将质量 m510 3 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a0.2 m/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 m/s 的匀速运动。 取 g10 m/s 2,不计额外功。 求:(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 2 秒末的输出功率。 解析:(1)设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为 物达到最大速度时,拉力 0 :P 00 4 W(2)匀加速运动结束时,起重机达到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设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为F,速度大小为 加速运动经历时间为 :v 1,Fmgma,v 1 :t 15 s 时,重物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设此时速度大小为 出功率为 P,则:v 2代入数据,得:P0 4 W。 答案:(1)0 4 W(2)5 s0 4。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精品教学案与知能检测 5.1功、功率(26页Word)
相关推荐
一定 ”。 它是我们已经认识的一种“图形”; 它有 4个直角 它的 4条边长度相等 (正方形 ) 考 考 你。 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 1) .太阳( )从东方升起。 ( 2) .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 3) .时间永远( )停止。 ( 4) . 三天后 ( )下雨。 ( 5) .妈妈的年龄 ( )比我大。 ( 6) .小明家的狗昨天 (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速度选择器(如图 841 所示)图 841(1)平行板中电场强度 E 和磁感应强度 B 互相垂直。 这种装置能把具有一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做速度选择器。 (2)带电粒子能够匀速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是 Eq v。 )粒子是否能通过速度选择器,只与速度有关,与粒子的种类、带电正负无关。 2回旋加速器(1)构造:如图 842 所示,D 1、D
1、第 3 课时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考纲解读 点一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对公式 C 的理解 ,不能理解为电容 C 与 Q 成正比、与 U 成反比,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电容器是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e doesn‘t know how he can pronounce the new word. = He doesn‘t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It‘s too hard for her to understand the voices
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 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攥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 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 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了。 那是因为放心不下她吗。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是能生电的 „„这样循环下去,就形成了波动,这就是电磁波。 刚才的实验现象也清楚地告诉我们: 电流的变化,会激起电磁波。 解答学生的疑问。 展示水面的波动过程,以及简约的波动图像。 提问:这是水波的波动过程,当水面的这一点(波源)振动一个来回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波形向前移动了一定距离。 物理上把这个距离称为“波长”,而把单位时间波源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在声学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