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习题内容摘要: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习题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习题一、选择题1)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不包含(D)(A)母线的电压(B)功率分布(C)功率损耗(D)母线功角2)不是牛顿潮流算法的优点(D)(A)收敛速度快(B)收敛可靠性高(C)迭代次数与网络规模基本无关(D)初值不敏感3)不是牛顿潮流算法的缺点(C)(A)占用内存大(B)计算时间长(C)病态系统敏感(D)初值敏感4)关于)(A)每次迭代都需要解两个方程组(C)病态系统敏感收敛性好(D)B为对称阵,其形成比较困难5)已知导纳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0.5+13=采用3的值为(D)(A)知阻抗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0.5+13=采用13的值为(A)(A)知阻抗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0.5+13=采用1的值为(A)(B)(C)(D)8)已知阻抗矩阵中节点1相关元素为,0.5+13=采用11的值为(A)(B)(C)(D)9)采用牛拉法时)(A)转为)转为平衡节点(C)改变发电机无功出力(D)可以不处理10)采用牛拉法时)(A)转为)转为平衡节点(C)改变发电机无功出力(D)可以不处理11)已知系统中选4节点为平衡节点,且,则对应雅可比矩阵中肯定为零的子矩阵为(A)(A)无法确定11)下列潮流算法中具有平方收敛性的是(B)(A)牛拉法(C)高斯塞德尔法(D)保留非线性潮流法二、多选题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要求是(A)计算速度(B)内存占用量(C)算法的收敛可靠性(D)程序设计的方便性(E)算法通用性(F)能解决电网所有电压等级的潮流问题(G)良好的人机界面2)离线计算主要应用范围(A)规划设计(B)运行方式分析(C)为暂态分析提供基础数据(D)安全监控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出现病态的条件(A)线路重载 (B)负电抗支路(C)较长的辐射形线路(D)线路节点存在高抗4)A)计算速度快 (B) 内存需求小(C)每次迭代时间短(D)收敛速度快5)解决大R/A)串联补偿法 (B) 并联补偿法(C)保留非线性潮流算法(D)高斯塞德尔法6)潮流计算中的自动调整包括(A)自动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 (B) 自动调整移相变压器(C)联络线功率(D)负荷静态特性7)状态估计的主要功能(A)辨识网络结构(B)不良数据的检测与辨识(C)补充无法或测量困难的测量量(D)用于负荷预测(E)估计出系统真实测量值8)影响系统的状态准确性的因素(A)数学模型不完善(B)测量系统的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负荷变化不可预知9) 最小二乘法状态估计静态估计算法(A)加权最小二乘法(B)快速解耦状态估计(C)正交变换法(D)支路潮流状态估计法10)最优潮流计算的基本特点(A)控制变量无法事先给定(B)满足与运行限制有关的不等式约束(C)要采用最优化方法来求解(D)具有优化调整的决策功能(E)本质上为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问题(规划问题)11)最优潮流常见目标函数(A)总费用(B)有功网损(C)控制设备调节量最小(D)、投资及年运行费用之和最小(E)偏移量最小12)最优潮流问题不等式约束条件(A)有功电源出力上下限约束(B)可调无功电源出力上下限约束(C)带载调压变压器变比调整范围约束(D)节点电压模值上下限约束(E)输电线路或变压器等元件的最大电流或视在功率约束(F)线路的最大有功或无功潮流约束(G)线路两端节点电压相角差约束。 13)直流潮流适用场合(A)系统规划设计(B)预想事故筛选(C)常规潮流计算(D)最优潮流计算14)潮流计算中那些地方需要自动调整(A)带负荷调压变压器抽头调整(C)互联系统间区域交换功率的控制(D)考虑负荷节点电压静态特性(E)现状态估计需要的条件(A)量测冗余度(B)系统可观测(C)满足)满足称分量法分析时将特殊相和参考相统一起来的作用是(A)边界条件比较简单(B)统一相中不含复数运算子(C)各序网络具有直接的电气连接(D)必须以流计算中自动调整主要包括(A)有载调压变压器(B)移相变压器(C)联络线有功功率(D)无功功率越界(E)电压越界(F)负荷静态特性18)并联型故障包括(A)单相断线(B)单相接地(C)两相接地短路(D)两相短路19)串联型故障包括(A)单相短路(B)单相接地(C)两相断线(D)两相短路20)潮流计算中负荷考虑静特性的近似模型有(A)指数函数(B)多项式(C)恒功率(D)恒阻抗21)经典经济调度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速度快(B)可以实时应用(C)无法处理节点电压越界(D)无法处理线路过负荷22)最优潮流计算的目的(A)提高经济性(B)保障安全性(C)确保电能质量(D)确保网损最小23)最优潮流计算方法有(A)简化梯度非线性规划法(B)牛顿非线性规划算法(C)解耦最优潮流(D)高斯赛德尔法24)最优潮流可以作为控制变量的(A)平衡节点以外发电机的有功出力(B)发电机电压模值(C)具有可调无功补偿设备节点的电压模值(D)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的变比24)最优潮流可以作为状态变量的(A)平衡节点以外节点电压相角(B)除发电机以及具有可调无功补偿设备节点外节点的电压模值(C)发电机电压模值(D)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的变比25)最优潮流不等式约束有(A)有功电源出力上下限约束(B)可调无功电源出力上下限约束(C)带载调压变压器变比调整范围约束(D)节点电压模值上下限约束(E)输电线路或变压器等元件的最大电流或视在功率约束(F)线路的最大有功或无功潮流约束(G)线路两端节点电压相角差约束。 三、判断题1)保留非线性潮流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潮流计算速度。 (错)2)最小化潮流计算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潮流计算速度。 (错)3)最优潮流主要考虑潮流的经济性。 (错)4)高斯赛德尔法对初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对病态谓病态系统也具有较好收敛性,因此,常被用来确定系统初值。 (错)5)在B及由节点阻抗矩阵的虚部所组成,是一个常数且对称的矩阵。 (错)6)对)7)错)8)潮流计算结果比状态估计的潮流结果更准确。 (错)9)对于量测有足够冗余的系统一定可以进行状态估计。 (错)10)对于一个实际的电力系统,选择不同平衡点,其潮流计算结果可能会不相同。 (对)11)对于一个实际的电力系统,选择不同平衡点,其潮流收敛性可能会不同。 (对)12)对于R/优先采用并联补偿法,消除其影响。 (对)13)若观测矩阵系统必定是可观察的。 (对)14)保留非线性快速潮流算法的雅可比矩阵恒定,无需重复计算。 (对)15)一般而言,常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中斯塞德尔计算速度最慢。 (对)16)最小化潮流算法能对收敛过程加以控制,迭代过程总是使目标函数下降,其计算结果永不发散。 (对)17)最优潮流问题等式约束条件基本潮流方程。 (对)18)直流潮流计算公式与对)19)随机潮流中已知量为固定值,待求量都是随机变量。 (错)20)随机潮流方法通过一次计算就能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提供较全面的信息。 (对)21)高斯赛德尔程序设计简单,导纳矩阵对称且高度稀疏,占用内存少但其收敛速度很慢,对病态潮流不收敛。 (对)22)牛顿拉夫逊是平方收敛,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可求解病态潮流,但初值的选择对其影响大。 (对)23)次迭代所需时间少,具有良好的收敛可靠性。 (对)24)保留非线性潮流算法收敛速度没有牛顿拉夫逊快,内存占用量比牛顿拉夫逊几乎多一半,但由于雅克比矩阵为常数,每次迭代所需时间比牛顿拉夫逊短很多,总的速度比牛顿拉夫逊快。 (对)25)最优乘子法(最小潮流法)最大的特点是保证了计算过程不会发散,只要潮流问题有解,则目标函数最小值趋于0,否则趋于一个正数。 (对)26)直流潮流是一种快速求解支路功率的简便潮流算法,本质上讲,其算不上一种完整的潮流计算,因为其不能求解出各节点电压及支路无功功率。 (对)27)对称分量分量法是为了将单相电路分析法推广到具有不平衡负荷的三相系统中。 (对)28)对称分量法用来处理三相电流、电压的瞬时值。 (错)29)基于协调方程式能够处理节点电压越界及线路过负荷等安全约束的问题。 (错)30) 零序分量和零轴分量含义相同。 (错)31)对称分量法适用于所有三相不对称的电力系统故障情况。 (错)32)对称分量法只能分析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而不能分析暂态过程。 (对)33) 对称分量法中三组对称分量是相互依存的,不是相互独立的。 (错)34)特殊相和参考相统一后建立的复合序网络具有直接的电气连接。 (对)35)潮流计算时各节点的负荷功率只在给定的电压下才有意义。 (对)36)潮流计算时考虑负荷静特性时雅可比矩阵元素与常规潮流一样。 (错)37)一般说来,潮流计算中计及负荷静态特性对计算的收敛性是有利的。 (对)38)常规潮流的计算结果必须满足潮流方程式或者变量间的等式约束条件。 (对)39)通过一次常规潮流计算必定得到一个技术上可行的潮流解。 (错)40)对特定负荷的情况,存在众多的、技术上都能满足要求的可行潮流解。 (对)41)最优潮流必定能满足所有指定的约束条件。 (对)42)控制变量在基本潮流计算时事先给定,在优潮流中无法事先给定,是变量。 (对)43)最优潮流除了满足潮流方程外,还必须满足与运行限制有关的不等式约束条件。 (对)。高等电力系统分析习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