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江苏专用)(Word文档)实验十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考纲解读 本实验要求 规律方法总结1实验原理当偏角很小时,单摆做简谐运动,其运动周期为 T2 ,它与偏角的大小及摆球此得到 g 42l 和振动周期 T,就可以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g 的值2实验器材带有铁夹的铁架台、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不易伸长的细线(约 1 米 )、秒表、毫米刻度尺和游标卡尺3实验步骤(1)让细线的一端穿过金属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线结,做成单摆(2)把细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1注意事项(1)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摆角不超过 5.(2)要使摆球 2、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方法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释放(3)测周期的方法: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度大、计时误差小,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平衡位置时计数 1 次(4)本实验可以采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用纵轴表示摆长 l,用横轴表示 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应该得到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作上标记,如实验原理图所示(3)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摆线长度 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的直径, 3、即得出金属小球半径 r,计算出摆长 llr.(4)把单摆从平衡位置处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不超过 5),然后放开金属小球,让金属小球摆动,待摆动平稳后测出单摆完成305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计算出金属小球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时间,这个时间就是单摆的振动周期,即 T (N 为全反复测 3 次,再算出周期 )根据单摆振动周期公式 T 2 计算当g )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出每次实验的重力加速度值,求出它们的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7)将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相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 一条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 k 数据处理处理数据有两种方法:(1)公式法: 4、测出 30次或 50 次全振动的时间 t,利用 T 求改变摆长,反复测量三次,算出三次测得的周期的平均值 ,然后代入g 求重力加速度42(2)图象法:由单摆周期公式不难推出:l 此,分别测出一系列摆长 ,作 lT 2 的图象,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 ,即可利用 g4 2k 求得重力加速图 1 所示3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悬点不固定,球、线不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而不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等(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上,因此,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对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的考查例 1 (2012天津理综9(2)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 5、因素图 2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 2 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 L 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 3 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 1 m 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 、B、C 均为 30 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 5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_( 6、 填字母代号)解析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实验中,应使单摆在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故选项 A、C 正确,选项 B、D 错误摆球的直径 d12 0.1 2.0 lL m0 m 摆振动的摆角 5 ,当 5时单摆振动的振幅 Al m8.7 为了计时准确,应在摆球摆至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故选项 A 正确,选项B、C、D 错误答案)对三种游标卡尺的原理和精度做到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见表:游标尺 (度格数 刻度总长度 每小格与 1 毫米差精确度(0 9 9 9 )牢记、掌握读数规律和读数公式读数公式:读数主尺上的整毫米数精确度n(n 为游标尺上与主尺某一刻度对齐 7、的格数)读数位移:各种游标卡尺的读数结果若以毫米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与其精确度相同(3)减少各种失误:如游标尺上的精度分析错误;把边框线误认为零刻线;计算失误等考点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例 2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1)关于安装仪器及测量时的一些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 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 l,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C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 (接近 5),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D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并在图中作出 8、l 变化的关系图象图 4(3)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是_ (4)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m/s 2.(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解析(1)本实验中,应将摆球和摆线组成单摆之后再测量其摆长,摆长应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故 A、B 错误;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应为相邻两次通过最低点并且通过最低点的速度方向相同,即单摆做一次全振动,这段时间才为一个周期,为了减小误差,须测量单摆的多个周期,然后再取平均值求出一个周期,故 D 错误;单摆在摆角接近 5可认为做简谐运动,故 C 正确(2)通过描点、连线可得到单摆的 T2l 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3)通过作出的图象说明单摆周期 9、的平方和摆长成正比(4)根据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 k,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 g ,进而求出重力加421)C(2) 如图所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成正比(4)用时,一定要注意图象纵、横坐标的意义及截距、斜率的用途创新实验设计例 3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的操作如图 5 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甲”或“乙”) 图 5(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6 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 10、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 R 随时间 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 2 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填“变大” 、 “不变 ”或“变小”) ,图乙中的 t 将_(填“变大” 、 “不变”或“变小”)图 6解析(1)游标卡尺应该用两外测量爪对齐的地方测量,正确的是图乙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一个周期内小球应该两次经过最低点,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故周期为t 0t 12t 0;小球的直径变大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使得每次经过最低点时摆球的挡光的时间变长,即 t 变大答案(1)乙(2)2 大变大1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 11、摆长关系”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_答案摆实验的精确度取决于实验装置的理想化程度及相关物理量的测量精度在摆角小于 5的条件下,适当加长摆线长度,有利于把摆球看成质点,摆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较大,便于观察,选项 A 对摆球体积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大,对质量相同的摆球其影响越大,选项 B 错摆角应小于 5,选项 C 对本实验采用累积法测量周期,若仅测量一次全振动,由于球过平衡位置时速度较 12、大,难以准确记录,且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太短,偶然误差较大,选项 D 错2某同学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时,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明显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A测量摆长时,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成了摆长B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记为第 0 次,此后摆球第 30 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出经历的时间为 t,并由计算式 T 求得周期始摆动时振幅过小D所用摆球的质量过大答案 由 T2 得 g l,g 值偏大说明 l 偏大或 T 偏小把悬挂状态的摆线长当2使 l 偏小,g 值偏小, A 错;摆球第 30 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实际上共完成了 15 次全振动,周期 T ,误认为 30 次全振动,会使 T 变小,引起 g 值明显偏大,;单摆周期与振幅和摆球质量无关,C 、D 错误得多组摆长 L 和对应的周期 T,画出 LT 2 图线,如图 7 所示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摆球。步步高2015高三物理总复习(江苏专用)(Word文档)实验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