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微专题训练05-分析多过程问题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2 滑块从半径为 R0.2 m 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 A 处由静止滑下,A 点和圆弧对应的圆心 O 点等高,圆弧的底端 B 与水平传送带平滑相接已知传送带匀速运行的速度为 m/s,B 点到传送带右端 C 的距离为 L2 m当滑块滑到传送带的右端 C 时,其速度恰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g10 m/:(1)滑块到达底端 B 时对轨道的压力;(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3)此过程中,由于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1)滑块由 A 到 B 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 2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m 两式得:F 2、 B60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 60 N,方向竖直向下(2)方法一滑块在从 B 到 C 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mg运动学公式得:v v 220 2三式得: 方法二滑块在从 A 到 C 整个运动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012 20解得 )滑块在从 B 到 C 运动过程中,设运动时间为 v 0v B产生的热量:Q) 由得:Q4 世昌的博客 :(1)60 N ,方向竖直向下 (2)3)4 图所示,长 l1 m、厚度 h0.2 m 的木板 A 静止在水平面上,固定在水平面上、半径 r 1.6 m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 底端与木板 A 相切于 P 点,木板与圆弧轨道紧靠在一起但不粘连现将小物块 B 3、 从圆弧上距 P 点高度 H0.8 m 处由静止释放,已知A、B 质量均为 m1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1,g 取 10 m/1)小物块刚滑到圆弧轨道最低点 D 处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小物块从刚滑上木板至滑到木板左端过程中对木板所做的功; (3)小物块刚落地时距木板左端的距离解析:(1)对 B 下滑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得 v 4 m/ 处时,由牛顿的第二定律有Nmgmgm 20 20 N(2)从小物块刚滑上木板至滑到木板左端过程中,对 B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1g4 m/s 21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 A 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 m/s 4、 2122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x Bx 2代入数据解得 t s(t1 s 舍去 )13对 A 由动能定理得 W 19(3)B 离开木板后以 v1va 1t m/s 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至落地所需时间由83h 2,得 t 将以 v2a 2t m/s、加速度 2g1 m/块 B 落23 2者相距 xv 1t ( 122)代入数据得 x1)20 N (2) J(3)图甲所示,长为 4 m 的水平轨道 半径为 R0.6 m 的竖直半圆弧轨道 处相连接,有一质量为 1 滑块( 大小不计),从 A 处由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力 的大小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与 的动摩擦 5、因数为 的动摩擦因数未知,取 g10 m/s 1)滑块到达 B 处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水平轨道 运动前 2 m 过程所用的时间;(3)若到达 B 点时撤去力 F,滑块沿半圆弧轨道内侧上滑,并恰好能到达最高点 C,则滑块在半圆弧轨道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析:(1)对滑块从 A 到 B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F 3 和 B 整体:( mAm B)7(m Am B):T 02 J101 J104 J 1v ,得 m/B 10(2)在前 2 m 内,有 mg且 12 21解得 )当滑块恰好能到达最高点 C 时,应用mg 到 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f2R 6、 C 12 2f5 J,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5 1)2 m/s(2) s(3)5 2015 年绵阳市诊断)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7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 .2 薄板A,A 板上、下段由不同材料构成,下段表面光滑且长度l3 m,上段表面粗糙;质量为 .0 金属块B(视为质点)位于 A 的最下端, B 与 A 上段间的动摩擦因数 量为 .2 物块 C 通过轻线绕过定滑轮与 B 相连忽略滑轮质量及轴间的摩擦,A、B 间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整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轻线被拉直70.8,7 g10 m/s 1)撤去外力的瞬间,A、B、C 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 7、)撤去外力后的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绳足够长,B 始终没滑出 A 板)解析:(1)由于 7m 2 去外力的瞬间 aBa C0对薄板 A,有 7m m/s 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由于斜面和 A 板下段表面都光滑,撤去外力后,A 板从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只要金属块 B 在 A 板下段表面上,B、C 就保持静止不动A 板上段运动到金属块 B 下方后,B 和 C 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将一起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做加速运动设 A 板上段刚滑到B 下方时速度为 v 2 m/ A 板上段表面时,设 A 板加速度为 和 C 加速度为 线拉力为 F,则7m 7m 7m 7Fm m Cgm 2 m/s 2,a .5 m/、C 最终达到相等速度假设速度相等之后,A、B 间的静摩擦力 f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A、B 相对静止,A、B、C 三者加速度大小相同,设为 ( mAm B)7m (mAm Bm C)7fm m/s 2, fm 7即 1)8R(2) x 或 x71R2。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微专题训练05-分析多过程问题
相关推荐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B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加速度方向也时刻变化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 t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初速度越大,在空中的运动时间越长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为 g 恒定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1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磁场中的闭合线圈,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B闭合线圈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C闭合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D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一是闭合电路,二是磁通量变化,D 项满足上述条件,有感应电流产生;有磁通量而不变化
24 3的结果。 学生算出 24 3=72。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72与 7200相比,缩小了 100倍,为了保持积的大小不变,我们把积扩大了 100倍。 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计算过程。 微信关注公众号: K12课件资源池,免费下载课件 500GB教学资源,包括北师大、西师大、人教版、苏教版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的课件、教案、测试卷等免费下载 学生:略 教师
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你们会用竖式来计算吗。 【 会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算一算,谁愿意试一试。 (生举手)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算一算,算好后 同桌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巡视) 老师:这个同学做好了,你们都做好了吗。 (生答好)我们请他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做题生边拿教鞭边指算式说 ],再请同 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1生举手回答 4 乘 2 等于 8,在个位上写 8,4
功,学习的快乐。 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 ,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说教学程序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奖自己的孩子,而第三位妈妈却没有) 品读前两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 她是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你的。 她在表扬你的时候,心情怎样。 她是怎样夸你的,你能学一学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妈妈的角色,试着读一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来夸一夸她们的儿子吧。 (分小组自由地练读。 ) ( 1)小组代表比赛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 2)评价。 ( 3)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