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活页作业 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1(单选 )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 80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 56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 48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 24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 (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 A0.5 .7 s C v 180 km/h m/s,v 248 km/h m/s,设反应时间均是 t,2009 403加速度大小均为 a,则 v 2a(56v 1t),v 2、 2a(24 v 2t),联立可得,t 1 2s,选项 B 正确答案多选 )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C、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 m, m且物体通过 C、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211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 求得 间的距离为 求得 间的距离为 1.5 加速度为 a,时间为 T,则有 s1 m,可以求得 m,而 B 点的瞬时速度 ,所以 间的距离为 载地址 ,间的距离为 s OBs m,即 B、C 选项正确答案图 1212 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 m/s、加速度 a2 m/下滑,在到达底端前 1 s 内,所滑过的距离 3、为 L,其中 图 1212(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v 是多大。 (3)斜面的长度 L 是多少。 解析a2 m/s 2,v 02 m/sv 11 a1272v1v 0v 0t 2联立得 t2 s,L 15 t 总 t1 s3 vv 0 8 m/1)3 s (2)8 m/s(3)15 由落体运动及竖直上抛运动4(2013庆阳模拟 )(多选 )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光世昌老师高 4、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 g,方向向下,A 正确,B 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 正确,D 错误答案2013福建六校联考 )(单选)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 2 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 5 s 内的位移是 18 m,则( ) A物体在 2 s 末的速度是 20 m/体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6 m/体在 5、前 2 s 内的位移是 20 体在 5 s 内的位移是 50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由自由下落在第 5 s 内的位移是 18 m,可得 g(5)2 g(4)218 m,解得 g4 m/ s 末的速度是12 12v m/s,选项 A 错误;物体在第 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18 m/s,选项 B 错误;物体在前 2 s 内的位移是 g(2)28 m,选项 C 错误;物体在 5 s 内的位移是12g(5)250 m,选项 D 正确12答案多选 )在塔顶上将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抛出点为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 m不计空气阻力,设塔足够高则物体位移大小为 10 m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可能 6、为() A10 20 mC 30 0 载地址 物体从塔顶上的 A 点抛出,位移大小为 10 m 的位置有两处,如图所示,一处在 A 点之上,另一处在 A 点之下在 A 点之上时,位移为 10 m 又有上升和下降两种过程上升通过时,物体的路程 L1x 110 m;下落通过时,路程 Hx 12 20 m10 m30 m在 A 点之下时,通过的路程 2Hx 2220 m10 m 50 象、追及相遇问题7(2013大纲卷, 19)(多选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 2 s,它们运动的 vt 图象分别如图1213 所示直线甲、乙所示则()图 1213At 7、2 s 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 40 mBt 4 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解析由于两球的抛出点未知,则 A、C 均错;由图象可知 4 s 时两球上升的高度均为 40 m,则距各自出发点的位移相等,则 B 正确;由于两球的初速度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则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均为 t ,则 D 正确单选 )如图 1214 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 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 04 s 这段时间内 ()图 1214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 s 时甲、乙两物体 8、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3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甲在 2 s 时速度反向,乙一直沿着正方向运动,故 A 错;2 s 时,甲、乙位移之差最大,最大距离为 3 m,故 B 错, D 对;甲、乙在前 4 s 内运动位移均为 2 m,平均速度均为 0.5 m/s,C 错答案直道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甲、乙两车速度分别为 40 m/s 和 25 m/s,当两车距离为 200 m 时,两车同时刹车,已知甲、乙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1.0 m/ 0.5 m/车是否会撞上乙车。 若未相撞,两车最近距离多大 9、。 若能相撞,两车从开始刹车直到相撞经历了多长时间。 解析设经过 t 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 甲 a 甲 tv 乙 a 乙 载地址 :t30 sv10 m/0 s 时甲、乙两车的距离为 x,则x200x 乙 x 甲200 m (2510) 30 m (4010) 30 225 0 s 以前两车已碰撞,设从开始刹车到相撞时间为 t,则 x 甲 40 t 1t 212x 乙 25t 212x 甲 200 x 乙 由得:t 260t8000即 t20 s 或 t40 s(舍去)答案相撞20 化训练提高能力技巧10(多选 )如图 1215 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 a、b、 10、c 、d 到达最高点 ab m,1 m,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 2 s,设小球经 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 vb、v c,则()图 1215Av b m/sBv b m/0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v c4 m/sDv c3 m/为 ab m m5 m/s3 m/222选项 D 正确由 x2x 1得 a m/.5 m/s 2 522由 v2v 2:v v 2ax c 2 m/ 正确答案单选 )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 1216 所示, 为汽车,两者相距 335 m某时刻 B 发出超声波,同时 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 B 接收 11、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 A、B 相距 355 m,已知声速为 34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216A经 1 s,B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B超声波追上 A 车时,A 车前进了 10 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10 m/ 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5 m/ B 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过程中,汽车 A 的运动如图所示:B 发出超声波时,小车在 C 位置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小车在 D 位置B 接收超声波时,小车在 E 位置经分析可知:T DE,x 0 mx 5 m,T s1 5340可见 B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需 2 : x所以 a10 m/s 22 正确答案2013四川卷, 12、9)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图 1217如图 1218 所示,停车线 前方斑马线边界 的距离为 23 m质量 8 t、车长 7 m 的卡车以 54 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 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图 1218(1)若此时前方 C 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 3104 N求卡车的制动距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活页作业 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相关推荐
=2 再添上 3 个“ 0”。 你能为你想的方法取个名字吗。 (添 0 法) ⑵ 20 1=200,把“ 10”的“ 0’ 移到 200 那里。 ( 3) 200+200+200+200„ .一 直加到 10 个一百。 ( 4) 200 5+200 5=2020 师 :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他们的结果一样吗、是多少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 生自由说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对摩擦力的理解1(单选 )关于摩擦力,有人总结了“四条不一定” ,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C受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或运动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跟它相接触的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奖自己的孩子,而第三位妈妈却没有) 品读前两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 她是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你的。 她在表扬你的时候,心情怎样。 她是怎样夸你的,你能学一学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妈妈的角色,试着读一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来夸一夸她们的儿子吧。 (分小组自由地练读。 ) ( 1)小组代表比赛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 2)评价。 ( 3)师总结。
用口算算出积,大概估计一下,就可迅速得出 结论. 3.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 59 页,对照一下哪些同学与书上的某种想法相同,鼓励多样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快捷方便. 4.动脑筋、试一试. 将问题改为“有 450 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 ” 讨论:刚才的三种估算方法,哪一种的积最大。 (将排数 18看作 20,每排 22 个座位不变,22 20=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力的合成及合成法的应用1(单选 )如图所示, 3 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 解析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 A 图的合力为 2 图的合力为 0,C 图的合力为 2 图的合力为 2 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为 C 图答案单选 )两个大小分别为 2 b B 正确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