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2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概念规律题组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物体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A两次水平拉力一定相等B两物体质量肯定相等C两物体速度变化一定相等D水平拉力对两物体做的功一定相等2质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大的滑行的距离大B质量大的滑行的时间短C它们克服阻力做的功一样大D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一样大3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若物体受水平力 F 的作用从静止起通过位移 l 时的动能为 物体受水平力 2F 作用,从静止开始通过相同位移 l,它的动能为 ( 2、)AE BE E DE 示动能增加; (2)Ek B 12 2 B 12 2 W A 12 2于 F 的方向未知, W 无法求出3(2011江门模拟)起重机将物体由静止举高 h 时,物体的速度为 v,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和势能的增量B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C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势能的增量D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大于物体势能的增量图 104如图 10 所示,质量为 M、长度为 L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上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 F 作用在小物体上,使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 3、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板运动的距离为 x,则在此过程中()A物体到达木板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 f)(L+x)B物体到达木板最右端时,木板具有的动能为 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体和木板增加的机械能为 图 11 所示,图 11质量为 m 的物块在水平恒力 F 的推动下,从山坡(粗糙) 底部的 A 处由静止起运动至高为 h 的坡顶 B 处,获得的速度为 v,间的水平距离为 x,重力加速度为 )A物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 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 力对物块做的功是 力对物块做的功是 2011东北三校联合模拟)如图 12 所示,图 12长为 L 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 A 端放 4、置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 A 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时小物块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 v,则在整个过程中()12【能力提升】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1南京模拟)如图 13 所示,小木块可以分别从固定斜面的顶端沿左边或右边由静止开始滑下,且滑到水平面上的 A 点或 B 点停下假定小木块和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缓连接,图中水平面上的 O 点位于斜面顶点正下方,则()A距离 于 B距离 于 离 于 D无法作出明确判断图 148(2011南昌高三月考)如图 14 所示,一个质量为 m 5、 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果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 F 的作用,已知力 F 的大小 Fkv(k 为常数,v 为环的运动速度),则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假设杆足够长)不可能为()A. B012 20C. D. 12 20 2 20 2 3 4 5 6 7 8答案9.(2010广东潮州期末)如图 15 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 A 点滑至 B 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 C 点停止,人与雪橇的总质量为 70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图 15位置 A B m/s) 时刻 (s) 0 4 10(1)人与雪橇从 6、 A 到 B 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2)设人与雪橇在 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 取 10 m/3)人与雪橇从 B 到 C 的过程中运动的距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1北京西城抽样测试) 如图 16 所示,轨道 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距离水平地面高 Hm,C 距离水平地面高 hm一质量 m小物块自 A 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从 C 点以水平速度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D 点现测得 C、D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lm不计空气阻力,取 g10 m/s 1)小物块从 C 点运动到 D 点经历的时间;(2)小物块从 C 点飞出时速度的大小;(3)小物块从 A 点运动到 7、 C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学案 22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前双基回扣】1D由 122因 ag,E k 量大的物体,初速度小, t ,故 B 对,又12 k,质量大,位移小 3CFl Fl 即 2fl 2 CW 1W . m(2v)2 又 ,W 2 12(2v)2v 22,W 由以上各式得 213.5B由 AB:W f 由 BA: f 解12 20 12 2A得 .4在轨道半径减小的过程中,根据向心力公式和动能定理得 Fm ,8FW 则拉力做功:W应选 D. 12 2 12 21思维提升1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E k 能是状态12量,只与运动物体的质量及速率有关,而与其运动方向无关,物 8、体运动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时,动能不变动能的变化 kE k,没有方向,是一个标量的代数运算2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要点: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3)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4)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对全程列式时,关键是分清整个过程哪些力做功,且各个力做功应与位移对应,并确定初、末状态的动能(5)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6) 9、在 WE 为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正功取正值计算,负功取负值计算;E 为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而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核心考点突破】例 1 8 m/法一取木块为研究对象其运动分三个过程,先匀加速运动 匀减速运动 做平抛运动,对每一个过程,分别列动能定理得 1 12 21 3 12 2解得 m/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l1l 2)12代入数据得 v8 m/范思维 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思路可概括为八个字:“一个过程两个状态” “一个过程”即要分析过程中力及力做功的正负;“两个状态”是对应这个过程的初、末状态的动能,而这个过程则可以是单个过程,也可以是多个过程例 2 (1) (2) 10、 (3) 14解析(1)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 B,有 mgm ,得 )从 A L ) 可求出 2 2B 12 20 7)在小球从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L )W f 2 2B 12 20可求出 范思维 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的注意要点:(1)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确定哪些力是恒力,哪些力是变力如果是恒力,写出恒力功的表达式,如果是变力,用相应功的符号表示出变力的功(2)分析物体运动的初末状态,求出动能的变化量(3)运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2 J(2)35 N(3)1)小球从初始位置到达缝隙 动能定理有 3R)W F 代入数据得 )设小球到达最高点 由 PN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R N 12在最高点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 联立解得 FNm 35 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 35 N.(3)小球从初始位置到达 动能定理有 R)W F 012 2 m/点离开“9”管道之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 2R 得 t0.4 s 水平方向12DEv m.规范思维 当物体的运动是由几个物理过程所组成,又不需要研究过程的中间状态时,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例 4 (1) (2)(32) (3) 22 解析(1)摩擦力对物体始终做负功,故物体最终在圆心角为 2的圆弧上做往复运动设物体在 x,则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得:mg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