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微专题训练 03追及、相遇问题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追及、相遇问题1(多选 )如图 1 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图 1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 20 010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 1025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 10 s 时相距最远,在 25 s 时相遇解析在 010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 1025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 10 s 时相距最远;在25 s 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 2、达同一位置而相遇选项 B、 C、D 正确答案多选 )a、 b、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 x t 图象如图2 所示,图象 c 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a、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 05 s 内,当 t5 s 时,a、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物体 c 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解析a、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 错、B 正确;在 0 5 s 内,当 t5 s 时,a、b 两个物体相 3、距最远x20 m,C 错;根据 x t 图象的斜率可判断 D 选项是正确的答案单选 )A、B 两物体相距 s7 m,物体 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 B 此时在摩擦力作用下正以 10 m/s 的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 m/ A 追上 )图 3A7 s B8 sC9 s D10 t5 s 时,物体 B 的速度减为零,位移大小 5 m,此时 xAv 0 m,A、B 两物体相距 ss xBx A7 m25 m20 m12 m,再经过 t s/ s,A 追上 B,所以 A 追上 B 所经历的时间是 5 s 3 s 8 s,选项 B 正确光世昌老师 4、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3商丘二模 )(单选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 v t 图象如图 4 所示,则 ()图 4A1 s 时甲和乙相遇B0 6 s 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 1 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解析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t1 s 之前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两物体在 t1 s 时不会相遇,A 错误;在 06 s 内,在 t6 s 时两物体间距最大,最大距离为 8 m,B 错误;因 26 s 内甲、乙两物体减速的加速度相同,故 v 甲 v 乙 恒定不变,即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 正确,D 错误答案单选 5、 )汽车 A 在红灯前停住,绿灯亮时启动,以 0.4 m/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 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 B 以 8 m/s 的速度从 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 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 B 车相遇BA、B 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 A 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相遇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作出 A、B 两车运动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v t 图象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经过 30 s 时,两车运动图象所围面积并不相等,所以在 A 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两车并未相遇,所以 6、选项 A 错误;30 s 后 A 车以 12 m/着图象所围 “面积”越来越大,可以判断在 30 s 后某时刻两车图象所围面积会相等,即两车会相遇,此时 A 车的速度要大于 B 车的速度,所以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选项 C 正确,选项 B、D 错误答案有 A、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 0 m/s,B 车速度 0 m/ 车在距 A 车 600 m 时才发现前方有 A 车,此时 B 车立即刹车,但 B 车要减速 1 800 m 才能够停止(1)B 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若 B 车刹车 8 s 后,A 车以加速度 .5 m/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 若能够避免则 7、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 解析(1)设 B 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有 0v 2,解得:2m/s 2.(2)设 B 车减速 t 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有atv Aa 1(t t)代入数值解得 t32 s,在此过程中 B 车前进的位移为 xBv 832 v v A(tt) a1(t t)2464 m,12因 x不会发生撞车事故,此时 xx Axx B232 1)m/2)可以避免事故 232 、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 1 m 处,乙车速度 v 乙 60 m/s,甲车速度 v 甲 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00 m,如图 5 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 a2 m/车速 8、度不变,不计车长求:图 5(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解析(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 v 甲 v 乙 ,得 s5 s; 0 502甲车位移 x 甲 v 甲 275 m,12 21乙车位移 x 乙 v 乙 05 m300 m,此时两车间距离 xx 乙 L 1x 甲 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 x 甲 x 乙 L 1甲车位移 x 甲 v 甲 乙车位移 x 乙 v 乙 2 2将 x 甲 、x 乙 代入位移关系,得 v 甲 v 乙 1,12 2代入数值并整理得 t 10t 2110,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1 s(舍去)或 1 s,此时乙车位移 x 乙 v 乙 60 m,因 x 乙 L 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答案(1)5 s 36 m(2)不能。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微专题训练 03追及、相遇问题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精品教学案(章末专题与达标验收)第5章 机械能(19页Word)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在体育运动中如何分析做功和能量转化的问题,是我们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一、登楼运动典例 1某学生以正常速度从一楼登上三楼,他登楼的功率最接近于()A5 W B50 00 W D5 000 W解析要估算这个学生登楼时的功率,必须知道人的质量,可估为 50 常登楼的速度约为 1 m/s,根据公式 P mg v,代入数据可估算人登楼的功率为 500 W,。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_人教课标版_课件
是什么。 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两个重工业区 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 都很优越,但是鲁尔区内铁矿资源 不丰富,辽中南 水资源 供应紧张。 资源 是辽中南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参考答案 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 衰落原因):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 严重等。 鲁尔区与我国东北工业区 不同: 我国东北还有如下原因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微专题训练 23电学设计性实验的处理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电学设计性实验的处理1一细而均匀的导电材料,截面为同心圆环,如图 1 所示,此材料长约 3 阻约为 100 ,已知这种材料的电阻率为 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现提供以下实验器材:A20 分度的游标卡尺;B螺旋测微器;C电流表 程 50 阻 00 );D电流表 程 100 阻 为 40 );E滑动变阻器 10 ,额定电流 2 A);F直流电源 E(电动势为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学案3
1、学案 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一、概念规律题组1伽利略用实验验证 vt 的最大困难是 ()A不能很准确地测定下落的距离B不能测出下落物体的瞬时速度C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D当时没有记录落体运动的数码相机答案于自由落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