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后巩固训练 5.5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实验一: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2013 龙岩模拟)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选取纸带后,我们应选取纸带上的哪些点来求小车的速度(A)纸带上没有间距均匀的,也可用间距不均匀的解析:橡皮筋完全恢复后不再有力对小车做功,小车做匀速运动,纸带上的点间距是均匀的,故选项 A 正确,B、C 错误;若纸带上没有间距均匀的点,说明纸带太短,橡皮筋还没完全恢复原状纸带已完全通过打点计时器,在这种情况下应选用更长的纸带,或者是因为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需重新平衡摩擦力,故选项 D 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解析:本实验没有必要测出橡皮筋做的功到底是多少焦耳,只要测出以后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多少倍就足够了,选项 A 错误;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以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橡皮筋做的功是第一次的整数倍,否则,功的数值难以测定,选项 B 错误;小车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摩擦阻力,只有使木板倾斜到一定程度,才能减小误差,选项 C 错误;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开始工作,然后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选项 2013 德阳期末)“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 1 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条、3 条、4 3、 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 2 次、第 3 次、第4 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2W 0、4W 0,列说法正确的是(C)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板倾角过大时,相邻两点之间的间隔会越来越大,选项 A 错误;当橡皮筋处于原长时,小车达到最大速度,而不是小车在两铁钉的连线处,选项 B 错误;本实验平衡摩擦力后,橡皮筋做功结束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 C 正确、选项 D 载地址 “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 4、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 s,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 v,还需要测量(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2)设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恒为 复实验,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出W v v 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1)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末速度为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s= 以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 v,12还需要测量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滑行的时间 t.(2)根据动能定理 W= 以 W v 图象应该是抛物线,如图 C 1)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滑行的时间 t(2)载地址 (2013 年福建理综)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5、(填选项前字母) 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 O、A、B、C 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 50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平衡摩擦力是让小车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摩擦力平衡,故不能挂钩码平衡摩擦力,选项 A 错误;该实验中,可近似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所受到的拉力,因此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选项 验时,为充分利用纸带,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选项 C 正确.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 ,而计数点间的时间 T=0.1 s,= 2m/s=m/s.(10载地址 C2012 浙江六校联考)某探究学 6、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恒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还有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细沙、天平、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完成该项实验,则:(1)实验时为了使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实验时除了要平衡摩擦力外,还要求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m 与滑块的质量M 应满足的条件是. (2)在(1)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 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 L 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 v2(2212)2(4)根据功能关系有:+)(2212)2答案:(1)M 7、m?(2)(2212)2(3) (2212)2(4) +)(2212)27.(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载地址 ,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 )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 .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 s x 果 h 加,s x 图线的斜率会(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如果 m 不变,h 增加,s x 图线的斜 8、率会(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b)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 x 的次方成正比. 解析:(1)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m ,要求得 202s=h= s、h、g,求得 v0=s ,因此,需测量小球质量 m、12 2桌面高度 h 及落地水平距离 s.(2)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m = 0224(3)弹簧的弹性势能 k= m = ,即 s=2 ,由 s x 图像可知,0224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而 x 的 2 次方成正比,则s x,s x 图线的斜率正比于 ,如果 h 不变,m 增加,s 图线的斜率将会减小;如果 m 不变,h 增加,则 s x 1)2) (3)减小增大2248 9、.(2013 年四川理综)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 a 与 F、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 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乙) 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 0.1 s 的相邻计数点 A、B、C、D、E、F、,小车的质量为 0.2 和小车动能的变化 E k,补填表中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E k/J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W=E 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 0-3 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kg(g 取 9.8 m/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解析:实验中应当首先平衡摩擦力,即改变木板倾角,让小车可在木板上匀速运动.从纸带上的 O 点到 F 点,W=F = J= J,打F 点时速度 = m/s=m/s.2k= M = 212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m/s,2= m/m/s 2.4 4=(m0+m)(,所以盘中砝码的质量 m= - 0-3)匀速直线(或匀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