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内容摘要:

,仍不肯休息”体会到了什么。 (邓小平爷爷积极参加植树的热情和认真。 ) (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第三自然段 自读,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邓爷爷植树很认真。 用“ —— ”划出来。 再读这段话,想一想邓爷爷先干什么。 接着 __,再 __,然后 __,最后 __。 你从“小心地移入”、“仔细看看”知道了邓爷爷植树怎么样。 指导朗读,读好邓爷爷认真的态度。 (四)第四自然段 抽读,邓爷爷为什么笑了。 理解:“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 指导朗读。 (五)第五自然段 老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美丽的风景”美在哪儿。 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亲手栽种,长得茂盛,美丽,人们纪念他) 师讲述:这棵树长得多茂盛,它是邓爷爷在 81岁时亲手栽种的。 邓爷爷曾经说过“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 每年的植树节,邓爷爷都带着全家人坚持参加植树。 他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所以很多人都到天坛公园去参观这颗小平树,怀念邓小平爷爷。 17 带着对邓爷爷的怀念之情读。 三、总结全文: 植树节快到了,同学们有什么打算。 让我们 一起朗读第 3 课。 (齐读全文) 四、作业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qīn shǒu b249。 x237。 ng y227。 ye w224。 n su236。 h239。 ng de ji227。 r236。 ( ) ( ) ( ) ( ) ( ) ( ) 按要求填空。 写出本课上下结构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本课左右结构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 )的小树 ( )的风景 ( ) 的日子 板书设计: 邓小平爷爷植树 布满汗珠 不肯休息 ( 81 岁高龄 ) ( 美丽的风景 ) 小心移入 仔细看看 古诗两首 第 一 课时( 9) 教学目标 : 认识本课“古、诗 ”等 6 个生字,会写生字:古、声、多 正确、流利地朗读第一首古诗,感情意境,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写好生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电子教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8 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是怎样的。 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歌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就来学习两首春天的诗。 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第一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看看书,读一读,想想题目是什么意思。 (春天雨后的早晨。 ) 二、学习第一首诗《 春晓》,初读、识字 会背的小朋友齐背一遍。 指导看图。 诗歌中描写了图画中的情景,请小朋友自读古诗,圈出生字,拼读。 出示生字词: 古( ɡǔ)诗( shī) 两首( shǒu) 春眠( mi225。 n) 处处( ch249。 ) 新闻( w227。 n) ( 1)多种形式练读词语: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 抽读 —— 齐读 —— 赛读。 ( 2)理解词义:处处 — 到处 ( 3)巩固字音:自读 —— 开火车读 —— 扩词。 ( 4)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静思默想,再交流: 加一加:自 — 首 十 — 古 换一换:读 — 诗 问 — 闻 睡 — 眠 外 — 处 闪 — 间 再读词语,巩固读音。 (出示词语: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睡眠 新闻 耳闻目睹)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自由读。 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自愿到前面背或读。 注意:读出韵律感 春眠 /不觉晓 处处 /闻 /啼鸟 夜来 /风雨声 花落 /知多少 (稍慢) 师范读,分组读 四、理解感悟 许多同学都会背诵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介绍诗人孟浩然) 再谈谈这首诗: a、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儿不懂。 根据学生质疑 可适当引导: ( 1)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是春天的早晨 19 ( 2)眠:睡觉。 ( 3)闻:听。 ( 4)啼:叫。 b、看着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打开窗听见了什么。 看见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c、师描述生看图。 指导朗读 ( 1)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 2)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稍慢,读好 3, 4 句。 ( 3)自由练习背诵。 ( 4)学做小诗人,到前面朗诵,老师为学生配上音乐。 ( 5)集体背诵。 五、指导写好“古、声、多”。 生看,师范写,提醒:声上面是“士”,不是“土” 生练习 六、作业:扩词练习: 声:声母 大声 声音 风声 多:多少 多么 许多 很多 处:四处 到处 处处 处理 知:知识 知了 知心 知道 七、课后延伸。 搜集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读读背背。 如:《春夜喜雨》 古诗两首 第二课时( 10) 教学目标 : 学习古诗《村居》,理解诗歌的意思,练习背诵。 识字 6 个,写好“处、知、忙”。 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背诵。 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电子教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 20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抽读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读音。 背诵《春晓》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 比较“春 —— 村” 谁已经背下来了,可以背给大家听。 介绍作者 —— 高鼎 猜谜语:一只蝴蝶轻轻飘,顺着风儿上九霄,一心向着云外飘,可惜绳子拴住腰。 (风筝) 你知道古人管风筝叫什么吗。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景象呢。 三、学习古诗,感悟意境 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拼一拼。 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cūnjū zu236。 yān t238。 ng s224。 n m225。 ng 村 居 醉 了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急 忙 抽读正音(醉、村、散、忙) —— 齐读 —— 赛读 —— 开火车读。 理解:散学、醉春烟 用“烟、童”扩词。 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 静思默想,再交流。 熟读古诗 ( 1)师范读古诗 ( 2)同桌互读,互听,读音是否正确。 抽生读,注重节奏:草长莺飞 /二月天,教师范读 生练读 理解感悟 ( 1) 齐读课题。 解题: “ 村 居 ”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在农村居住。 )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 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2) 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请看 „„ (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 同样,诗人陶醉了, 21 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 3) 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A、 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a、 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 其实就在我们的 眼睛里。 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 “ 草长 ” 、 “ 二月天 ” 、 “ 拂堤杨柳醉春烟 ” 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 “ 草长 ” 是什么意思。 “ 醉 ” 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 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 (学生发言,说诗意) b 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 说出来。 (如 “ 草 ” 是什么样的草。 “ 莺 ” 是什么样的莺。 “ 柳 ” 是什么样的柳。 怎样地拂。 c、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 师:诗人用 “ 长 ” 、 “ 飞 ” 、 “ 拂 ” 、 “ 醉 ” 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 突然, “ 噢 —— ” 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B、 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a 自 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 同桌说说 :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b 指名朗读。 老师相机指导。 c 男女比赛 读。 d 说 一 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 “ 快。 快。 ” 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 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 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 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 (4)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22 解 “ 醉 ” ,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 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 (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四、写话练习 :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 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 美。 五、 指导写字。 学生读书上要求写的三个字。 “处、知、忙” 观察并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师指导,范写“处、知、忙”。 学生练写,评议。 作业展评。 六、课后延伸 去郊外放风筝。 读背你喜欢的写春天的古诗。 推荐:《春日》朱熹、《晚春》韩愈、《春宵》苏轼、《春游圆湖》徐俯 七、完成课后练习 诗:诗人 古诗 诗歌 闻:见闻 新闻 耳闻 古:古今 古代 古往今来(理解“古往今来”) 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 第 1 课时( 11) 教学目标 :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学生自寻规律识字。 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23 教学重点 :发现两种识字方法。 教具准备 :电子教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到语文园地里玩一趟吗。 要想进入语文园地的大门可不容易,因为大门前布置了几道考题,你们有信心答对它们吗。 二、出现新知,自寻规律 出示小黑板 : 哥 —— 歌 星 —— 醒 丁 —— 灯 平 —— 评( p237。 ng) 齐 —— 挤( jǐ)直 —— 植 古 —— 故 鸟 —— 鸣 方 — 访( fǎng) ( 1)自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每排第二个字都是第一个字加偏旁。 ( 2)第一道考题就是:你能照这样说出几组这样的字吗。 如:寸 —— 村 门 —— 们 化 —— 花 早 —— 草 林 —— 淋 民 —— 眠 ( 3)谁能 来 总结一下,这种识字方法的名称可以叫什么呢。 (熟字加偏旁) 出示小黑板(偏旁用红色区别。 ) 底 —— 低 油 —— 邮 桥 —— 轿 线 —— 钱 ( 1)自己再读一读,这回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 2)第二道考题是:请说出几组换偏旁的汉字,老师板书:熟字换偏旁。 如:对 —— 村 爷 —— 节 轻 —— 经 小结:识记认字可以用加换偏旁等方法学习。 三、巩固练习,加强记忆。 出示生字卡片(看生字条) : 抽生认读 —— 读字扩词。 读词:评比 家访 挤车 局长 轿子 钱包 游戏:抽学生说出一个字的特点,请下面的学生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