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 习题内容摘要:
1、第三章 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O 点并系住物体 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 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图 1A物体从 A 到 O 先加速后减速B物体从 A 到 O 加速运动,从 O 到 B 减速运动C物体运动到 O 点时所受合力为 0D物体从 A 到 O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解析首先有两个问题应搞清楚,物体在 A 点所受弹簧的弹力大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因为物体能运动)物体在 O 点所受弹簧的弹力为 、O 之间有弹簧的弹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的位置,故物体在 A、O 之间的运动应该是先加速后减速,A 选项正确、 B 选项不正确;O 点所受弹簧的弹力为 0,但 2、摩擦力不是 0,所以 C 选项不正确;从 A 到 O 的过程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选项错误答案簧测力计挂在升降机的顶板上,下端挂一质量为 2 物体当升降机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始终是 16 N如果从升降机的速度为 3 m/s 时开始计时,则经过 1 s,升降机的位移可能是(g 取 10 m/)A2 m B3 m C4 m D8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为 2 m/向竖直向下,由于初速度方向未知,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计算,解得升降机的位移为 2 m 或 4 图 2 所示,电梯与水平地面成 角,一人静止站在电梯水平梯板上,电梯以恒定加速度 a 启动过程中,水 3、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分别为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水平梯板对人的支持力变为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变为梯加速启动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水平梯板对人的摩擦力和支持力之比为人的加速度分解,水平方向 ax,竖直方向 ay水平方向有 fma x,在竖直方向有 FNma y,人处于超重状态,C 错误;当加速度由 a 变为 时,摩擦力 变为原来的一半,但支它们的比值也发生变化,故 A、D 错误,B 正确答案下图所示,将一台电视机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它支持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它对桌面的压力就 4、是它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 电视机处于静止状态,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所受的重力的合力 为零,是一对平衡力,故 A 正确,B 错误;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 D 错误;压力和重力式两个性质不同的力,故 C 错误。 答案 图 4 所示,A、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 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B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C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2D 5、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解析细线烧断前,对 B 球有 kx瞬间,弹簧弹力与原来相等,B 球受力平衡, ,A 球所受合力为 ,解得2,故 A、D 错误,B 、C 正确答案图 5 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 L,传动速率为 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可能是() 图 5A. B. C. v 2小木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 mg a v 时运动的距离为 得 L0)当 LL 0时,小木块一直加速,v t 或由 L t 或由2 2 t ,故 C、D 正确12 2)当 L木块先加速后匀 6、速,加速阶段有 v 得 t1L 0 得 Lv tt 1t 2 得 t ,故 A 正确Lv 图 6 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 kg、m 24 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 0 N、F 220 N 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 m1、m 2 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6A弹簧秤的示数是 25 簧秤的示数是 50 突然撤去 瞬间,m 2 的加速度大小为 7 m/突然撤去 瞬间,m 1 的加速度大小为 13 m/题考查用整体法、隔离法分析物体受力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以 m1、及弹簧秤 为研究对象,则整体向右的加速度 a 2 以 设弹簧的弹力为 F,则 m 1a, 7、得 F28 N,A、B 错误;突然撤去 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此时 加速度 a7 m/ 正确;突然撤去 瞬间,弹簧的弹力也不变,此时 加速a 28 m/s 2,D 错误8如图 7 所示,质量为 .4 物体 A 与质量为 物体 B 叠放在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物体 B 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运动,已知 A、B 总保持相对静止,若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B 与斜面3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 取 10 m/34图 7(1)若整个装置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则 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拉力 F 大小为多少。 (2)若整个装置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 8、 A、B 恰好没有相对滑动,则此时 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拉力 F 大小为多少。 解析(1)整个装置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时,即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研究 A 物体:fm 2 N,研究整体:F( mAm B) 2(mAm B)21 N.(2)整个装置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且 A、B 恰好没有相对滑动,则说明此时 A、B 之间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研究 A 物体:f 滑 1N,m m 得 a1 m/s 2,研究整体:F( mAm B) 2(mAm B)(m Am B)a,解得 F1)2 N 21 N(2)9如图 8 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 行的时间技术人员 9、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滑道的竖直高度,D 点是 直线上的一点,且有 E10 m,滑道 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 A 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 下做直线滑动,g 取 10 m/滑行者在滑道 滑行的时间为( )图 8A. s B2 s C. s D2 2解析A、 E 两点在以 D 为圆心半径为 R10 m 的圆上,在 的滑行时间与沿 在的直径自由下落的时间相同,t 2 s,选 10如图 9 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 B(长木板足够长)的左端放着小物块 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 F 作用,F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即 F中 k 为已知常数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A、B 的质量相等, 10、则下列图中可以定性地描述长木板 B 运动的 象的是()图 9解析在 A、B 相对滑动前, 对 A、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故 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速度 时间图象是一向上弯曲的曲 线; 刚好要滑动时,对 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由于 ,故;在 A 相对 B 滑动后,B 的加速度 a 为一恒量,速度时间图象是一2 B 正确答案图 10 所示,质量 M8 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 F8 N 的水平推力,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 m2 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车足够长,取 g10 m/ 10(1 11、)放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 t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解析(1)小物 块的加速度 g 2 m/s 2,小车的加速度 0.5 m/s )由 v 0a 得:t1 s.(3)从小物块放上小 车开始 1 s 内,小物 块的位移 m,121 s 末小物块的速度 va m/.5 s 内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 a 0.8 m/M .5 s 内小物块的位移 s2 1.1 m,12 21小物块 1.5 s 内通过的总位移 ss 1s 22.1 1)2 m/s 20.5 m/s 2(2)1 12、 s(3)2.1 图 11 所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 、B 两端相距 3 m,另一台倾斜,其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 37 ,C、D 两端相距 m,B、C 相距很近水平部分 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一袋质量为 10 大米无初速度放在 达 B 端后,米袋继续沿倾斜的 分运动,不计米袋在 的机械能损失已知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g10 m/s2,7:图 11(1)若 分传送带不运转,米袋能否运动到 D 端。 (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 D 端, 分顺时针运转的最小速度为多大。 解析(1)米袋在 分加速 时的加速度 g5 m/s 2, m/s 时,滑行的距离 2.5 m m,因此米 点的速度为 m/s,分不运转,米袋在 分的加速度大小设为 a,有 a10 m/s 2,米袋能滑上的最大距离 s mm, 端(2)设 分运转速度为 v。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章末 习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