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内容摘要:
1、考点内容 要求 考纲解读参考系、质点 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实验:律是本章的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及 vt 图象是本章的难点2注意本章内容与生活实例的结合,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物理情景的构建、物理过程的认识,建立起物理模型,再运用相应的规律处理实际问题3本章规律较多,同一试题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到正确答案,多练习一题多解,考点要求中罗马数字、的含义如下: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第 1 课时运动的描述考纲解读 点、位移的概念,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并理解二者间的关系考点一对质点和参考 2、系的理解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 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例 1 2013 年 8 月 15 日消息,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质量的 4 倍,它的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的几千倍根据以上 3、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幸神星质量太大,不能看做质点B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解析物体能否看做质点与质量无关, A 错;幸神星的形状和大小相对其到太阳的距离来说属于次要的因素,因此可以看做质点, B 对;比较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要选择同一参考系,C 对 ;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和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均为零,D 错答案对质点的理解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B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并猜测它落 4、地时正面是朝上还是朝下时D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时答案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宣布,1977 年 9 月 5 日发射升空的“旅行者1 号”探测器经过 36 年的长途跋涉,终于飞出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分析探测器 36 年的运动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B研究探测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时,能将其视为质点C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时,可选太阳为参考系D研究探测器的位移时,可将其看作质点答案想化模型”的理解(1)理想化模型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它是对实际问题的科学抽象,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2)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有很多,如“质点” 、“轻杆” 、“光 5、滑平面” 、“自由落体运动” 、“点电荷” 、“纯电阻电路”等,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考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其方向与 位移的方向相同v )平均速度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相对应2瞬时速度(1)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方向沿 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 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是失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2)瞬时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它是在运动时间 t0 时的平均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3 6、)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例 2 一质点沿直线 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 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v6t 2 m/t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0 到 t2 s 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 m/s,24 m/s B24 m/s,8 m/2 m/s,24 m/s D24 m/s,12 m/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公式可得 t2 s 时的速度为:v6t 2 m/s62 2 m/s24 m/s;由 x 与 t 的关系得出各 时刻对应的位移,再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t0 到 t2 s 间的平均速度为: 1 m/s 8 m 7、/s,故 B 正确9 32答案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内的平均速度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 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平均速度与哪段 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 A、B 均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 时速度才能精确描述变速运 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 C 8、错,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理解和计算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 2 m 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 1 m,初始位置在 上的中点 A,由 A 向 c 运动,如图 1 所示,A、B、C 、bc、cd、da、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A第 2 s 末的瞬时速度是 1 m/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m/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0.5 m/ 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 m/)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 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 t0 时的平均速度(3)注意:平均速 9、度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不同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v)决定因素:v 的大小由 v0、a、t 决定(4)方向:与位移同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速度变化量(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物理量,是过程量(2)定义式:v vv 0.(3)决定因素:v 由 v 与 va t 知 v 由 a 与 t 决定(4)方向:由 v 或 a 的方向决定3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2)定义式: 10、a v )决定因素:a 不是由 v、t、v 来决定,而是由 来决定)方向:与 v 的方向一致,由 F 的方向决定,而与 v0、v 的方向无关例 3 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 v2,v 1、v 2 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t/s 0 1 2 3 4ms1 ) ms1 )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解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a 知汽车速度变化快,即加速度大;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案加速度和速度关系的理解 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 11、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太空中的“天宫一号”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答案加速、减速的判断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v 00,体做减速运动Dv 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答案)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速度变化量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时间决定(3)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关键是看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而不是看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加速度的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增加或 12、减小)的快慢a 和 v 同向加速直线运动a 和 v 反向减速直线运动点四“匀速运动”模型的实际应用1模型介绍“匀速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且应用广泛例如:声、光的传播都可以看成匀速,而实际生活中的运 动估算,也 经常用到 这一模型,如计算飞行时间。 2分析方法在这类问题中位移的计算是关键,有 时要巧用几何关系(如光波、声波反射、折射问题,如图2),有时要估算长度(如高速摄 影,如图 3),有时要求相对位移(如动态测速) 等 这类问题的核心方程只有一个:v 图 3图 4例 4 如图 4 所示,一艘海轮用船上天线 D 向海岸边的信号接收器 A 发送电磁波脉冲信号信号接收器和船 13、上天线的海拔高度分别为 和 CD收器接收到一个较强和较弱的脉冲,前者是直接到达的信号,后者是经海平面反射后再到达的信号,两个脉冲信号到达的时间间隔为 t,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求船上天线发出信号时海轮与海岸的距离 图所示,从船上天线 D 向接收器 A 发出的电磁波脉冲信号,一方面沿直线 接传播到 A,另一方面经过海面 E 点反射沿折线 播到 A,前者脉冲较强,后者脉冲 较弱由反射定律可知E 交 延长线于 F,过 A 作 行于 延长线于 G,则有F,Hh,h, 设信号接收器接收到沿直线 折线 播的电磁波脉冲信号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有(Hh) 2L 2(Hh) 2L 2根据题意有 t2t 1 144 H h2答案144 H h2拓展题组7匀速运动模型的应用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 d3.0 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 t6.0 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km/0 3 图所示,O 表示爆炸处,A 表示观测者所在处,h 表示云层下表面的高度用 示爆炸声直接传到 A 处所经时间则有 d,用 示。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23
1、学案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一、概念规律题组1在下列几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B物体沿光滑圆弧曲面自由下滑C在粗糙斜面上下滑的物体,下滑过程中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拉力,拉力大小大于滑动摩擦力D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压缩弹簧过程中的小球图 12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B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4讲 功能关系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1、第 4 讲功能关系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1如图 1 所示,物体 A 的质量为 m,置于水平地面上,A 的上端连一轻弹簧,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 B 点上移距离为 L,此时物体 A 也已经离开地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1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 体 A 的重力势能增加 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 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由于将弹簧上端 B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
一年级数学段考试卷分析
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索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 2. 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缩小学困生的面,让优生帮学困生,以优带中; 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 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