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热电站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技术协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与其它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采用 I/O 通道时 ,有电隔离措施。 (7) 所有 I/O 通道的各路信号通路之间相互隔离,它能在该 I/O 模件对现场接线和对其它 I/O 模件之间提供 1500V 以上的有 效隔离值。 (8) 所有 I/O 模件均满足 ANSI/IEEE 472 “冲击电压承受试验能力导则(SWC)”的规定 ,在误加 250V 直流电压或交流峰 — 峰电压时 ,不会损坏系统。 ( 9) 变送器采用 电源两线制 , 由模件供电 , 每个变送器电源都是独立的。 (10) 冗余输入的热电阻、变送器信号的处理,由不同的 I/O 模件来完成。 单个I/O 模件的故障,不能引起任何设备的故障或跳闸。 (11)提供热电阻及 4~ 20mA 信号的开路和短路以及输入信号超过工艺可能范围的检查功能,这一功能在每次扫描过程中完成。 (12) 对热电阻输入信号 , 每一路输入信号有单独的桥路。 (13) 根据现场需要, I/O 模件输出无源接点或者对现场接点提供 24VDC、 48VDC等供电。 (14) 所有接点输入模件都有防抖动滤波处理。 如果输入接点信号在 4毫秒之后仍抖动 ,模件将不接受该接点信号。 (15) 采用相应的手段,自动地和周期性地进行零飘和增益的校正。 (16) DCS至执行回路的开关量输出信号采用带继电器输出的 I/O通道或另外装设继电器(继电器由卖方供货)。 控制系统与执行机构以模拟量信号相连时,二端地或浮空等的要求 相匹配,否则采取电隔离措施。 (17) 开关量输入模件对检测一对闭合触点而需要的最小门槛电流为 10mA,这样可以避免使用外接负载电阻。 (18) 当负荷电流的需要量高于输出模件里的输出触点的额定电流时,设置中间继电器来处理高负荷要求值。 ( 19)承包方对传感器及输入、输出信号的屏蔽及接地提出建议,以满足其系统设计要求。 ( 20)分散处理单元之间用于跳闸、重要联锁及超驰控制的信号, I/O 模件采用双重化配置,系统信号直接采用硬接线,而不可通过数据通讯总线发送。 人机接口 ( 1)操作员站 ● 计算 机主机的主频、硬盘、软驱、内存等的技术指标能满足过程控制的需要,并符合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 ● 操作员站的任务是在标准画面和用户组态画面上,汇集和显示有关的运行和操作信息,供运行人员据此对机组的运行进行监视和控制。 ● 操作员站的基本功能如下: 监视系统内每一个模拟量和数字量 显示并确认报警 显示操作指导 建立趋势画面并获得趋势信息 打印报表 控制驱动装置 防止误操作 承包方提供全功能操作员站,中文界面。 卖方所提供的脱硫控制系统应考虑有与买方除尘输灰控制系统必要的信号通讯接口 ,涉及三者安全保护的信号均采用硬接线连接。 4. 自动化功能 脱硫控制系统及就地仪表可以满足以下功能: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具备工艺流程状态显示、操作过程显示、实时数据显示、趋势显示、报警、历史数据存储检索、定期报表、性能计算、 SOE 事故顺 序记录等功能。 主要闭环调节回路( MCS) 系统主要的闭环调节回路包括投氨量控制、氨液浓度控制、脱硫系统pH值及脱硫装置出口 SO2 浓度控制、 吸收塔液位控制、硫铵量控制等。 主要顺序控制功能组( SCS) 完成脱硫系统及辅助系统的启停顺序控制。 包括脱硫系统启动、停止顺序控制功能组。 脱硫装置系统的联锁保护 脱硫装置装置的 联锁 保护动作包括脱硫装置进口温度异常、进口压力异常、出口压力异常、风机故障、循环浆泵启 /停及事故联锁、吸收塔排浆泵启 /停及事故联锁、浆液泵启 /停及事故联锁等。 来自机组的脱硫装置保护条件包括锅炉状态等,相应信号取自锅炉控制系统。 为保证测量可靠,重要的保护用过程信号、状态等采用三取二测量方式。 脱硫装置保护动作时自动快速开启旁路挡板门,切除脱硫装置。 控制室设手动按钮,在紧急状态 时强制动作旁路挡板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脱硫 DCS 系统的主要控制回路 : ( 1)石灰石浆液密度自动控制 通过控制石灰石浆池的进水量和石灰石粉给料阀的给料量,控制石灰石浆池出口的密度在预置的设定点。 ( 2)石灰石浆液流量控制 根据锅炉运行负荷和实测原烟气 SO2 浓度,计算确定石灰石浆液理论加入量,比较氧化槽内浆液 pH 实际值和期望值的差值,考虑浆液密度的变化因素,自动调节石灰石浆液阀开度,使 pH值维持在期望值。 ( 3)塔内浆液浓度控制 该控制回路的任务是从吸收塔氧化槽内排出石膏浆,保持吸收塔内的含固量恒定。 吸收塔 中浆液浓度,由石膏排浆管路上设置的浆液密度计测量。 ( 4)吸收塔液位控制 吸收塔液位控制由加入到除雾器冲洗水水量来调节,冲洗水量通过改变冲洗程序中的间断时间来实现。 当吸收塔池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液位,除雾器将进 行不间断地冲洗,直至液位达到设定值。 ( 6)脱硫系统紧急停运 当吸收塔入口烟气温度高于 160℃时,脱硫系统紧急退出、停运,待锅炉故障排除、稳定运行后,再行投入。 仪表和控制系统至少要实现对以下部位的相关监测和控制,并设置工艺必要的联锁回路: 烟气系统:进口、旁路、出口挡板门状态及启闭过程的控制,挡板门密 封空气压力 (变送器 ) ; 吸收塔入口 : 烟气温度 (双测点 ),烟气压力,烟气流量 (至少三测点 ) , SO2浓度; 吸收塔出口 : 净烟气温度和压力 (变送器 )、 SO2浓度; 吸收塔:液位 (三测点 ),石灰石浆液加入流量、压力 (变送器 ),循环浆液 PH值 (双测点 ),循环浆液密度 (直管密度计 ),除雾器上下层压力 (变送器 ),循环浆液喷淋层每层的入口压力 (变送器 ); 箱罐:液位 (法兰式压力变送器 )、粉仓高中低料位开关; 制浆加水流量 (电磁流量计 ),制浆浆液密度 (直管密度计 ); 副产品石膏浆液排出流量 (电磁流量计 ),石膏浆液旋流器入口压力 (变送器 ); 工艺水压力 (变送器 ),除雾器冲洗水压力 (变送器 ) ,压缩空气压力 (变送器 ); 所有搅拌机电机电流 (变送器 )和大于 22KW 电机的电流 (变送器 )。 电机轴承温度、线圈温度,泵的状态 在集中控制室内对脱硫装置的监视控制满足下列要求: 在就地运行人员少量干预配合下,实现系统启停 实现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 实现异常工况的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 在进脱硫装置管道前设置一套 SO2和烟 尘在线连续监测系统( CEMS),要求脱硫前监测项目为: 、烟尘浓度、温度、压力和烟气流量,脱硫系统烟囱监测项目为: SO氮氧化物、烟尘浓度、温度、压力、烟气流量和氨气,并统计日、月、季和年的总排放量,同时留有与环保部门的通讯接口。 CEMS 检测功能除应满足脱硫系统运行监控需要外还必须满足环保监控需要。 采样点要预留手工检测孔,以满足性能测试要求。 CEMS 系统应配置防堵以及吹扫装置。 凡是与烟气或校正接触的探头应满足电厂运行工况的要求;全部采样线应由聚四氟乙烯制成,采样线的长度应从分析仪起至采样点。 校正气线应在两倍与正常校正气压力下保证无泄漏。 在线监测系统必须满足省市环保部门技术及精度要求,探头采用耐磨和耐腐蚀材质。 技术规范 总则 本节适用于全套脱硫装置所有控制和监测设备的设计和供货。 所供仪表和控制设备具有高度的可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可维修性,所有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在额定容量内,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运行。 控制和监测设备有良好的性能以便于整个装置安全无故障运行。 在需要防爆的地方使用的控制和监测设备为防爆型设计。 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保证高分辨力,低响应时间和高 可靠性。 为保证测量设备的一致性和把不同备件数降到最低限度,将选用尽可能少的厂家和尽可能少的规格型号的控制仪表设备, 就地一次仪表及控制设备 设备的选型应考虑以下原则: 在需要就地巡视的地方,有就地指示。 为了进行远距离测量,在相应测点处 安装智能变送器,须带 HART 协议,变送器膜盒材质为蒙乃尔,连接件材质为 316 不锈钢,采用北京远东罗斯蒙特厂家 1151 产品或川仪 PDS 产品。 用于联锁和保护的测点和检测元件独立设置,不与自动控制,监测测点合用。 用于重要测点的模拟量信号变送器采用三选二方 式 ,重要开关量的过程开关采用三选二方式。 与锅炉和脱硫装置装置保护有关的挡板配置三个行程开关以取得三选二逻辑。 所有测点取样至一次隔离阀门采用的材料及取样短管与相应的管路、容器所用材质一致,而且符合测量介质的要求。 与变送器连接的仪表管为不锈钢材质。 所有设备在其安装位置处良好运行。 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 由于环境条件影响,室外的非气体取样管路提供电或汽加热防冻伴热、保温措施。 脱硫系统仪表取样部件考虑采用低温防腐及耐磨损材料和措施。 仪表取样管采用不锈钢管。 温度测量 电阻型测温计采用耐磨或防腐温度变送器,型号为 WZPN230 或 WZPF230,厂家应选用上海长自或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 所有温度计都选用复合结构,保护套管根据管路 /容器相应工艺条件来选择螺纹连接型或焊接型,其引出线有密封较好的终端头。 保护套管的外径尺寸、和插入深度符合相关行业标准,保护套管采用整体钻孔套管。 当某温度测点的信号用于多处重要控制回路时,在同一测点设置相应独立传感器的测温装置。 大型驱动装置(电机、泵)的线圈和轴承温度、振动监测接入脱硫装置 DCS系统,提供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报警和保护动作 值(根据需要)。 压力 /差压测量 压力测点位置根据相应管路或容器的规范要求确定。 a)所有压力 /差压测点都装配连接压力表计的管接头,压力高于 配置一次阀门和二次阀门。 b) 安装在变送器前的仪表三阀组,使变送器与差压隔离,并能实现变送器的就地校正和调零。 d)为所有烟气压力变送器和。20xx年热电站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技术协议(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