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验二 课下知能提升内容摘要: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 a 和 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关系的图像如图实28 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实28Aa 的原长比 b 的长B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C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解析:图像的横轴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A 错误;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B 正确, C 错误;图像不过原点,D 错误。 答案:图实29 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 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 )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像( 如图乙)。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实29A弹簧产生的 2、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200 N/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解析:由题图知,Fx 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 k N/m200 N/m,可知 A 错,、 D 正确。 :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 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 L,改变外力 F 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 F 与弹簧总长度 L 的关系图线如图实210 所示。 (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N/m。 图实210解析:当外力 F0 时,弹簧的长度即原长为 0 线的斜率就是弹簧的劲度系 3、数,即 k 102 N/m50 N/m。 030 10答案:10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实211 所示图像。 图实211(1)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 (2)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N /m 和_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 (3)从上述数据和图线中分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建议:_。 解析:(1)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范围,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甲、乙两根 4、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N/m10 2k 乙 N/m200 N/m。 410 2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形变量大,故选甲弹簧。 (3)建议:实验中钩码不能挂太多,控制在弹性限度内。 答案:(1)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00甲(3)见解析5(2011安徽高考)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 m 与弹簧长度 l 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实212 上标出。 (g9.8 m/s 2)图实212(1)作出 ml 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N/m。 解析:(1)应使尽量多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2)由胡克定律 F k。 1)如图所示(2)如图实213 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 A 点,另一端 B 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 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 P 对应刻度如图乙中 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 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 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 50 g,重力加速度 g9.8 m/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 N/m。 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 _ cm。 213解析:对钩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mg N/m70 N/010 30 3挂三个钩码时,可列方程(mmm)gx 5010 3110 3 m案:702.10。第二章 实验二 课下知能提升
相关推荐
1、,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 的斜面,以速度 v 匀速下滑,在箱子中夹有一只质量为 m 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是( )图 1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 D垂直斜面向上解析:因为整体匀速运动,所以每一个苹果所受的合力为零,因此质量为 正确。 答案: 所示,A、B 两物体紧靠着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 间接触面光滑。 在水平推力 F 作用下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物体 A
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内在美是外在美的基础,外在美是内在美的表现。 没有内在美,外在美则不美,它只不过追求形体的美,反而有些丑。 一个人内在的美,如果不通过待人处事、言谈举止等外在美来表现,有谁会知道 ?因而,内在美与外在关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两者均衡发展,才是真正的美。 我自信,所以我美丽。 我聪慧,所以我美丽。 我善良,所以我美丽。 ...... 正确的认识自我并不是掩盖自己的不足
1、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机械振动142012重庆卷 装有砂粒的试管竖直静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将试管竖直提起少许,然后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在一定时间内试管在竖直方向近似做简谐运动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以下描述试管振动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14D 解析 根据题中规定的正方向,开始 计时时刻位移 为正的最大值,由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可知 D 正确172012北京卷 一个弹簧振子沿 x
1、第八章 磁场第 1 单元 基本概念和安培力基本概念一、磁场和磁感线(三合一)1、磁场的来源:磁铁和电流、变化的电场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铁和电流有力的作用3、磁场的方向(矢量)方向的规定: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 4、磁感线:切线磁针北极磁场方向5、典型磁场磁铁磁场和电流磁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 )地球磁场 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 通电环行导线周围磁场6
1、,显示一个带电粒子在云室中穿过某种金属板运动的径迹。 云室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照片向里。 云室中横放的金属板对粒子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分析此径迹可知粒子()图 1A带正电,由下往上运动B带正电,由上往下运动C带负电,由上往下运动D带负电,由下往上运动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上方的轨迹半径小,说明粒子的速度小,所以粒子是从下方往上方运动,再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定粒子带正电,故选 A。
1、第 3 单元 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应用一、电路问题1、确定电源:首先判断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那一部分导体(电源) ,其次利用或 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利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 析电路结构,画等效电路图3、利用电路规律求解,主要有欧姆定律,串并联规律等二、图象问题1、定性或定量地表示出所研究问题的函数关系2、在图象中 E、 I、 B 等物理量的方向是通过正负值来反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