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模块知识整合与综合检测(选修3-1)内容摘要:
1、迁移应用能力大提升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 1 所示,两根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整个装置处于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 直导轨放置,当杆中通有从 a 到 b 的恒定电流 I 时,金属杆 好静止。 则()图 1A磁场方向竖直向上B磁场方向竖直向下C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导轨向上D安培力的方向平行导轨向下解析:安培力的方向总是既垂直于电流方向也垂直于磁场方向,由题意可知,金属杆要静止于光滑导轨上,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必水平向右,C、D 错误。 再由左手定则可判定磁场方向应为竖直向上, 2、A 正确 B 错误。 答案:图 2 是示波管的工作原理图:电子经电场加速后垂直于偏转电场方向射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 转电压为 转电场的极板长度与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 L 和d,y 为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发生的偏转距离。 取“单位偏转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来描述示波管的灵敏度,即 (该比值越大则灵敏度越高),则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示波管的灵)图 2A增大 B增大 小 L D减小 y ( )2 可以看出,灵敏度 与 12v0 224、d 时可提高灵敏度, D 正确。 答案:荷量为 q110 4 C 的带正电小物块置于绝缘水平面上,所在空间存在沿水平方向且方向始终不变的电场,电场强度 E 的大小与时间 t 3、的关系和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 3 所示。 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物块的质量 m 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分别是( )图 3Am1 Bm 1.5 m0.5 Dm0.5 题图乙可知,在前 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 a1 m/ 2 s 内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再结合两图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ma,利用图中的数据可解得 m1 正确。 答案:a、b 互相平行放置,如图 8 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 在图示的平面内,O 点为两根导线连线 中点,M 、N 为 中垂线上的两点,它们与 a、b 的距离相等。 若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已知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在某点的磁感应强度 4、 B 的大小跟该点到通电导线的距离 r 成反比。 则关于线段 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4AM 点和 N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M 点和 N 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线段 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D若在 N 点放一小磁针,静止时其北极沿 向 O 点: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由此可知直线电流 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 下,在 N 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 上;直线电流 b 在 M 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 下,在 N 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于 由于两导线中电流大小相同,故它们在 M、N 两点处产生的磁场大小都相等,再由场的叠加可 5、得 M 点处磁场方向垂直于 下,N 点处磁场方向垂直于 上,且大小相等,A 错误,B 正确。 在 中点 O,两电流产生的磁场等值反向,O 点磁场为零,C 错误。 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所在处磁场的方向,由上述分析可知其应指向与 直向上的方向, D 错误。 答案: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所示 ,虚线 a、b、c 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 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此可知()图 5A三个等势面中,a 的电势最高B带电质点在 P 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 6、 Q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C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动能比通过 Q 点时大D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加速度比通过 Q 点时小解析:由轨迹的弯曲情况,电场力应指向曲线凹侧,且与等势面垂直( 电场线垂直该处等势面 ),由于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故可画出电场线方向,如图所示。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故A 项对。 如果由 P 到 Q,速度或位移与力的方向夹角小于 90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反之,如果由 Q 到 P,速度或位移与力的方向夹角大于 90做负功,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故 B 项对,C 项错。 P 处等势面比 Q 处密,等势面密处场强,电荷在 P 点受的电场力大, 加速度就大,故 D 7、 错。 答案:A、B 两块正对的金属板竖直放置,在金属板 A 的内侧表面系一绝缘细线,细线下端系一带电小球。 两块金属板接在如图 6 所示的电路中。 电路中的 光敏电阻,R 2 为滑动变阻器,R 3 为定值电阻。 当 滑动触头 P 在 a 端时闭合开关 S。 此时电流表 和电压表 的示数分别为 I 和 U,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细线与金属板 A 的夹角为 ,电源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一定。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 6A若将 滑动触头 P 向 b 端移动,则 I 不变,U 增大B保持滑动触头 P 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 I 增大, U 增大C保持滑动触头 P 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 小球重新达到稳定后 角减小 8、D保持滑动触头 P 不动,用更强的光照射 U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与 I 的变化量的绝对值的比值不变解析: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 稳定的状态下无电流通过 滑动 错误。 当用更强的光照射 1的阻值减小,外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则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B 错误。 由于 电流增大时其两端电压增大,从而 间电场减弱,小球所受电场力减小,由小球受力及平衡条件知其重新平衡时角减小,C 正确。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UE r 是一定值,D 正确。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轨迹如图 7 中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7A如果实线是电场线,则 a 点的电势比 9、b 点的电势高如果实线是等势面,则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C如果实线是电场线,则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大D如果实线是等势面,则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大解析:由于在曲线运动中合外力方向总是指向运动轨迹的内侧,可知电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指向轨迹的右下方。 当实线是电场线时,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右,由于电子带负电,则电场线方向向左,而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即 a 点电势低于 b 点电势,又因为负电荷在电势越高处电势能越小,故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大,A 错误 C 正确。 若实线是等势面时,电场线与其垂直只能沿竖直方向,即电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10、同理可判定此时 a 点电势高,电子在 a 点的电势能小,B 正确 D 错误。 答案:如图 8 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的电动势,r 为电源的内电阻,R 1、R 2 为可变电阻。 在下列叙述的操作中,可以使灯泡 L 的亮度变暗的是 ()图 8A仅使 阻值增大B仅使 阻值减小C仅使 阻值增大D仅使 阻值减小解析:由“串反并同”可知要使灯泡变暗,则要求与其串联(包括间接串联) 的器件阻值增大或与其并联(包括间接并联 )的器件阻值减小,故 A、D 正确 B、C 错误。 答案: 所示,回旋加速器 D 形盒的半径为 R,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用来加速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质子,质子从下半盒的质子源由 11、静止出发,加速到最大能量 A 孔射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9A回旋加速器不能无限加速粒子增大交变电压 U,则质子在加速器中运行时间将变短C回旋加速器所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2半盒内部质子的轨道半径之比 (由内到外)为 1 3 5解析:回旋加速器加速粒子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必须等于所加交变电压的周期,而粒子被加速到速度足够大时必须考虑相对论效应,即粒子的速度越大时质量越大,而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与质量有关:T ,这样就不能保证粒子运动的周期等于加速2 正确。 增大加速电压时,粒子每次被加速时获得的能量增大,粒子在磁场中回旋半径的增加变快,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的次数减少,在磁场中回旋的圈数减 12、少,运动时间减少,B 正确。 当粒子从加速器射出时,其轨道半径等于 D 形盒的半径,由m 、E f 可得 f ,C 错误。 由2 1T m 、 得 ,而在下半盒内粒子被加速的次数 k 依2 1B 2、4、6,故轨道半径之比应是 1 ,D 错误。 2 3答案:验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13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做答)10(11 分) 用下列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A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 6 V,额定功率约为 5 W;B电流表:量程 ,内阻约为 ;C电压表:量程 3 V,内阻 5 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 ,额定电流 1 A;E电源:电动势 10 V,内阻很小;F定值电阻 值 10 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1)实验中,电流表应采用_接法( 填“内”或“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_接法(填“分压” 或“限流”)。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 (3)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调为_V 时,即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解析:(1。第九章 模块知识整合与综合检测(选修3-1)
相关推荐
1、迁移应用能力大提升(时间 5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a、速度为 v、位移为 s。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1 所示,假设物体在 t=0 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答案: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木块 A 和 B
1、,如图 1 所示。 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B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解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网络:第 1 单元 牛顿运动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内容):(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
中央 (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 ( 12分 ) 1989年 12月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 1995年到2020年 全国人大代表共有 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 78件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2020年 1月至 9月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教育原则和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二、孔子 (公元前 551—479年) 儒家学派 创始人 (二)孔子 ——大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