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能够思考的芦苇内容摘要:
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犯下罪行,如 《 巴黎圣母院 》 里的克洛德神父, 《 红字 》 里的牧师丁梅斯代尔 …… 中国现当代历史中更是不乏其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要斗私批修,荡涤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罪恶,最终发展成为空前的大劫难;我们经常树立英雄模范、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到后来却发现那是虚假的宣传;我们把领袖人物捧上神坛,大搞个人崇拜,最终光环退去,发现人终究不是神。 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以革命、自由、幸福 …… 的名义大行其道的啊。 “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 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 ”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或“伟大”和“卑贱”在何处) • “本性”指的是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人拥有了尊严,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正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 • “缺点”指的是自然界的奥秘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中国古人说“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以有涯对无涯,殆矣。 ”其意大略相同。 “帽子哲学”说偏见不可避免,而在帕斯卡看来,人不能不通过自己的感官、身体,通过他对于时空的特定感觉,通过他的特定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因而他所认识的世界总是一个打上人的印记的世界,是一个人所看到的世界。 “人没有第二双眼睛。 ”人既难于知道比他低的生物是怎样看待这世界的,更不知道比他高的精神、智慧生物(假如有的话)会怎样看待这一世界。 西谚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上帝或许不发笑,人却不能不思考。 • 无限的宇宙,奥秘无穷。 但是环视宇宙,宇宙沉默;仰望苍天,苍天不语。 • 人不能不追求真理却达不到至真的真理;人不能不追求善良。人是能够思考的芦苇
相关推荐
‘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教育原则和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二、孔子 (公元前 551—479年) 儒家学派 创始人 (二)孔子 ——大教育家
中央 (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 ( 12分 ) 1989年 12月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 1995年到2020年 全国人大代表共有 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 78件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2020年 1月至 9月
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网络:第 1 单元 牛顿运动三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内容):(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
1、、牛顿运动定律1(2011新课标全国21) 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 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 t 增大的水平力Fkt(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2010课标全国卷15) 如图 2 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1 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 M
1、迁移应用能力大提升(时间:50 分钟,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 1 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出的射线 击铍 ( 会产生粒子94流 粒子流 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 研究知道()图 1Ax 1 为 粒子,x 2 为质子 Bx 1 为 粒子,x 3 为质子Cx 2 为质子,x 3 为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