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2课时内容摘要: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导学目标 移公式及速度均速度公式、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基础导引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以 72 km/h 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制动器,此后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5 m/1)开始制动后 2 s 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 (2)前 2 s 内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 (3)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 知识梳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_不变的运动(2)分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vv 0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xv 0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v2v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是标量还是矢量。 应用公式时如何规定物理量的正负号。 思 考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基础导引1初速度为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为 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两段时间均为 T,两段时间内的位移差值为 x,则加速度为:a体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1)前 1 s、前 2 s、前 3 s、内的位移之比为_(2)第 1 s、第 2 s、第 3 s、内的位移之比为_(3)前 1 m、前 2 m、前 3 m、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4)第 1 m、第 2 m、第 3 m、所用的时间之比 3、为_知识梳理1平均速度公式: v v2 移差公式:x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1)物体在 1T 末、2T 末、3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 2v 3123(2)物体在第个 T 内、第 个 T 内、第个 T 内、第 n 个 T 内的位移之比:x x x 35(2n1)(3)物体在 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x1x 2x 3 1 22 23 2 .(4)物体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 1t 2t 3 ( 1)( )( )2 3 2 n n 1:什么情况下适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 思 考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考点解读匀变速直线运动涉及的基本物 4、理量有初速度 速度 a,运动时间 t,位移 x 和末速度 度公式中没有位移 x,位移公式中没有末速度 v,而位移速度公式中不含时间 t,根据题目的已知和未知,选择适当的公式是运用这些基本规律的技巧发射卫星一般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50 m/烧 30 s 后第一级火箭脱离,又经过 10 s 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的加速度为 80 m/过 90 s 后,卫星速度为 8 600 m/0 s 内,卫星做什么运动,加速度是多少。 (设此过程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思维突破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解题步骤:(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并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2)分析物体 5、的运动过程,要养成画物体运动示意( 草)图的习惯(3)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包含几个阶段,就要分段分析,各段交接处的速度往往是联系各段的纽带(4)运用基本公式或推论等知识进行求解跟踪训练 1飞机着陆后以 6 m/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速度为 60 m/s,求:(1)它着陆后 12 s 内滑行的位移 x;(2)整个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用两种方法求解);(3)静止前 4 s 内飞机滑行的位移 x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考点解读推论 分析说明平均速度法 定义式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 (v0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v 12中间时刻速度法利用“任一时间段 t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 6、 t 内的平均速度”即 v ,适t2 些题目应用它可以避免常规解法中用位移公式列出的含有 而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用比例法求解推论法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 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x n,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 x求解典例剖析例 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 C 时速度恰为零,如图 1 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斜面长度 3/4 处的 B 点时,所用时间为 t,求物体从 B 滑到 C 所用的时间 7、例 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 4 s 内经过的位移为 24 m,在第二个 4 s 内经过的位移是 60 m求这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各是多少。 思维突破运动学问题选择公式口诀运动过程要搞清,已知未知心里明基本公式很重要,推论公式不小瞧平均速度 a 不见,纸带问题等时间比例公式可倒用,推论各有己特点跟踪训练 2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 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 2 所示,测得 5 cm,x 0 :(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 B 球的速度;(3)拍摄时 4)A 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跟踪训练 3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 8、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 1 节车厢前端的站台前观察,第 1 节车厢,全部车厢通过他历时 8 s,忽略车厢之间的距离,车厢长度相等,求:(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 (2)第 9 节车厢通过他所用时间为多少。 )将“多个物体的运动”转化为“一个物体的运动”例 4某同学站在一平房边观察从屋檐边滴下的水滴,发现屋檐的滴水是等时的,且第 5 滴正欲滴下时,第 1滴刚好到达地面;第 2 滴和第 3 滴水刚好位于窗户的下沿和上沿,他测得窗户上、下沿的高度差为 1 m,由此求屋檐离地面的高度(2)将“非同一地点出发”转化为“同一地点出发”例 5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 A、B,沿平直的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 9、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 B 以前车 A 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 A 刹车过程中所行驶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B2s C3s D4运动学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若按正常解法求解有困难时,往往可以通过变换思维方式,使解答过程简单明了在直线运动问题中常见的思维转化方法除以上两例外,还有: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通过逆向思维转化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平均速度转化为中间时刻的速度;将位置变化转化为相对运动等跟踪训练 4一个光滑斜坡的倾角为 30,坡长 1.6 m,从坡顶端由静止每隔 s 释放一个小球 10、,问坡上最多有多少个小球。 (g10 m/s 2)跟踪训练 5物体 B 在物体 A 前方 以速度 前做匀速直线运动,A 物体此时起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 A 物体追上 B 物体需多长时间。 A 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 50 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 1 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 m/s ,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 末汽车恰好经过第 3 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1 m/车继续行驶,经过第 11、7 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25 m/车在第 3 根至第 7 根电线杆间运动所需的时间为 20 车在第 3 根至第 7 根电线杆间的平均速度为 20 m/止置于水平地面的一物体质量为 m57 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287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由此可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第 5 个 7 秒内的位移与第 11 个 3 秒内的位移比为 ()A21 B12 C73 D37B 组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应用3一木块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木块在最初 5 s 和最后 5 15,问此木块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 4有一串佛珠,穿在一根长 1.8 m 的细 12、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一个佛珠, 中间还有 5 个佛珠从最下面的佛珠算起,相邻两个佛珠的距离为 5 5 5 5 45 5 图 3 所示某人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佛珠紧靠水平桌面松手后开始计 时,若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 m/第 2、3、4、5、6 、7 个佛珠()A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桌面上的时间间隔相等C其中的第 4 个佛珠落到桌面上的速率为 4 m/次落到桌面上的速率关系为 1 2 2 3 5 6C 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实际问题5.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全国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 13、 .5 s,易发生交通事故图示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如图 4 所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 km/h)反应距离s(m)刹车距离x(m)停车距离L(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驾驶员的反应时间(2)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请计算出表格中 A 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车在刹车后所受阻力恒定,取 g 10 m/计算出刹车后汽车所受阻力与车重的比值(4)假设在同样的路面上,一名饮了少量酒的驾驶员驾车以 72 km/h 速度行驶,在距离一学校门前 50 m 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 0.2 s,会发生交通事故吗。 (限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m由此可求得 ()A第一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