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限时训练 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限时训练限时 45 分钟,满分 100 分1(6 分 )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 318 所示,其中有一个是经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 2、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有关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A是事实,是推论B 是事实,是推论C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答案6 分 )(2014鹤壁模拟)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 错误、B 正确;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错 3、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 正确答案6 分 )(2014广东六校联考 )如图所示为郭晶晶跳水时的起跳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郭晶晶受到弹力的直接原因是跳板发生了形变 B郭晶晶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郭晶晶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她对板的作用力远大于板对她的作用力D郭晶晶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板对她的作用力远大于她的重力解析跳板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则要对运动员产生向上的弹力,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板对她的作用力大于她的重力,B、C 错误,D 正确答案6 分 )如图所示,在匀速前 4、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列车加(减) 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相对于车向后( 前) 滚动,选项 B、C 正确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6 分 )(2014绍兴一中期中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速 5、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速度却可以最大解析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A 错误受力越大,运动并不一定越快,B 错误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如匀速运动的汽车;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如做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C 错误、D 正确答案6 分 )(2014鞍山统考)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上,某时刻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姿势如图所示,则对客车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客车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客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客车可能是突然减速D客车可能是突然加速答案6 分 )质量分别为 m 和 6、 M 的两个物体 A 和 B,其中 Mm,将它们放在水平且光滑的平板车上,平板车足够长,如图 3112 所示,A 和 B 随车一起以速度 v 向右运动若车突然停止运动,则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A 和 B 两物体都静止BA 物体运动得快, B 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相撞CB 物体运动得快,A 物体运动得慢,两物体间的距离加大 DA、B 两物体都以原来的速度 v 向右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解析车板光滑,无摩擦,车突然停止运动,A、B 两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而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答案6 分 )如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 a、b 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 a 弹簧测 7、力计时,发现不管拉力 F 多大(未超出量程),a、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析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对应两弹簧测力计钩上的拉力,不管拉力 a、b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相等,正好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C 正确答案6 分 )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 A、B 两重物悬挂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l 1 对 A 的拉力和 A 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l 2 对 A 的拉力和 B 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 8、作用力Cl 1 对 A 的拉力和 A 对 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l 2 对 B 的拉力和 B 对 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答案6 分)(2014潍坊模拟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 A 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有一劲度系数为 100 N/m 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 2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 3 N 和 5 N则细线的拉力及 B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A8 N 和 0 N B5 N 和 7 N 和 3 N D7 N 和 7 N 解析对 TG A,解得 A N1005 N,对 NG B0,解得 B5 N100 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N,故选项 C 正确答案6 分)2013 9、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 “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运行十五天,于 6 月 26 日回归地球,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起飞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 10、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 B、C 错误,A 正确;当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 D 正确答案6 分) 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 11、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答案8 分) 抖空竹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最早的空竹是两个如同车轮的竹筒,中间加一个转轴,由于外形对称,其重心在中间位置,初玩者能很好地找到支撑点而使之平衡随着制作技术的发展,如图所示的不对称的空竹也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现在大多是塑料制成的,也有天然竹木制成的关于抖空竹,在空气阻力不可忽略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竹启动前用绳子拉住提起,要保证支持力和重力在同一条直线上B空竹的转动是依 12、靠绳子的拉动,绳子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越好C空竹抛起后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在空中受重力和惯性作用D空竹从抛起到接住,转速会减小,表演时还要继续牵拉绳子使其加速转动答案10 分) 如图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 ,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自身 13、的受力情况决定的,只有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不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其效果可以不同甲加速前进的原因是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大于绳子对甲的拉力;乙加速后退的原因是绳子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但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B、D 正确答案10 分) 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拉时,下颚须超过单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 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关于做引体向上动作时人的受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上拉过程中,人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上拉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单杠的作用力C下放过程中,单杠对人的作用力小于人对单杠的作用力D下放过程中,在某瞬间人可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解析上拉过程中,人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单杠给人的作用力,A 对不论是上拉过程还是下放过程单杠对人的作用力总等于人对单杠的作用力,与人的运动状态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