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专题八 专题特辑 课下 针对高考押题训练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1(2012天津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C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解析:选 B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 A 错误;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选项 B 正确;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利用的是红外线,选项 C 错误;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选项 D 错误。 2(2012广东高考)能源是社 2、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 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 H H n 是核聚变反应31 21 42 10B. H H n 是 衰变31 21 42 10C. U n n 是核裂变反应23592 10 14456 8936 10D. U n n 是 衰变23592 10 1405 9438 10解析:选 H H n 是核聚变反应,而不是 衰变;D 选项中是核裂变21 31 42 10反应,D 错。 3(2012海南高考)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B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波长 3、成反比C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光照射的时间成正比D对于同种金属,E k 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解析:选 Ek 0知 成线性关系,故选项 A、D 正确,C 错误。 由 W 0可知 不成反比,故选项 B 错误。 2012重庆高考)质量为 m 的人站在质量为 2m 的平板小车上,以共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行,车所受地面阻力的大小与车对地面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当车速为,人从车上以相对于地面大小为 速度水平向后跳下。 跳离瞬间地面阻力的冲量忽略不计,则能正确表示车运动的 vt 图象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 B车与人以共同初速度在与压力成正比的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ag,当车速为 4、以相对于地面 考虑跳出时地面阻力的冲量,则跳出过程动量守恒,有(2 mm) m m v,v2v 0,故车的速度突变为2后车在摩擦力作用下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只有选项 B 正确。 5(2012四川高考)如图 2 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A从 n4 能级跃迁到 n3 能级比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B从 n5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比从 n5 能级跃迁到 n4 能级辐 图 2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解析:选 A根据 nhh 可得 h ,则从 n4 5、能级跃迁到 n3c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辐射出的电磁波的波长要长,故 A 选项正确;由于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接近光速,故 B 选项错误;根据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可知,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不一样的,故 C 选项错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原子一定向外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故 D 选项错误。 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带电小球 A 与 B,带电荷量分别为q、2q,在光滑、绝缘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 则在两球相互靠拢的过程中( ) 图 3A任一时刻 B 的加速度均比 A 的大B两球均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两球组成的系统,电势能增加D两球动量均增大 6、,但总动量保持不变解析:选 D由牛顿第三定律,带电小球 相互的库仑引力大小相等,故任一时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故 A 错;由于两球的库仑引力变大,故两球均做加速度变大的加速运动,故 B 错;由于两球受的库仑引力 (电场力)做正功,故 C 错;对两球组成的系统,合力为零,故 D 对。 7如图 4 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相等的小滑块 P 和 Q 都可以视为质点,Q 与轻质弹簧相连,设 Q 静止,P 以某一初动能 平向 Q 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若整个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用 示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用 示 Q 具有的最大动能,则()图 4AE 1 BE 1E 0 2 DE 7、 2E 0 DP 和 簧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得, 性势能最大 Ep22 4E 0/2,故 A、B 错误;两滑块20 20质量相等,整个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故作用完后交换速度,故 C 错误,D 正确。 8(2012北京朝阳模拟)某同学用如图 5 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其操作步骤如下:图 5A将操作台调为水平;B用天平测出滑块 A、B 的质量 mA、m B;C用细线将滑块 A、B 连接,滑块 A、B 紧靠在操作台边缘,使 A、B 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D剪断细线,滑块 A、B 均做平抛运动,记录 A、B 滑块的落地点 M、N;E用刻度尺测出 M、N 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8、x1、x 2;F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 h。 (1)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 用测量量表示)。 解析:(1)本实验中,因两滑块均做平抛运动,落地时间相同,因此可以用平抛的水平位移代替平抛的初速度,故多余的步骤为 F。 (2)设平抛到落地的时间为 t,如果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为:m A m B ,即:案:(1)F (2)m m 2012无锡模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用加温或加压的方法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 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 4 个C. U 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和不同的核子数239 9、94 23992D放射性物质发生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核外电子(2)如图 6 所示,质量为 0 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球 0 m/s 的速度与滑块相碰后以 2 m/s 的速率被弹回。 碰撞前两物体的总动能为_J ,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_ J。 说明这次碰撞是_。 (填弹 图 6性碰撞或非弹性碰撞)(3)氢原子的能级如图 7 所示,求:图 7当氢原子从 n4 向 n2 的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照射在某金属上,刚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多少。 现有一群处于 n4 的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多少种。 解析:(1)原子核衰变的 10、半衰期是由核本身因素决定,与核所处的环境无关,A 正确;某原子核经过一次 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 2 个,B 错误; U 的核内具有23994 23992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C 错误;发生 衰变时放出的电子是由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的同时放出的,D 错误。 (2)碰撞前动能为 250 J,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 1v1m 2v2m 1 12 21m/s,故碰后系统总动能为 2 190 J250 J,故这次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12 12 2(3)W E 4E 2一群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放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但 43 和32 两种光子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共 4 11、种频率的光子。 答案:(1)A(2)250190非弹性碰撞(3) 种10(2012南京调研)(1)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 131,碘 131 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出 射线与 射线,碘 131 被人摄入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_。 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 131 衰变的快慢B碘 131 的半衰期为 ,则 4 个碘原子核经 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C 射线与 射线都是电磁波,但 射线穿透本领比 射线强D碘 131 发生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 12、为 0,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 c 和 h,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 若用波长为 (0)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 (3)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1.5 滑块 A 以 2.0 m/s 的速度撞击质量为 9.0 静止滑块 B,撞击后滑块 B 的速度为 0.5 m/s,求滑块 A 碰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析:(1)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其本身决定的,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无关,A 正确;半衰期是大量放射性元素衰变时遵循的规律,少数几个原子核衰变时并不遵循这一规律,B 错误; 射线是电子流, 射线是电磁波,C 错误;碘 131 发生 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由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正确。 (2)由金属的逸出功 W, 0 可得:W ,由爱因斯担光电效应方程可得:E k,故 ) 10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3)分析题意可知,A 、B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 m m/s1.0 m/负号表明碰后 案:(1)2) )(3)1.0 m/s方向与原来运动方向相反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