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课堂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一、联系实际,巧妙导入 教师分别出示长方形纸和一摞纸让学生分别说出他们的形状,引出长方体。 学生触摸长方体学具和长方形的纸面,感知两者的不同。 出示课本第 20 页的图,判断出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并举例说出你还见过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教师设疑:刚才大家所见的和所说的物体,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你们 为什么都说是长方体呢。 长方体到底有什么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质疑,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揭示课题。 】 一、 探索实践,掌握新知 (一)、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动手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土豆,跟随电脑演示一起动手切,一刀切出面,两刀切出棱,三刀切出顶点。 看一看、摸一摸,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设计意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切切、看看、摸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在操作中发现、在实践中理解面、棱、顶点的概念】 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 1)出示探索导向,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 从面的个数、形状、大小去研究探讨长方体的。长方体的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2013 年广东卷)如图,物体 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 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 P 上,则()AP 向下滑动BP 静止不动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解析:原来 P 静止于斜面上,应满足 ,与质量无关,故放上 Q 物体后,P 仍静止不动,A 错,B 对;P 所受合外力仍然为零,C 错P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解析:在地球上的同一位置,同一物体的重力为一定值,故 A 错;只要在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就不为零,故 B 错
其他学生提出意见。 老师范 读。 四、 译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大家在预习疏通本文时有何疑问提出来大家解决。 考一考。 对重点字词教师提出来考察学生理解情况。 五、再 读课文, 读出人物对话语气。 找出人物语言描写的地方,说说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这种语气来读。 六、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师导:言由心生,语言是人物内心的展现,本文通过孙权的劝学、吕蒙的就学
示第一题 图,看一看图中的小男孩是怎样用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画图形的。 ( 2)学生照样子画一画,每画出一个图形,说一说图形的名称。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 3)想一想:画长方形可以利用哪种几何形体。 画正方形和圆呢。 完成“想想做做” 2。 ( 1)出示第 2 题图,仔细观察,说说图中哪些物体的画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 ( 2)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一找
)条棱,( )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 ) 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一根长 96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 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80厘米,长 10厘米,宽是 7厘米。 高是( )厘米。 1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 18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 5 分米,宽和高都是 4 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