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十四内容摘要:

1、(十四):原子物理部分时量: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B原子中的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质量都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D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2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一个较低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 n=2 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 n=1 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 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 2、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式中 n=1,2,3表示2不同的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 )A B C D谱中既有可见光,又有紫外线 使荧光粉受到激发而发射波长几乎连续分布的可见光日光灯灯光经过分光镜后形成的光谱是( )A与白炽灯灯光的光谱相同的连续光谱B与太阳光光谱相同的光谱C连续光谱与汞的明线光谱(除紫外线外)相加的光谱D时辐射一个 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 m1、m 2、m 3,普朗克常量为 h,真空中的光速为 反应方程是 H+ n H+01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1+C辐射出的 光子的能量 E=( 光子的波长 12()5 衰变成为 F,再经 衰变成为 G,再经 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3、: E F G H,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P Q R S已知 P 是 F 的同位素,则( ) AQ 是 G 的同位素,R 是 H 的同位素B R 是 E 的同位素,S 是 F 的同位素CR 是 G 的同位素, S 是 H 的同位素DQ 是 E 的同位素, R 是 F 的同位素、B 两种放射性元素,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 14示,其中一个放出 粒子,另一个放出 粒子, 与 粒子的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c、d 分别表示 粒子, 粒子以及两个剩余核的运动轨迹( C )Aa 为 粒子轨迹,c 为 粒子轨迹 Bb 为 粒子轨迹,d 为 粒子轨迹Cb 为 粒子轨迹,c 为 粒子 4、轨迹 Da 为 粒子轨迹,d 为 粒子轨迹 图 14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830绿光时,只要每秒有 6 个绿光的光子射入瞳孔,0s,光速为 08m/s,则人眼能察觉到绿光时所接收到的最小功率是( )A0 B0 C0 D0 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做答9假设在 气中存在由钠离子 氯离子 子,若取 个 知使一个中性钠原子 外层的电子脱离钠原子而形成钠离子 需的能量(电离能)为 一个中性氯原子 合 5、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和能)为 将一个 子分解成彼此远离的中性钠原子 中性氯原子 过程中,外界供给的总能等_ 930 年,中国物理学家赵忠尧在实验中发现:铅对高能量的射线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同时还伴随着一种“额外散射” ,产生大约是 由于当时出现了某种评价上的失误,纪 90 年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撰写专文澄清事实, 图 14外散射”与正负电子湮灭转化为光子有关,当然光子也能转变为一对正负电子(图 14右上方为气泡室中正负电子对的径迹)_已知电子的质量 m=0本题共 3 个小题, 共 3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 6、值和单位11 (10 分)已经证实,质子、中子都是由上夸克和下夸克的两种夸克组成的,上夸克带电为 ,下夸克带电为 ,e 为电子所带电量的大小,如果质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2各个夸克之间的距离都为 , ,力(库仑力)(15 分)如图 14示,一个有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050T,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的左边界在距磁场左边界 10m 处有一个放射源 A,内装放射物质 (镭) , 发生 衰变生成新核 (氡) 放在 侧的N 方向射出的质量较小的粒子,此时接收器位置距直线 距离为 1)试写出 衰变方程; (2)求衰变后 粒子的速率;(3)求一个静止镭核衰变释放的能量(设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7、取 1 u=0子电量 e=0 1415 分)一个具有 能、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与一个静止的、同样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对心碰撞(正碰) ,试确定碰撞的性质.(是弹性还是非弹性的),321,6.(十四)1 2C 3C 4 5B 6C 7 8A 9 10 020 【解析】质子带电为+e,所以它是由 2 个上夸克和 1 =46N,为斥力。 22943 2931代入数值,得 =23N,为吸力【解析】 (1) (2)分析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 m/s 7015.2011204J J 124.总13 【解析】两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发生正碰,若是有动能损失,则由能量守恒可知,损失的动能转化原子的结合能(就是原子的能量,原子的能级跃迁可能吸收光子,也可能是在原子碰撞中获得能量,从而发生跃迁)能损失最大的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碰撞,2200此过程损失的动能为。 这两个氢原子在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最大动能为E K=个能量不足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向激发态跃迁,以这两个氢原子碰撞不会失去动能,只能是弹性碰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