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内容摘要:

1、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 需时间为 ()A3sB4s C5sD6s【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 0t st 254s 停止,故 s 舍去,应选 案】塔顶释放一个小球 A,1s 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 B,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 A、B 两球之间的距离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C不断增大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 2、设 B 球下落了时间 t,则 A 球下落了时间( t1)由 h h A g(t1) 两球间距离 hh Ah B g(2t1),可见 h 随12 12 12 12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C 项正确【答案】辆汽车由车站开出,沿平直公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至第 10s 末开始刹车,再经 5s 便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汽车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加速和减速过程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1:2 B2:1C1:4 D4:1【解析】设加速时加速度为 速时加速度为 a 2t2,a 12 ,答案】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为 t,B 为 上的一点,物体在 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3、 v,在 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体在 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C 之间的距离为 s析】物体在 的平均速度表示其对应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1v,在 的平均速度表示其对应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故有 a ,故 A 错, 点只是 的任一点,因此无法求出物体在 的平均速度,C 错【答案】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它是将测 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 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 4、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 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离开 P 点到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得 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A. 2 2 【解析】小球从 O 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g( )2,小球从 P 点能上升的高度为 g( )12 2 g( )2 g( )2,由此得 g 22 12 案】一小球以初速度 v 从地面竖直上抛后,经过 4s 小球离地面高度为 6m,若要使小球竖直上抛后经 2s 到达相同高度,g 取 10m/速度 ()A大于 v B小于 于 v D无法确定【解析】由于高度一定,直接利用竖直上抛公式 h h 5、6m,t4s 代入12解得 vs ,将 h6m,t 2s 代入解得 3m/s ,v 0v,故 B 正确【答案】国“肯尼迪号”航空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 飞速度为 50m/s,若该飞机滑行 100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30m/s B40m/0m/s D10m/s【解析】由 v v 2:v v 20 20 2v 50 2200160020所以 0m/s.【答案】图所示,小球以某一初速度 固定光滑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已知斜面倾角为30,小球经过时间 t 返回到原出发点,那么,小球到达最大高度一半处的速度大小为()A. 6、B. 4C. D. 2【解析】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a ,上升的最大位移 s ,小g2 v t ,v 0a ,故 s2 t2 8【答案】北京西城区抽样)一个小石块从空中 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 b 点和 c 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点 b 点时的速度为 v,经过 c 点时的速度为 3v.则 位移之比为()A1:3 B1:5C1:8 D1:9【解析】由 vt知小石块在 运动时间与 运动时间之比为 1: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小石块在 平均速度与 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3,则与 位移之比为 1 :9.【答案】 8 月 16 日北京奥运会“飞人大战”男子 100 米决赛在国家 7、体育场上演现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以 9 秒 69 的成绩打破了由自己于 6 月 1 日的纽约创造的 9 秒 72 的世界纪录夺冠,成为地球上跑的最快的人假设博尔特起跑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 v 所需的时间为 t,则到达速度 v 之前运动的距离为 ()AB. C2 D不能确定析】博尔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 s 选项正0 v2 答案】述、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单位)11(2010黄冈中学、南高中等联考) A、B 两球先后从空中同一点释放, 8、做自由落体运动,释放两球的时间间隔为 t1s,在某时刻 A、B 两球相距 s15m ,两球均没着地( g10m/s 2),求:(1)此时 A 球距释放点的距离 h.(2)此时 B 球速度大小 v.【解析】(1)设 A 球已下落的时间为 t,则 B 球已下落(t1)g(t1) 22h 0m,t2s(2)此时 B 球的速度 vg(t1)10m/s【答案】(1)20m(2)10m/2010宜昌调研)某人骑摩托车在雾天行驶,若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 约为 15m,设该人的反应时间为 知摩托车刹车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m/安全行驶,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析】设其安全行驶的速 9、度为 v,反应时间为 t,能见度为 s,刹车加速度为 t 内,摩托车匀速行驶,位移为: s1托车匀速行驶至速度为零,位移为:s2有: v10m/0m/s.【答案】10m/浙江宜山模拟)“10 米折返跑 ”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在平直跑道上,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全力跑向正前方 10 米处的折返线,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用手触摸折返线的物体(如木箱 ),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当胸部到达终点线的竖直面时,测试员停表,所用时间即为“10 米折返跑”的成绩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 4m/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减速的加速度为 8m/回时达到最大速度后不需减速,保持最大速度冲线求该受试“1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多少秒。 【解析】对受试者,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阶段:t 1 1s;s 1 2减速阶段:t 3 s 3 2匀速阶段:t 2 (s3)t 4 1s;s 4 2匀速阶段:t s 20 米折返跑”的成绩为:tt 1t 2t 5答案】6.25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