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典型例题剖析教案汇总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典型例题剖析一、的重力势能 随下落高度 h 的变化图线如图 6示,正确的是( )【答案】行驶中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 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A B C D【答案】确的是( )个静摩擦力做正功,个动摩擦力做负功,另一动摩擦力一定做正功【解析】一对静摩擦力的作用点不发生相对移动,它们的合功为零,它们的功可以一正一负;可以都为零;一对动摩擦力的作用点发生相对移动,它们的合功为负值,它们的功可以一正一负;可以一零一负;可以两负.【答案 2、】(2003 上海综合)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客运效率” 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客运效率”表示消耗单位能量对应的载客数和运送路程的乘积,即客运效率耗 1J)的能量可行驶 30辆载有消 耗 能 量路 程人 数 6104 个人的普通轿车,消耗 320能量可行驶 100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A. 61 第 2 页 【答案】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应是( )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解析】 在球从高处下落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相互转化,其总和不变,选项 D 正 3、确.【答案】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如图 6示,飞行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析】易知飞行员竖直分速 先增后减,由 得出飞行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 案】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沿动摩擦因素为的水平面以初速度 从 A 点出发到 B 点时速度变0为 ,设同一物体以初速度 从 点先经斜面 ,经斜面 到 点时速度变为 ,两斜面在水平上投影长度之和等于 长度,则有( )A. B. C. 解析】在水平面上,由动能定理2012在斜面上,设左、右斜面倾角分别为 、,左、右斜面长度分别为 、120211所以2 /【答案】如图 6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 m 的小球; 4、B 处固定质量为 m 的小球,支架悬图 6 6 第 3 页 挂在 O 点,可绕过 O 点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 B 与地面相垂直,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A 球机械能减小量等于 B 球机械能增加量B 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 A 球开始运动的高度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 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A. B. C. D. 【解析】A、B 两球以及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 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 球所在平面为零势面,则系统总机械能为 2 A 球在最低点时 B 球势能为 机械能是 A 和 B 共有的动能,因此 B 还要继续上升,正确答案为 B.【答案】足球,以 5、 4m/s 的速度水平飞来,运动员以 5m/s 的速度将球反方向顶出,则运动员在顶球的过程中对球做的功为. 【解析】运动员先对足球做负功再做正功,对球做的总功为足球的动能改变量。 【答案】设空气密度为 m 3,如果把通过横截0面积为 S20m 2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利用上述已知量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应为 P,大约为 W(取一位有效数字)【解析】3211【答案】 ;321. 一跳绳运动员质量为 m=50 n=180 次,假设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 2/5,则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_.【解析】跳跃的周期 513 得 v0=克服重力做的功 82服重力做功 6、的平均功率W=75 1(083案】75 深为 H,如图 6示, 第 4 页 水面上浮着一正立方体木块,木块边长为 a,质量为 m,密度为水的 一半没入水中,现用力 F 将木块缓慢地压入池底,不计摩擦,则从木块起始到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池水势能的改变量为,从木块起始到停在池底的过程中,力 F 所做的功为.【提示】木块起始到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 体积的水重心升高了 析】(1)如图木块起始到刚好完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相当于把阴影部分的体积的水搬到了水面上,因水面积很大,可认为新水面高度不变,故 体积的23a 23的水重心升高了 , ,33322木木水水 水(2) 法一:木块起始到停在池底的 7、过程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木块起始到刚好完全没入水中,此过程中浮力是变力,其平均值 浮推力平均值 浮推力做的功 第二阶段是木块从刚没入水中到池底,推力 22浮推力的功 2推力做的总功 法二:把木块与全池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推力作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即势能的增量(因系统动能几乎为零). 52432水水1木 321452 木水【答案】 算题(13 某司机为确定他的汽车上所载货物的质量,他采用如下方法:已知汽车自身的质量为 ,当汽车空载时,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从速度表上读出0当汽车载重时,仍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0v 第 5 页 从速度表上再读出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根据 8、以上提供的已知量求出车上所载货物的质量 析】设汽车行驶时的阻力与总重力的比例系数为 汽车空载时 0汽车载重时 解得:1 01【答案】 0114(2003上海21)质量为 m 的飞机以水平速度 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它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 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 时,它的上h,如图 61)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2)从起飞到上升至 h 高度的过程中升力所作的功及在高度 h 处飞机的动能。 【解析】 (1)飞机水平速度不变 y 方向加速度恒定 21去 t 即得 02 )21(0(2)升力做功 2h 处 )41()(1200【答案】 ( 9、1) (2) 21(041(2205 如图 6示,将一颗小钢珠由静止释放到盛有蓖麻油的量筒中,下落不久钢珠就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量筒中为什么不放清水而用蓖麻油。 这是因为蓖麻油的密度虽小于清水,但它对钢珠产生的粘滞阻力却大大超过清水)1845 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斯托克斯(究球体在液体中下落时,发现了液体对球体的粘滞阻力与球的半径、速度及液体的种类有关,有 ,其中物理量 为液体的粘滞系数, 第 6 页 的速度下落,这一速度称为收尾速度.(1)实验室的温度为 时,蓖麻油的粘滞系数为 写出它的单位.(2)若钢珠的半径为 钢珠的质量为 ,力为 ,3)设量筒中蓖麻油的深度为 H=钢珠从液面无初速释放,下沉至刚要到达筒底时,因克服粘滞阻力而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解析】 (1)因粘滞阻力 ,故有 ,其单位应是 2/(2)钢珠稳定下落时,其所受向上粘滞阻力 F 与 、衡,有浮得:浮浮 (3)根据总能量守恒的方法:钢珠下落过程中损失的势能 转化为钢珠的动能 ,以及与钢珠同样钢势能 ,还有钢珠克服粘滞阻力而产生油,其中油滴重力 4浮油 油油钢钢 油油钢钢 案】 (1) (2) (3)/s/图 6示半径为 R、r(Rr)甲、乙两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水平轨道(相连,如小球从离地。高考物理典型例题剖析教案汇总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相关推荐
1、1第八讲 估算与信息题估算与信息处理不仅是直觉思维能力的集中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正确而迅速地进行估算与信息题的处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模型。 2、根据物理规律,建立估算关系或信息联系;估算结果的数量级必须正确,有效数字取 12
1、 第 1 页 万有引力典型例题剖析1.“亚洲一号” 是我国自行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恒定,则“ 亚洲一号”( )可以定点在北京的上空【解析】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要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相同,是“静止” 于赤道上空某处相对于地球不动的卫星,它的轨道只能是圆,而不能是椭圆因为若是椭圆,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必有近地点与远地点,在远地点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小,它的角速度也就小;而在近地点时
1、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 需时间为 ()A3sB4s C5sD6s【解析】由位移公式得:sv 0t st 254s 停止,故
; ;。 什么叫做“敬业”。 作者怎样论述。 1. 引用朱熹的话:“主一无适便是敬”; 2. 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归纳: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怎样才算敬业。 作者的意见是: •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 这样,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归纳: “敬业”一节,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
1、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北京奥运会火矩实现了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预定目标,如图所示是火矩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孤独,没有依靠。 逗引,招惹。 忍不住笑。 形容鲜美的酒。 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b232。 ng jīn qi243。 ng qi 朗读欣赏 朗读指导: 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注意句子的重读; 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 1 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为什么 ? 2 驻足赏花 ,引发了“我”对十多年前家门外一株紫藤萝花的不幸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