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内容摘要:
1、(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共 40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水平地面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示.取 g=10 m/)图 m/ m/球第一次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5 m/s,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 3 m/,B 上升的高度最大,为C 对,D 错.30 04 s 时间内受到力 F 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 t 的变化如图 2示,则质点在()图 s 末速度改变方向 s s 末回到原出发点 s 末运动速度为零解析:该质点在前 2、2 s 内,沿 F 方向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从第 2 s 末到第 4 s 末的 2 s 内,仍沿 F 方向,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该质点一直朝一个方向运动,4 s 末速度减为 0,因而 D 3.(2010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二联, 1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a 逐渐减小,经时间 t 物体的速度变为 v,物体在 t 时间内的位移为 )A. B. C. 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从图象容易得出质点位移 案: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 中(如图 2直线 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列说 3、法正确的是()图 10 s 020 s 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 t=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解析:甲车做速度为 5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 10 m/s 0 s 时,两车的速度相同,在此之前,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在此之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又逐渐减小,在 t=20 s 时两车相遇,故选项 A、B、D 5 s 内,两图线所围成的面积相等,故两车的位移相等,选项 C 5.(2010 保定高三第一学期末调研 ,18)如图 2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 A、C 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 为 点,两物体在 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的加速 4、度大小均为 a1a 到 C 所用时间为 t 甲 ,乙由 C 到 A 所用时间 t 乙 ,则 t 甲 与 t 乙 的大小关系为 ()图 =t 乙 t 乙 t 乙 C=s,对甲的运动过程,在 :v =2C 段,v C 甲 2v B 甲 2=2得:v C 甲2=2s(a1+对乙的运动过程,在 :v B 乙 2=2B 段: 2v B 乙 2=2得: 2=2s(a1+由以上各式据 a1a 2 可以得: v B 乙 , = ,再由 可知在整个过0程中,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根据 所以 t 甲 t 乙 ,选 B.,案: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 (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5、速度是负方向( 向南),所以加速度 a 是正方向(向北) ,06 s 图象为一条直线,斜率不变,所以 D 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象,在 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时间由 过程中()图 均速度 v=(v1+2 v(v1+2解析: 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为 而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始终小于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因而平均,速度也将小于 在某段时间内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v1v 1v 1v v1v 2解析: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中间位置处在中间时刻的后面,所以 v1项 A 对,C 间位置处在中间时刻的前面,所以 v1项 B 对,D 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 6、间间隔内移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8 )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第 1 次、第 2 次闪光时的速度为 v1、v 2,第 1 次与第 2 次、第 2 次与第 3 次、第 3 次与第 4 次闪光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 s1、s 2、s 3.由 s3s 1=2得加速度a=3 m/ s2s 1=s3s 2 求得 m;根据 s1、s 2 可求得第 1 次与第 3 次闪光间的平均速度 而 再根据 v2=v1+求得 .5 m/、B、C 正确.,/v,v答案:示,A、B 两物体相距 s=7 m,物体 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 B 7、此时的速度 0 m/s,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 m/s 2,那么物体 A 追上物体 B 所用时间为 ()图 2 s B.8 s C.9 s B 物体, vB= t=5 s,也即 B 物体经 5 s 后停止. 对 A 物体,s 内运动了 sA=0 物体停止运动后,s+ sBs A=得 t=3 追上 B 的时间为 t+t=8 第卷非选择题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1.(6 分)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 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 2 8、示,请根据给出的 A、B 、C、D 四段纸带回答:图 2)在 B、C 、D 三段纸带中选出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_.(2)若使用的电源频率为 50 打 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m/s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为 s1、s 2、s 3、s 4、s 5,由 s2s 1=s3s 2=s4s 3=s5s 4 可知4.0 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0/1)C(2)14 分) 某同学用如图 2,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 2 0、1、26 点所示 、2、36 计数点到 0 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s1、s 2、s 3s1 9、、s 2、s 3对应时间的比值 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 与对应时间 t 的坐标点,画出 图线.t 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 )、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和_.(填选项代号)0 流电源 平 )将最小刻度为 1 刻度尺的 0 刻线与 0 计数点对齐,0、1、2、5 计数点所在的位置如图 2示,则 s2=cm,s 5=)该同学在图 2已标出 1、3、4、6 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 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4)根据 图线判断,在打 0 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v0=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tsa=m/1)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利用刻度尺测量各点之间的距离.(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要估读到 0.1 要读到 .(3) 描出对应的两点,再连线即可得,cm/cm/52 4)由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可求得初速度,由 得 在 图线中20110atv。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
相关推荐
由 细胞构成 结缔 组织 多样 上皮 肌肉 神经保护、分泌 收缩和舒张 产生和传导兴奋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皮肤上皮,消化道上皮等 骨骼 、胃、肠 、心脏 神经系统 (脑和脊髓) 骨组织、血液、韧带等 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 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哪几种组织呢。 想一想 皮肤 会流血。 体表保护作用 会感到疼。 上皮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皮肤是哪种结构层次呢。
物种类较多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 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 消费者主要是人,生物种类较少 一、“山林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 能吞,天旱它能吐。 ”这则谚语说 明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1.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热带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温带落叶林
1、仑定律 电场强度 电场线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6 分,漏选的得 3 分,错选的得 0 分)1(高考江苏卷)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 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 ,固定在相距为 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 ,)A. FB. FC. FD124
结构层次 不同点 相同点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 构成身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没有系统,由器官直接构成植物体 有八大系统,由系统构成动物体 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 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吃西瓜时,瓜瓤中可以食用的“红色”部分是( ) A、一种结缔组织 B、一种营养组织
the guitar. S2 can do kong f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3 can sing and dance. S4 can tell English stories. S5 can … example: Students Wanted for School Show
ŚŒƒ216。 170。 )…0$)I207。 zu…172。 $FZ171。 202。 amp。 aqR218。 228。 $˜164。 208。 ~165。 ]f?%A179。 166。 213。 181。 …181。 [}g161。 k180。 200。 k‹Ug211。 Ť213。 171。 .G209。 186。 162。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