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内容摘要: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14012课标全国卷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14 解析 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而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A 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错误;行星在圆形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原因是行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不是由于惯性,C 错误 2、;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D 正确牛顿第二定律 单位制211、2012福建卷 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 P,小船的质量为 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 f,经过 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船从 A 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 B 点经历时间为 、B 两点间距离为 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求:(1)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 2)小船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船经过 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 (1)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克服阻力做功2)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动机牵引 3、绳对小船做功W由动能定理有WW f 12 21 12 20由式解得 2m3)设小船经过 B 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 F,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电动机牵引绳的速度大小为 u,则PFuuv 1牛顿第二定律有f式解得a 2m012安徽卷 如图 4 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 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 F,图 4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物块仍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物块将以小于 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7C 解析 不施加 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a施加 F 后,相当于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F,而质量无变化,又由牛顿第二定律 4、有:( F (F解得 a (所以加速(1)度变大,C 正确超重和失重实验:验证牛顿定律23012全国卷 图 6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 50 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 t 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探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图 6(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_的点按住小车,在小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列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 m.按住 5、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 5 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 2,m 相对应加速度 a.以砝码的质量 m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 m 关系图线若加速度1a 1 与 m 应成_关系 (填“线性”或“非线性”)1a(2)完成下列填空:()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_()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 s1、s 2 和 用 s1、s 3 和 t 表示为 为用米尺测量某一 纸带上的 s1、s 3 的情况,由图可读出_mm,s 3_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6、a_m/s 图 8()图 8 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 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小车的质量为_23答案 (1)等间距线性(2)()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t2() 1k 析 (1)若小车匀速运动,则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位移相等,所以打下的点是均匀的小车和砝码受到的拉力等于小盘和物块的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车和砝码的加速度 a , m,可见 m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m 1a a(2)()设绳子拉力为 T,据牛顿第二定律,对于小盘和重物:m 0gTm 0a,对于小车和砝码:T(Mm)a,联立解得 T ,只有 7、当 Mmm 0时,Tm 0g,绳子的拉)根据逐差法,s 2s 1sa(5 t)2,s 3s 2sa(5t) 2,所以 s3s 12s2a(5t)2,得 a t2()从关系式 m 可以看出, m 图象的斜率 k ,所以绳子拉力1a a 1,图象纵轴截距的意义是 b,则 M 012 安徽卷 图 10 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质量为 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 m 的大 8、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 m 和 M 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M2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2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400 g,m10 g、15 g、20 g、25 g、30 g、40 400 g,m 9、20 g、40 g、60 g、80 g、100 g、120 g(3)图 11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 、E、F、G 为 7 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cm、s cm、s cm、s cm、s 0 小车的加速度 a_m/s 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图 1121.答案 (1)B(2)C(3)析 (1)本实验应先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轻推小车后,小车能匀速运动即说明摩擦力已平衡,同时判断小车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时,应根据纸带上的打点情况,而不能靠用眼观察小车运动(2)本实验应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10、m 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所以 C 项最符合题意(3)采用逐差法求解,可得 a m/s T2牛顿运动定律综合82012天津卷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 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甲乙A0t 1 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大Bt 2 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Ct 2 时刻后物块 A 做反向运动Dt 3 时刻物块 A 的动能最大8解析 0t 1时间内拉力 F 小于最大静摩擦力 块处于静止状态,F 的功率为零,选项 A 错误;t 1t 2时间拉力 F 逐渐增大,物块的加速度 a 也逐渐 11、增大,t 2F ,选项 B 正确;t 2t 3时间内,虽然拉力 F 逐渐减小,但仍然大于以物块继续沿 F 的方向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 ,选项 C 错误;t 3时刻之后拉力F 小于滑动摩擦力 块从 项 D 正确4012江苏卷 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a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4C解析 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因此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减小到 0,而加速度大小减小到重力加速度 g,C 图正确5012江苏卷 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 12、,在力 F 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 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 F 的最大值是( )图 m Mm M(mM)m M(mM)m M解析 当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力 F 最大,对木块分析可得2f对夹子和木块两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分析可得 F( Mm) g(Mm) a,联立两式可求得 F ,A 项正确2fM m52012 浙江卷 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形状不同的“A 鱼”和“B 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 H 处分别静止释放“A 鱼”和“B 鱼” , “直下潜 “B 鱼”竖直下潜 “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 倍,重力加速度为 g, “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