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微专题训练 05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单选 )如图 1 所示,在绳下端挂一物体,用力 F 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且保持其平衡保持 不变,当拉力 F 有最小值时,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应是 ()图 1A0 B. 2C D2解析由题图可知当 F 与倾斜绳子垂直时具有最小值,所以 2(多选 )如图 2 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 F 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 F 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2A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D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 2、可能一直减小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 ,物块和斜面均处于平衡状态,以物块和斜面作为整体研究,在水平方向上有 ,外力不断减小,故地面对斜面的摩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故 A 正确、B 错误对于物块 m,沿斜面方向:(1)若F0,随外力 F 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下减小为零,再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大;(2)若 F0,随外力 F 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不断增大,故 C 正确、D 错误答案单选 )如图 3 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 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 A 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 A 的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 B 3、 后,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 90时,A、B 恰能保持静止,则物块 B 的质量为 ()图 3A. m B. m22 2Cm D2以 A 为研究对象,由 A 物块受力及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FT0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条件有F 5 得 m,A 正确222答案单选 )如图 4 所示,质量为 m 的球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用挡板 球处于静止状态,若挡板与斜面间的夹角为 ,则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当 30时,挡板 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 B当 60时,挡板 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 C当 60时,挡板 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 D当 90时,挡板 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 解析以球为研究对象, 4、球所受重力产生的效果有两个:对斜面产生的压力挡板产生的压力 据重力产生的效果将重力分解,如图所示当挡板与斜面的夹角 由图示位置变化时,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的大小和方向均改变,由图可看出当挡板 斜面垂直,即 90时,挡板 受压力最小,最小压力 mg ,案单选 )如图 5 所示,三根长度均为 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 C、D 两点,A、B 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 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 m 的重物,为使 保持水平,在 D 点上可施加的力的最小值为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B. 33C. D. 4解析如图所示,对 C 点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绳 C 点的 5、拉力0;对 D 点进行受力分析,绳 D 点的拉力 CDmg 0,F 1方向一定,则当 D 时,F 3最小,由几何关系可知,F 3F 20 6如图 6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 G,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轻绳两端固结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 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 图 6解析对结点 O 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F 22对任一球(如右球) 受力分析如图(b) 所示,球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F 2F 2F NF 22联立解得:F 2答案22。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微专题训练 05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创新设计2015高考物理活页作业 x3-4.2机械波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波的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1(多选 )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才能发生干涉现象B当雷达波经过迎面而来的汽车反射后频率增高C只有横波遇到尺寸与其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时,才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一列纵波以波速 v 在介质中向右传播,则介质中质点也以速度 v 向右运动解析频率相同的两列波才能发生干涉现象
赵州桥教学设计doc(2)
是五六十米长的桥,就算是五六百米, 一两 千米,又算得了什么呢。 因为 我们 现在建筑桥的时候不但有高科技的技术,而且还有 有推土 机,起重机,搅拌机,建筑的材料也很多,有钢筋,有水泥,有混凝土,然而在 1 千四百多年 李春和劳动人民建筑桥的时候有钢筋吗。 (没有)有水泥吗。 (没有)有混凝土吗。 (也没有)哪他们是用什么来砌成的呢。 (全部用石头砌成) ( 5) 师: 这么长的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
的惊喜。 (我在备课过程中,就琢磨:如果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提出了想象性或探究性的问题,可以适时适地解决;如果学生未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部分问题或创设相关情境。 )师:(教师边收问题边赞美学生的提问)大家所提的问题,的确有深度、有个性,简直让老师无法取舍。 下面让我们来共同筛选出最难解决的问题吧2.质疑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