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后巩固训练 5.1功 功率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功功率【测控导航】知识点 力的功、功的正负 1、4、6、7、8、9、10、12一、量为 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 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 a 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 m m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擦力可能不做功 载地址 ,故支持力一定做正功,而摩擦力是否存在需要讨论,若摩擦力恰好为零,此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此时加速度 a=,当 a,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摩擦力与位移夹角小于 90,则做正功;当 a,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与位移夹角大于 90,项 B 2013 江苏调 2、考)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00 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 ,g 取 10 m/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B) 解析:由 P=知,要求骑车人的功率,一要知道骑车人的动力,二要知道骑车人的速度,前者由于自行车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可知F=0 N,后者对于骑车人的速度我们应该有一个定性估测,约为 5 m/s,所以 P=05 W=100 )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标原点处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 x 轴方向运动,拉力 F 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 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做的总功为(C)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4 402解析 3、:F 为变力,但 F x 在数值上 所求12W= = F m 212 12 44.(2012 江西检测)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恒力 F 作用下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物体在地面上运动距离为 x 的过程中力 F 做功为(B).(+)1C. D.()1+ 1+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 + N,水平方向有=立解得 F= ,在此过程中 F 做功(+)W= ,故正确选项为 B.(+)15.(2013 年浙江理综)如图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质量 m=1.0 物块,受到随时间 t 变化的水平拉力 F 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 4、受摩擦力 g=10 m/D)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9 s 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2.0 m/ Ff t 图像知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4 N,滑动摩擦力为 3 N,4 s 末物块所受的合力为零,则选项 B 错误;因前 4 s 内物块处于静止状态,5 s 内物块的位移即第 5 s 内物块的位移不为零,则 5 选项 A 错误;由 4 s 之后的运动情况判断其受滑动摩擦力 N,得 =项 C 错误;6 s9 s 内物块所受的合力为 =2 N,由 F 合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a=2.0 m/选项 D 2013 济南期中检测)如图所示,小球 a、b 的质量分别是 2m 和 m,0的光 5、滑固定斜面的顶端无初速下滑,b 从斜面等高处以初速度 较 a、b 落地的运动过程有(D)A. a,b 两球同时到达地面B. a,b 落地前的速度相同C. 重力对 a、b 做的功相同D. 落地前 a, b 两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解析:物体 a 受重力和支持力,F 合 =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g/b 做平抛运动,加速度为 以两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设斜面高度为 h,则 2h= ,h= g ,解得12 22 12 2tat b,故 A 错误.对 a 运用动能定理,22m b 运用动能12 2定理,有 m - m ,知 b 球的速率大于 a 、C 错12212a、b 在 6、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212 12 2= ,g = ,由功率的计算公式 P=知落地前2122 2 2a、b 两球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D 2013 上海嘉定期末)质量为 2 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 =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 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g=10 m/D)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 15 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6 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 6 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5 W=合图象可知,拉力 F=5 N,此物体在 拉力为一恒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 7、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物体在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所受摩擦力10 N=2 N,此物体在 拉力 F=2 N,A 段加速度 a= = =1.5 m/ 得 522A 点对应的物体速度 v=3 m/s,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P=5 W,选项 D 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开动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最大速度可达到 150 km/大速度可达到(B)km/h km/h km/h km/每节车厢受的阻力为 车的额定功率为 P,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一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P=4F 节动车带三节拖车时,2P=5F f得 40 km/h,选 8、项 B 定项选择题9.(2012 北师大附中模拟)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 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 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t1t 2的这段时间内( 载地址 题需要结合公式 P= 时刻前,P=F 0摩擦力 0;P=见,牵引力 12 12a 1=2m),符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12汽车做减速运动;t 1t 2时间内,发动机功率保持 P 不变,速度逐渐减12小,选项 C 错误,D 正确;根据 P=知,当速度减小 ,功率不变时,牵12引力 F 逐渐增大,由 知,加速度 a 逐渐减小,选项 A 正确,B 先是加油机和受油机必须按照预定时间在预定 9、地点汇合,然后受油机和加油机实施对接,对接成功后,油机根据加油机的指挥进行脱离,油机加油过程中,若加油机和受油机均保持匀速运动,且运动时所受阻力与重力成正比,则(油机质量增大,油机质量减小,必须减小发动机输出功率解析:在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和受油机必须相对静止,速度一定相等;加油机向受油机供油,受油机质量增大,运动时所受阻力 F 阻 增大,由P=F 阻 v 可知,要保持匀速运动,必须增大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P;加油机向受油机供油,加油机质量减小,运动时所受阻力 F 阻 减小,由 P=F 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要保持匀速运动,必须减小发动机输出功率 选择题11.(2012 年福建理综)如图所示,船的质量为 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 f,经过 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船从 A 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 B 点经历时间为 、B 两点间距离为 d,1)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 2)小船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船经过 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1)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克服阻力做功Wf=(2)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动机牵引绳对小船做功 W=动能定理有 m - m 12121202由式解得 .02+2(。导与练2015年高考物理(浙江专用)一轮课后巩固训练 5.1功 功率
相关推荐
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主题确定阶段 目标:会提出关于我们家乡的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的子课题。 指导要点: 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引导学生对家乡多个方面产生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对“谁不说我家乡好”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A.不言代价与回报 B.评估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C.顺其自然,不必多虑 D.少作选择,避免责任 年来身体力行保卫滇池,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 33 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 土点的胜利封停。 他就是2020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正祥。 下列对张正祥的事迹分析错误的是 ( ) A.他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B.他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3 / 6 C.他做到了“我承担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 下载地址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测控导航】知识点 、3、4、5、10、7、8、9、12一、单项选择题1.(2013 浙江六校联考)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用力推着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t=0 时撤去推力,06 s 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s 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 16 s 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 5 s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检测试题(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测控导航】知识点 场强度 1、2、势、电势差 5、7、10、势面 6、3、14、15、16、容、示波管 4、9、12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1.(2013 浙江金华十校期末联考)如图所示,(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 是这条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只受静电力作用
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 文中 描绘春天美景的句子,这几个句子全是反问句,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读体会这样表达带来的效果。 学生在这样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和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课文。 自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课文。 比如
观看课件 谈一谈自己喜欢哪一句及原因。 齐读课题 学生进行质疑 读一读学习目标,对学习有一 由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通过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自学能 2.、流利地朗读课 文。 , 初步感受语言运用的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 (三)、引导自探 : 指名读一读。 ( 1) .听课文朗读,用“□”画出 生字组成的新词 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