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十一内容摘要:
1、(十一):波动问题时量: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长为 a 宽为 b 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的 以恒定的角速度 旋转,设 t = 0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则此时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 ( )2如图 11示,A 、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 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忽略不计。 当电键 K 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比 B 先亮,然后 A 熄灭BB 比 A 先亮,然后 B 逐渐 2、变暗,A 逐渐变亮C齐亮,然后 A 熄灭DA 、 B 一齐亮,然后 A 逐渐变亮,B 的亮度不变 图 11 11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4下列关于光和相对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光速不变原理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B广义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狭义相对论 图 11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D夜视仪能在较冷的背景上探测到较热物体的红外辐射5下列关于振动和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单摆的摆球摆动到平衡位置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B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是 x=5在 时间内,振子的速度在增大C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介质质点将沿波的传播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 3、两列波相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与振动减弱区域交替变化6图 11示一简谐横波波源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确定该波的 ( )A波长,波速 B周期,波速C波长,振幅 图 11期,振幅图 11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20 秒时的波形图,图 11是这列波中 P 点从 0时刻起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 图 11v25cm/s ,向左传播 Bv50cm/s,向左传播Cv 25cm/s,向右传播 Dv50cm/s,向右传播8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线圈组成 荡电路,要增大电磁波的发射波长,可采用的做法是 (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 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距离C减小电容器 4、两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 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二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做答9如图 11电熨斗的结构图,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其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常温下右图中上下触点是 (填“接触”或“分离”) ,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 (填“上层” 或“ 下层”)膨胀比另一层大若需要设定更高的温度,则应该调节升降螺 丝向 (填“上 ”或“ 下 ”) 图 11位同学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他将摆挂起来后,进行了如下步骤A. 测摆长 L,用米尺量出摆线的长度B. 测周期 T,将摆球拉起,然后放开,在摆球某次通过最底点时,按下秒表开始计算时,同时 5、将此次通过最底点作第一次,接着一直数到摆球第 60 次通过最底点时,按下秒表停止时,读出这段时间 t,算出单摆的周期 T=t/60C. 所测的 L 和 T 代入单摆的周期公式 ,算出 g,将它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写l2入实验报告中(不要求误差计算)上述步骤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 应改为 三本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 (10 分)一简谐波的波源在坐标原点 O 处,经过 1s 钟的时间振动从 O 点向右传播20 Q 点,如图 11示, P 点离开 O 点的距离为 6、30画出 P 质点从图示时刻起的振动图象 (12 分)实验室里有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其 在两板带有一定电荷时,发现一粉尘恰好静止在两板间手头上还有一个自感系数 的电感器,分析以下两个问题:(1)从 S 闭合时开始计时,经过 时电容器内粉尘的加速度是多少。 (2)当粉尘的加速度是多大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13 (14 分)如图 11示, 一列横波在 x 轴上传播,a 、 b 是 x 轴上相距为 m 的两质点t =0 时刻 b 正好到达最高点且 b 到 x 轴的距离为 4此时 a 恰好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已知这列波的频率为 25)求经过时间 1s,a 质点运动的路程(2)设 a、 b 在 x 7、 轴上的距离大于一个波长,求该波的波速图 11(十一) 2. B 3. D 4. 5. B 6D 7 B 8接触 上层 下 10 还要测出小球半径 摆长应为 应数到 61 次时周期数才是 60 个2L11. 【解析】从波向右传播知道,Q 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是向下,周期正是 1s波的传播速度为 ,0/故从 Q 点传到 P 点还需要 , 意到振幅,可以作出下列振动图象12 (1)2g (2)解析】 (1)振幅为 4s 为 25 个周期,所以 a 的路程为 4m(2)a 、 b 在 x 轴上的距离大于一个波长,可以做出上面两个图形,从左图知 a、 b 之间相距为(n+1/4)波长,右图知 a、 b 之间相距(n+3/4 )波长,所以得到两种系列波长分别为从而得到两个系列波速 )4/3(6121 34/(60121)(.5。福建高考物理60天冲刺训练十一
相关推荐
1、,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图 1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解析: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由其竖直方向受力分析可知,桌面对木板的支持力等于重力,所以木板所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又因为长木板向右匀速运动,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不变。 综上所述,选项 D 正确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小时,速度却可以最大解析: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不受力时,可以做匀速运动,A 不正确;物体受力大,加速度大
教学过程 : 一、复习旧知。 (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 的长度。 (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 4) 揭示课题: 板 书 :毫米的认识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设计一 个 开放性的问题 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围绕问题 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 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 板书 ,帮助学生 在 初步认识钟面 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内涵 :1~12个数 、 分针和时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1、盖利克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盖利克(16021686)德国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1602 年 11 月 20 日生于马德堡。 曾在莱比锡、亥姆什塔特、耶拿、莱顿等大学学习法律、数字、城市建筑工程等。 二三十年代战争将他的家乡马德堡变成了废墟,1646 年他当上了该市的市长,在任 35 年。 利用余暇从事于多方面的物理实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