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利克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盖利克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盖利克(16021686)德国物理学家和工程师。 1602 年 11 月 20 日生于马德堡。 曾在莱比锡、亥姆什塔特、耶拿、莱顿等大学学习法律、数字、城市建筑工程等。 二三十年代战争将他的家乡马德堡变成了废墟,1646 年他当上了该市的市长,在任 35 年。 利用余暇从事于多方面的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其主要成果收入他的关于虚空的新实验(1672)一书中。 1686 年 5 月 11 日在汉堡逝世。 二、科学成就11605 年,盖利克发明和建造了第一台空气泵,用该泵使各种不同的容器产生真空。 并证明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不能维持燃烧、无法维持动物的 2、生命。 21654 年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了大气的巨大压力,使真空和大气压力的概念为世人所接受。 3盖利克在电学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 他自己制造了一台摩擦起电机,它是用能在曲轴上旋转的硫磺球制成,每一次旋转都产生一些静电并贮存在硫磺球里,以致可以演示连续放电实验。 运用这个仪器,他发现了静电感应现象,即一个小物体只要靠近带电物体它也会带电。 此外,他还发现了同性电荷相排斥的现象。 马德堡半球实验1654 年 5 月 8 日,当着德皇斐迪南二世和国会议员们的面,盖利克演示了大气压力有多大。 他用两个直径约 42铜制半球涂上油脂对接上,再让球内抽成真空,这时让两个马队分别拉一个半球,直到用上了 16 匹马才将两个半球拉开。 后人将这两个半球命名为“马德堡半球”。盖利克资料-中外科学家
相关推荐
同桌互相说一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设计一 个 开放性的问题 引出,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围绕问题 研究钟的结构,然后让 学生畅所欲言,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 板书 ,帮助学生 在 初步认识钟面 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钟的内涵 :1~12个数 、 分针和时针.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三)认识整时 看一看 导入:看板书说我们已经认识了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1、(十一):波动问题时量: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分,选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长为 a 宽为 b 的矩形线圈,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的 以恒定的角速度 旋转,设 t = 0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则此时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 (
1、第 2 单元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自感一区分物理量1、磁通量 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2、磁通量的变化量 2 1 3、磁通量的变化率 单位时间内的磁通量的变化t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的产生方式:改变 B,改变 S,、改变 B 和 S 的夹角三、推论把 右移动一段距离, L,速度 v,匀强磁场 L
1、第 - 1 - 页 共 29 页难点之四 卫星问题分析一、难点形成原因:卫星问题是高中物理内容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甚至还有电磁学规律的综合应用。 其之所以成为高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不能正确建立卫星的物理模型而导致认知负迁移由于高中学生认知心理的局限性以及由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地面物体运动到由天体运动规律研究卫星问题的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