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爆炸反冲模型内容摘要: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爆炸反冲模型模型概述“爆炸反冲”模型是动量守恒的典型应用,其变迁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炮发炮弹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弹簧两端将物块弹射将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核衰变时将核能转化为动能等。 模型讲解例. 如图所示海岸炮将炮弹水平射出,炮身质量(不含炮弹)为 M,每颗炮弹质量为m,当炮身固定时,炮弹水平射程为 s,那么当炮身不固定时,发射同样的炮弹,水平射程将是多少。 解析:两次发射转化为动能的化学能 E 是相同的。 第一次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炮弹的动能;第二次化学能转化为炮弹和炮身的动能,而炮弹和炮身水平动量守恒,由动能和动量的关系式 知,在动量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质量 2、成反比,炮弹的动能由于平抛的射高相等,两次射程的比等于抛2111,出时初速度之比,即: ,所以。 s1 思考:有一辆炮车总质量为 M,静止在水平光滑地面上,当把质量为 m 的炮弹沿着与水平面成 角发射出去,炮弹对地速度为 ,求炮车后退的速度。 0统在水平面上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炮弹对地的水平速度大小为,设炮车后退方向为正方向,则 00,评点:有时应用整体动量守恒,有时只应用某部分物体动量守恒,有时分过程多次应用动量守恒,有时抓住初、末状态动量即可,要善于选择系统,善于选择过程来研究。 模型要点内力远大于外力,故系统动量守恒 ,有其他形式的能单向转化为动能。 所以21p“爆炸”时,机械能增加 3、,增加的机械能由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 第 2 页 误区点拨忽视动量守恒定律的系统性、忽视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对性、同时性。 模型演练(2005 年物理高考科研测试)在光滑地面上,有一辆装有平射炮的炮车,平射炮固定在炮车上,已知炮车及炮身的质量为 M,炮弹的质量为 m;发射炮弹时,炸药提供给炮身和炮弹的总机械能 不变的。 若要使刚发射后炮弹的动能等于 炸药提供的能量全部变为炮弹的动能,则在发射前炮车应怎样运动。 答案:若在发射前给炮车一适当的初速度 可实现题述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用 v 表示发射后炮弹的速度,V 表示发射后炮车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可知: 1)(022)(21023104)()(2)(000mMEv。高考物理模型组合讲解 爆炸反冲模型
相关推荐
1、、机械波【2012 高考】(2012大纲版全国卷)x 轴正方向传播,图(a)是 t=0 时刻的波形图,图(b)和图(c)分别是 x 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18. 模块 3题(12 分)(1) (2012海南)某波源 s 发出一列简谐横波,波源 s 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 A、B 两点,它们到 s 的距离分别为45m 和 55m
图 2巧用阻碍规律解题【典例 4】 如图 2示,小灯泡正常发光,现将一与螺线管等长的软铁棒沿管的轴线迅速插入螺线管内,小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A、不变 B、变亮 C、变暗 D、不能确定解析:将软铁棒插入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大,感应电流的效果要阻碍磁通量的增大,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线圈中原电流方向相反,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大,所以小灯泡变暗,C 答案正确.【方法链接】
1 1/用图像法解题【典例 11】 部队集合后开发沿直线前进,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当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 A 位置时速度为 (1)部队行进到距出发点距离为 B 位置时速度为 多大。 (2)部队从 A 位置到 B 位置所用的时间 t 1)已知部队前进的速度与到出发点的距离成反比,即有公式 V k/d(d 为部队距出发点的距离,V 为部队在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根据题意有
1、 第 1 页 动量守恒定律中的“ 模型”共量的观点、能量的观点是力学问题分析中总的思路,通过对多过程问题受力分析抓住特殊状态及状态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动量和能量的解决问题,可以避开中间的的复杂问题。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两物体相互作用后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即“ 模型”的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这里将这类问题做简单的归纳。 共模型”中通常是围绕能量的转化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