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样的。 生 3:我看到了背面,它有尖尖的刺。 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下面咱们小组内互换一下位置,看一看你观察到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 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 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 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 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 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 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交流。 生 1: 我的座位换了。 生 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 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观察 教材上的 情境图 谈话:大家观察的很好,很仔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教材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观察的。 观察教材上的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 1: 有 3个小朋友在像我们一样观察恐龙 生 2:我发现图上还有恐龙的正面图、侧面图和后面图 引导:那同学们,你们能把教材上左边三个小朋友能看到的图像和右边的三幅恐龙图一一对应起来吗。 生 1:能, 小亮观察的是恐龙的正面。 生 2:小明观察的是恐龙的侧面。 生 3: 小红观察的是恐龙的后面。 继续引导 : 你们能把小朋友和他们看到的恐龙图像用直线连起来吗。 学生连线,完成教材任务,教师巡视,适当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训练一: 观察球体 出示一个球体教具。观察物体的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1、第 1 页 共 35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力和物体的平衡目的要求:通过强化基础训练,内化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等解题思想,以形成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 第 1 课时:力、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基础知识 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说明:定义中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定义中的作用是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性质力的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1、第 1 页 共 22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电场目的要求理解和灵活运用电场的有关概念。 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培养空间想像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 第 1 课时:电场力的性质知识简析 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元电荷: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 019 C,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
1、 第 1 页 模型组合讲解 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模型概述水平方向上的“圆盘”模型大多围绕着物体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中心展开的,因此最大静摩擦力的判断对物体临界状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模型讲解例 1. 如图 1 所示,水平转盘上放有质量为 m 的物块,当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 r 时,连接物块和转轴的绳刚好被拉直(绳上张力为零)。 物体和转盘间最大静摩擦力是其正压力的 倍,求:图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 1.(12 分) 一物体( 可视为质点) 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 的斜面,最后静止在斜面上,如图 1 所示,已知物体在第 1 s 内位移为 6 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 1 s 内位移为 2 m,求:图 1(1)在整个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2)整个减速过程所用的时间。 解析(1)设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初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