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模块知识整合与综合检测(必修2)内容摘要:
1、迁移应用能力大提升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直升机 A,通过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从飞机中放下解放军战士 B。 在某一段时间内,解放军战士与直升机之间的距离以 y 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 则在这段时间内,14图 2 中关于解放军战士 B 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 (用虚线表示)的图示正确的是( )图 1图 2解析:解放军战士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此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上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合力向下,则 G动的轨迹为抛物线。 选项 A 正确。 2、答案: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 3 所示。 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 2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3A图线 2 表示竖直分运动的 vt 图线Bt 1 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 30Ct 1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 1D2t 1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 60: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A 项正确;t 1时刻 1,45,B 项错;t 1时刻 ,C 项错误; 22 1,则 45,D 项错。 yx 12g2g 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 P 栓接,另一端与物体 A 相连,物体A 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A 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 3、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 B 相连。 开始时用手托住 B,让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 B,直至 B 获得最大速度。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图 4AB 物体受到绳的拉力保持不变B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CA 物体动能的增量等于 B 物体重力做功与弹簧对 A 的弹力做功之和DA 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 A 做的功解析:由静止释放 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故 错误;B 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转化为弹簧弹性势能和 错误;由动能定理知,B 物体重力做功与弹簧对 于 A、B 两物体动能的增量,C 错误;细线拉力对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D 正确 4、。 答案: 所示,A 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 B 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 为 B、C 两卫星轨道的交点。 已知 A、B、C 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体 A 和卫星 C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B卫星 C 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 A 的速度C卫星 B 在 P 点的加速度与卫星 C 在该点加速度大小不相等D若已知物体 A 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解析:由 a( )2 错误;由 v 正确;卫2T 2速度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由 G 得 aG ,可知卫星m地 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 C 错误;由于物体 能由 G m( )2 错误。 m地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 5、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安装打点计时器时,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B实验时,在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的同时,应立即接通电源C若纸带上开头打出的几点模糊不清,也可设法用后面清晰的点进行验证D测量重物下落高度必须从起始点算起解析:为减小限位孔对纸带的阻力,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应在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释放纸带。 当用 法验证时,无需从第一个点量起。 所以选项 A、C 正确。 12 12答案:率相等的两辆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两辆汽车所做的功 6、之比为 32B两辆汽车所做的功之比为 11C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32D两辆汽车的牵引力之比为 23解析:由于汽车的功率相等,则汽车做的功为 W所以在相等时间内做的功之比为 11,B 正确, A 错误;由于汽车在相等时间内匀速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32,因此汽车的速率之比也为 32,而牵引力 F ,所以牵引力与速率成反比,即牵引力之比为,D 正确,C 错误。 答案:着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 m 的一小钢球接触。 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钢球恰好在桌子边缘,如图 6 所示,桌子的右边缘到墙壁的水平距离为 s,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x 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 7、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后打到竖直墙壁上,下落高度为 h。 则( )图 6A弹簧的压缩量 x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则下落的高度 h 越大B弹簧的压缩量 x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则下落的高度 h 越小C桌子的右边缘距墙壁的水平距离 s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则下落的高度 h 越大D桌子的右边缘距墙壁的水平距离 s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则下落的高度 h 越小解析:弹簧的压缩量 小球离开桌面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越大,根据sv 0t, h h g( )2,v 0越大,h 越小,选项 B 正确;s 越大,其他条件不变,12 12 项 C 正确。 答案: 所示,曲线 一远程导弹运行的轨迹。 若导弹在运动到最高点 8、B 之前发动机已停止工作,到达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速度大小为 力势能为 卫星的运行圆轨道与曲线 切于 B 点,卫星的环绕速度大小为 v、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重力势能为 计空气阻力,则( )v vB a p Dv .9 km/远程导弹到达 导弹速度 v,A 正确;因导弹和卫星在 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 ,a,B 正确;因导弹和卫星的质量不一定相同,故 p,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 .9 km/s,D 错误。 答案: 所示,一轻弹簧左端与物体 A 相连,右端与物体 B 相连。 开始时,A、B 均在粗糙水平面上不动,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在物体 B 上作用一水平 9、向右的恒力 F,使物体A、B 向右运动。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图 8A合外力对物体 A 所做的功等于物体 A 的动能增量B外力 F 做的功与摩擦力对物体 B 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 B 的动能增量C外力 F 做的功及摩擦力对物体 A 和 B 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 A 和 B 的动能增量及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D外力 F 做的功加上摩擦力对物体 B 做的功等于物体 B 的动能增量与弹簧弹性势能增量之和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 合外力对物体 的动能增量,合外力对 动能的增量,而合外力对 做的功、摩擦力对 做的功之和,选项 A 正确, B 错误;物体 以外力 做功的代数和应大于物体 项 D 错 10、误;取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功能关系可以判断,外力 和 ,选项 C 正确。 答案:验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3 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做答)10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 9 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 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 50 9(1)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 1 条、2 条、3 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 把第 1 次只挂 1 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 2 次挂 2 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2;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 根据第 4 次的 11、纸带(如图10 所示) 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_ m/s。 图 10(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 Wv 草图如图 11 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对 W 与 v 的关系作出的猜想,如果猜想 Wv 2 是正确的,则画出的 Wv 2 图像应是_。 图 11(3)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_。 ( 只要回答出一种原因即可)解析:(1)由纸带后半部分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做匀速运动,可求得:v 2 m/s。 s(2)若 W函数关系可知 Wv 2图像应该是过原点的直线。 (3)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橡皮筋粗细不均匀,木板倾斜不够或太过倾斜等。 答案:(1)2(2)过原点的一条直线(3) 见解析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2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4 分)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出了下列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长为 L2.0 m 的粗糙的倾斜轨道 过水平轨道 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 个轨道除 以外都是光滑的。 其中 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 12 所示。 一个小物块以初速度 .0 m/s,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 A 点时速度方向恰沿 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 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 0.5(0 m/s。第五章 模块知识整合与综合检测(必修2)
相关推荐
1、第 4 单元 功能关系 动量能量综合一、功能关系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个一个时刻相对应。 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 J) ,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物体动能的增量由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W 外 = 就是动能定理。 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由重力做的功来量度:W G= P,这就是势能定理
1、- 1 原子和原子核教学过程:一、原子模型1JJ 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 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是用 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1、q, 第十四章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一、电磁振荡1振荡电路: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儿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路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 2路的电磁振荡过程:可以用图象来形象分析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3路的振荡周期和频率1注意:(1)路的 T、f 只与电路本身性质L、 C 有关(2)电磁振荡的周期很小,频率很高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1(2012哈尔滨模拟)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的 A、B 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 2 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 vt 图象如图 1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AF 1 和 小相等BF 1 和 A、B 做功之比为 21CA、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 A、B 做功之比为 12解析:选
1、(2011海南高考改编)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