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1讲 专题特辑 课下 针对高考押题训练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1(2012哈尔滨模拟)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的 A、B 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 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 2 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 vt 图象如图 1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1AF 1 和 小相等BF 1 和 A、B 做功之比为 21CA、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 A、B 做功之比为 12解析:选 C由图可知,在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在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由 F1f A2,F 2f B,f A2,f B可知,fAf B,F 1F 2,故 A 错误, C 正确;由图象可知,A、 f A F2f 2、B1,W 11,故 B、D 均错误。 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在 ,其 vt 图象如图 2 所示。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下列关于力 F 的大小和力 F 做功 W 的大小关系式正确的是( ) 图 2AF BF 2DW D在 m ,在 m ,由以上3因此选项 A、B 均不对;在 0 至 12 12 20在 因此力 项 2 20 32正确,而选项 C 错误。 3(2012上海高考)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 用下,做速度为 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 体做速度为 匀速运动,且 率相同。 则可能有(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F 2F 1,v 1BF 3、 2F 1,v 1F1,v 1DF 2 v1v2、v 1v2、v 1v 2三种可能,故选项 C 错误。 当 1时,一定有 v1 D 选项正确。 所示,质量 m1 L0.8 m 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 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用 F5 N 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 F 做的功至少为( g 取 10 m/)A1 J BJ 图 4C2 J D4 B在运动过程中,薄板受到的摩擦力为 N,薄板在水平力 薄板运动位移 x 0.4 m 时,薄板就会自动从桌边缘翻下,该过做功为 W,根据动能定理得: Wmgx 0,则推力 x10,选项 B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 0 物体 4、,在变力 F 作用下沿 x 轴做直线运动,力随坐标 x 的变化情况如图 5 所示。 物体在 x0 处,速度为 1 m/s,不计一切摩擦,则物体运动到 x16 m 处时,速度大小为()A2 m/s B3 m/s 图 52C4 m/s D. m/ B由图可知变力 1104 J10 4 J60 J,变力 2104 J20 J,由动能定理得:W 1W 2 即12 12 2 12 216020 10v 1012,解得:v 23 m/s,故选项 B 正确。 12 2 126(2012江西重点中学联考)2011 年 7 月 23 日,甬温线 列车与 列车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事故共造成了 40 人死 5、亡,200 多人受伤,从而引发了广大民众对我国高铁运行安全的关注和担忧。 若在水平直轨道上有一列以额定功率行驶的列车,所受阻力与质量成正比,由于发生紧急情况,使最后几节车厢与车体分离,分离后车头保持额定功率运行,则()A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增大,速度也增大B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减小,速度也减小C脱离部分做匀减速运动,车头部分做匀加速运动D分离出的车厢越多,车头能获得的最大速度越大解析:选 D分离后车头保持额定功率运行,由于速度不能发生突变,车头部分所受牵引力不变,阻力减小,车头部分做变加速运动,脱离部分做匀减速运动,选项A、B 、 C 错误;分离出的车厢越多,所受阻力越小,车头能获得的最大速度越大, 6、选项D 正确。 7放在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 06 s 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 6 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10 m/s 2)()图 6A. B. 09C. D. 10解析:选 B物体在前 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s 末的速度 m/s,功率 0 W,由公式 P知:前 2 s 内的拉力 N;后 4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阻力,则 N,在前 2 s 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1F f a3 m/v 106则 m 项 B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 1098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一直增大高中物 7、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解析:选 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 90时,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当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后反向逐渐增大,因此动能先减小后增大;当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夹角大于 90小于 180时,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夹角逐渐减小,速度先逐渐减小,直到夹角等于 90时速度达到最小值,而后速度逐渐增大,故动能先逐渐减小到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故选项 A、B、D 正确。 9(2012上海宝山期末)如图 7 甲所示 8、,在水平路段 有一质量为 2103 汽车,正以 10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汽车前方的水平路段 粗糙,汽车通过整个段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 t15 s 处水平虚线与曲线相切 ),运动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 20 变,假设汽车在两个路段上受到的阻力 (含地面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 各自有恒定的大小。 (1)求汽车在 段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2)求汽车刚好到达 B 点时的加速度 a。 (3)求 段的长度。 图 7解析:(1)汽车在 F 1 P/立解得:F N2 000 N。 2010310(2)t15 s 时汽车处于平衡态,有 F 2 ,联立解得:F N4 000 N。 201035t5 9、s 时汽车开始减速运动,有 1解得 a1 m/s 2。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 12 21解得 x1)2 000 N(2)1 m/s 2(3)2012福建高考)如图 8 所示,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 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 P,小船的质量为 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 f,经过 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船从 A 点沿直 图 8线加速运动到 B 点经历时间为 、B 两点间距离为 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 求:(1)小船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 2)小船经过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船经过 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a。 解析:(1)小船从 点克服阻力做功Wf(2)小船从 点,电动机牵引缆绳对小船做功W 由动能定理有WW f 12 21 12 20由式解得 2m3)设小船经过 ,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电动机牵引缆绳的速度大小为 v,则PFvvv 1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由式解得a 2m1)世昌的博客 (2) 2m3) 2mfm。第一阶段 专题二 第1讲 专题特辑 课下 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相关推荐
1、迁移应用能力大提升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直升机 A,通过悬索(重力可忽略不计)从飞机中放下解放军战士 B。 在某一段时间内,解放军战士与直升机之间的距离以 y 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规律变化。 则在这段时间内,14图 2 中关于解放军战士
1、第 4 单元 功能关系 动量能量综合一、功能关系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个一个时刻相对应。 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 J) ,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物体动能的增量由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W 外 = 就是动能定理。 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由重力做的功来量度:W G= P,这就是势能定理
1、- 1 原子和原子核教学过程:一、原子模型1JJ 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1897 年发现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式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是用 粒子轰击金箔,结果: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这说明原子的正电荷和质量一定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1、(2011海南高考改编)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解析
1、,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 0.8 m,水平距离为 8 m,则运动员跨过壕沟的初速度至少为(取 g 10 m/) A0.5 m/s B2 m/s 图 1C10 m/s D20 m/动员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 0.4 s,2 m/s20 m/s。 刚同学调整好力度,将球从 A 点向篮筐 B 投去,结果球沿如图 2 所示划着一条弧线飞到篮筐后方。 已知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