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实验一 课下知能提升内容摘要:
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得到如图实111 所示的纸带。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实111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s 6s 1)等于(s 2s 1)的 6 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 B 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 ,所以 C 正确;s 1 5(s2s 1),所以 B 错误;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0.1 s,D 错误;按照实验要求应该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所以 A 错误。 答案:“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 2、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计数点序号 1 2 3 4 5 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 (s)cm/s)理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 算出加速度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量出其倾角 ,由公式 a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由图线上间隔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 a算出加速度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解析: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 算出加速度的偶然误差较大,A 不合;vt 图中 不合理;由图线上间隔较远的两点对应的速度,利用公式 a 算出的加速度偶然误差小,即 C 合理;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际只相当于用了第 1 3、组和第 6 组两组数据,偶然误差仍然较大,D 不合理。 答案:图实112 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图实112(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_。 (2)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 A、B 两点间距 s_ ;C 点对应的速度是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毫米刻度尺的精确度为 0.1 cm,v C m/sm/s。 0 221)s (2)可) m/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 5 个计时点取好了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为 0.1 s,依打点先后编为 0、1、2、3、4、5。 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实113 所示。 请根据给出的 A、B 、C、D 四段纸带回答:(填字母)图实113(1)从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B、C 、D 三段纸带中的_。 (2)打 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m/s 2。 解析:因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保持不变,打 A 纸带时,加速度 m/.6 m/s 2。 10 a ,、5 两点间隔为:s5s 230 3 m3 m5410 3 上撕下的那段应是 C。 答案:(1)C(2)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 5、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弹簧测力计。 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 (2)如图实114 所示,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s,其中 cm,s 2cm,s 3cm,s 4cm,s 5s 6实114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 B、C 、F 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 D、E 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 位置 B C D E ms 1 ) )以 A 点为计时起点,在图实115 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图实115(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小车加速度 a_ m/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弹 6、簧测力计。 (2)速度 m/10 22m/ m/sm/s。 10 22)在坐标图中描点(、(各点的趋势是直线,用平滑的直线拟合各点,不在直线上的各点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直线两旁,如图所示。 (4)在 vt 线上取较远的两点,如点( (,则加速度 am/m/1)弹簧测力计(2)3) 见解析图(4)(2011新课标全国卷)利用如图实116 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 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 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 7、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 s,记下相应的 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116s(m) t(m/s)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 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 测量值 s 和 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实117 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 t 图线;17(3)由所画出的 t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 a_m/s 2(保留 2 位有效数解析:由 sv v t 此式可知加速度大小为图像斜率的 2 倍,2a2 2.0(m/s 2)1) atv t(写成 s v 可)2 12(2) t 图线如图所示。 (3)在 围内)。第一章 实验一 课下知能提升
相关推荐
1、,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 0.8 m,水平距离为 8 m,则运动员跨过壕沟的初速度至少为(取 g 10 m/) A0.5 m/s B2 m/s 图 1C10 m/s D20 m/动员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 0.4 s,2 m/s20 m/s。 刚同学调整好力度,将球从 A 点向篮筐 B 投去,结果球沿如图 2 所示划着一条弧线飞到篮筐后方。 已知 A、B
1、(2011海南高考改编)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D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定量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换关系解析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押题训练(一)1(2012新课标全国卷)如图 1 所示,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 纸面) 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 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 图 1生感应电流。 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
可以改变色彩的纯度。 此外,还可以加入什么颜色同样也能改变色彩的纯度呢。 我们以绿色为例,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 生:加白色。 生:加黑色。 3 生:也可以加入其他 颜色(如红色)。 4. 纯度渐变的演示过程。 (实际操作)要求:各小组分别给绿色加入其他颜色。 师:我们一小组加入白色,二小组加入黑色,三小组加入红色来试一试。 小组内的同学不要交流也不要讨论,调好自己的颜色就赶紧坐好。 师生讨论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 1 单元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改变(平动、转动、直线、曲线、圆周)参考系:假定为不动的物体(1)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3)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2、 质点:在研究物体时,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