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难点精讲 牛顿运动定律内容摘要:

1、第 1 页 共 39 页高三复习难点精讲:牛顿运动定律目的要求: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 会全面准确的受力分析的运动过程分析。 深刻理解力与运动之间的联系。 灵活运用 整体法和隔离法。 会用假设法分析不确定的力。 第 1 课时: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知识简析 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应注意: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脸直接总结出来的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脸为基 2、拙,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例 1】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在研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知识,还要注意运用科学方法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 3、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B )A、是事实,是推论B、是事实,是推论C、 是事实,是推论D、是事实,是推论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说明: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有的同学总认为“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就小” ,理由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不容易停下来,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把“ 4、惯性大小表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理解成“惯性大小表示把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的难易程度” ,实际上,在受到相同阻力的情况下,速度大小不同的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减小量是相同的,这说明它们的惯性是相同的,与速度无关。 第 2 页 共 39 页【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仅由质量决定,与它的受力状况与运动状况 5、均无关。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例 3】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使他向前运动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解析:人向上跳起,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空气阻力不计) ,由于惯性,所以水平方向与车速度相同,因而人落回原处 答案:顿第三定律(1 )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 6、条直线上(2 )表达式:F=F/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种性质,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能抵消,所以这两个力不会平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管两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牛顿第三定律都适用。 借助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变换研究对象,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内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二力平衡受力物体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大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力的性质 一 7、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个过程中(同一段时间或同一段位移)的总冲量一定为零,但作的总功可能为零、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这是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时间一定是相同的,而位移大小、方向都可能是不同的。 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注意: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应分析这两个力是否具有“甲对乙”和“乙对甲”的关系,即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否具有互易关系否则,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很容易与一对平衡力相混淆,因为它们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特点规律方法 1、正确理解惯性和平衡状态【例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8、第 3 页 共 39 页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一致解析:A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但处于这些状态时不一定不受外力作用,所以 A 错,B 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是看其受力是否为零,而不是看它的速度是否为零,如振动物体离平衡位置最远时速度为零,此时恢复力不为零,它就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 B 错,D如平抛运动就不是这种情况,力与位移方向不一致,所以 D 错 答案:C【例 5】以下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质量相同,行驶 9、速度较大的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大B、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速度相同,其中质量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C、推动原来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车厢,比推另一节相同的、正在滑行的车厢需要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无关解析: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且与运动状态及受力状态无关。 答案 6】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固定于路旁的照相机每隔两秒连续两次对其拍照,得到清晰照片,如图所示分析照片得到如下结果:(1)在两张照片中,悬挂在公共汽车顶棚上的拉手均向后倾斜且程度相同;(2)对间隔 2s 所拍的照片进行比较,可知汽车在 2s 内 10、前进了 12 列分析正确的是(求出汽车在 t1s 汽车可能做匀速运动解析:由于车顶棚上的拉手向后倾斜且两次程度相同,可知车匀加速前进;根据匀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可求得 t=1s 时的速度;当拉手自然下垂时,汽车处于平衡态,可能静止,也可能是匀速度运动2、正确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例 7】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 11、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相互产生的,必是同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两个等大、反向、共线之力,性质上无任何必然的联系上述各对力中,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及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同属物体和斜面问的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斜面和物体上,因此它们为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A)错(B )对;物体所受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其反作用力为物体对地球的吸收力,应作用在地球上,因此可知(C)错;至于物体所受重力,无论如何分解,各分力都应作用在物体上,而不能作用在斜面上而形成对斜面的压力,故答案(D)亦错【例 8】有下列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D 12、)第 4 页 共 39 页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 ,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冲量一定相同。 一质点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 ,这两个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或者都为零,或者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正负号一定相反。 在同样时间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号也不一定相反A、 B、 C、 D、解析:满足的两个力是平衡力,故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做功或者都为零(物体静止时) ,或者数值相等,一正功一负功(匀速运动时) ,故错对。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都做正功,也可以都做负功,数值也不确定,只要设想两 13、块磁铁放在小车上的各种运动情况便可判断,故错对 答案: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解释物理现象【例 9】请用自己所学习的物理知识解释 “船大调头难” 这句俗语的道理解析:“船大” ,指船的质量大, “调头难”指改变速度方向难, “船大调头难”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要改变其运动状态需要的力大【例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往前走B、只有你站在地上不动,你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才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物体 A 静止在物体 B 上, A 的质量是 B 的质量的 100 倍,则 A 作用于 B 的力大小等于B 作用于 A 的力的大小D、以卵击 14、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解析:以上四种情形中的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这个关系与运动状态无关。 答案:C【例 11】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 A 和 B 放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 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已知 时刻木板停止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若木块光滑,由于 A 的惯性较大,A、B 间的距离将增大B、若木板光滑,由于 B 的惯性较小,A、B 间距离将减小C、若木板粗糙,A 、B 一定会相撞D、不论木板是否光滑,A、B 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解析:开始 A、B 随木板一起匀速运动,说明 A、B 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当木板停止 15、运动后:若木块光滑,A、B 大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的作用,仍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相互间距离保持不变。 若木板粗糙,由于 A、B 的材料相同,它们与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加速度相同,即A、B 以相同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仍保持不变。 答案 若 A、B 的动摩擦因数不等,则 A、B 间的距离可能怎样变。 为什么本题的结论与 A、B 的质量无关。 【例 12】蛙泳时,双脚向后蹬水,水受到向后的作用力,则人体受到向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人体获得的推进力。 但是,在自由泳时,下肢是上下打水,为什么却获得向前的推进力呢。 【解析】图表示人体作自由泳时,下肢在某一时刻的动作:右脚向下打水,左脚向上打水。 由图可见,由于双脚与水的作用面是倾斜的,故双脚所施的作用力 P 和 Q 是斜第 5 页 共 39 页面面的(水所受的作用力是斜向后的)。 P 的分力为 Q 的分力为 1 都是向前的分力,也就是下肢获得的推进力。 同样道理,鱼类在水中左右摆尾,却获得向前的椎讲大也具由于向前的分力所致【例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小瓶内装有水,其中有气泡,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