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与权威预测 专题二相互作用内容摘要:
1、(共 14 页)【模拟演练】1.(2012东城模拟)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 40 N 的 2 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012温州模拟)物体静止于倾角为 的斜面上,当斜面倾角 变小时,物体所受力的变化情况是( )持力、持力增大,持力、持力增大,静摩擦力不变3.(2012无锡模拟)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 2、F 3 的作用,若将它们平移并首尾相接,三个力组成了一个封闭三角形,则物体所受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2012大连模拟)如图所示,用水平力 F 推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当力 F 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而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 )A所受合力逐渐增大 2、B所受斜面摩擦力可能变为零C所受斜面弹力逐渐增大D所受斜面作用力逐渐变小(共 14 页)5.(2012淄博模拟)如图所示,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 A、B 用跨过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接,物块 B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 f 和 别表示水平地面对物块 B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那么若将物块 B 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块 B 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 大小变化情况是( ) N 都增大 N 大,F N 减小 小,F N 增大6.(2012福州模拟)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 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 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30和 60,则 和 中的拉力分别为( )C.g m D.g 2012郑州模拟)如图所示,重 2 3、0 N 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 F8 水平面成 30角,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4 2 2012银川模拟)在水平力 F 作用下,重为 G 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共 14 页) G D. 2.(2012佛山模拟)如图所示,A、B 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 N、G 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 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6 N 、6 、2 N 、2 2012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物体 P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左边用一根轻弹簧 4、与竖直墙相连, 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 F 向右拉 P,直到拉动,那么在 P 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 P 的弹力 大小和地面对 P 的摩擦力 大小的变化情况( ) 的弹力 终增大,地面对 P 的弹力 持不变,地面对 P 的弹力 持不变,地面对 P 的弹力 不变后增大,地面对 P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11.(2012合肥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体 在水平面上,劲度系数分别为k1、k 2 的两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 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 重物,此时两重物处于平衡状态,现把斜面 A 点缓慢地顺时针旋转 90后,m 1、m 2 (共 14 页)12.(2012霸州模拟 5、)如图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 A、B 的质量分别为0 kg,m B20 、 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 B 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 F 的大小(取 g10 m/0.6,3.(2012南昌模拟)物体的质量为 2 根轻细绳 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 角的拉力 F,相关几何关系如图所示,60,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 F 的大小范围(g 取 10 m/高考预测】本章的重点是力与物体的平衡,以及处理平衡问题的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往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能 6、量守恒定律相结合,有时还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查知识及角度 高考预测(共 14 页)受力分析 1、2、5力的合成与分解 4共点力的平衡 3、6、7、8、个等大的水平力 F 分别作用在 B 和 C 上,A 、B 、C 均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C 间摩擦力大小为 、C 间摩擦力大小为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 ),F 20,F 30 ,F 2F,F 3,F 2 0,F 30 ,F 2F,F 3、B 分别重 50 N 和 3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B 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 5 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 7、数为 100 N/1 N 的不变力作用在木块 A 上, 作用后( )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4 N,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 N,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9 N,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6 N,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的球,当细绳由水平方向缓慢向上偏移至竖直方向的过程中,细绳上的拉力将( ) 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所示,他先后作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共 14 页)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角越大,角越小,辆运送沙子的自卸卡车装满沙子,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沙子与车厢底部材料的动摩擦因数 8、为 2,车厢的倾角用 表示(已知 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足 满足 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 2 上还留有一部分沙子,应满足 2 1圆柱体上放一物块 P,圆柱体绕水平轴 O 缓慢转动,从 A 转至 A的过程,物块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则图乙反映的是该过程中( )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作用于物体 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 A 仍然静止 ) 作用力的合力变大(共 14 页) 倾角为 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 5 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物体所受的摩擦力;(0.6,2)若用原长为 10 度 9、系数为 03 N/m 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 (取 g10 m/s 2) A 的质量为 m,滑块 B 的质量为 2m,板 A 用绳拴住,绳与斜面平行,滑块 B 沿倾角为 的斜面在 A 板的中间一段匀速下滑,若 A、B 之间以及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 拟演练】1.【解析】选 说,两端都有力的作用,所以读数不可能为 0,A 错误;弹簧测力计两端都受力的作用,容易 让人理解为它的读数为 80 N,本题可以这样理解, 弹簧测力计相当于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受到一个 40 N 的拉力,所以最终读数为 40 N,B 正确,C、D 错误.【误区 10、警示】有关弹簧测力计读数的两个误区(1)误认为弹簧测力计受两个等大、反向的作用力,合力为零,其示数 为零,实际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2)解析】选 体所受支持力 FN=所受静摩擦力 当斜面倾角 变小时,支持力 大,静摩擦力 小,而重力始终不变,B 解析】选 可以看出,首尾相接的任意两个力合力均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 D 正确(共 14 页)4.【解析】选 B、受合力仍为零,A 错误;当水平力 F 沿斜面向上的分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相等时,物 块所受斜面摩擦力 为零, B 正确;物块所受斜面弹力大小等于 F 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与重力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之和, F 增大,物块所受斜面弹力也增大,C 正确;物块所受斜面作用力大小等于其重力与水平力 F 的合力,F 增大,物块所受斜面作用力也增大,D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高考模拟与权威预测 专题二相互作用
相关推荐
1、第 - 1 - 页 共 16 页图 21难点之二 传送带问题一、难点形成的原因:1、对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等等,这些关于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断等基础知识模糊不清;2、对于物体相对地面、相对传送带分别做什么样的运动,判断错误;3、对于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考虑不全面,出现能量转化不守恒的错误过程。 二、难点突破策略
1、(共 15 页)【模拟演练】1.(2012银川模拟)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 n4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B.由 n2 能级跃迁到 n1 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 n2 能级跃迁到 n1 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2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体系构建考纲点击顿定律的应用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指导动模型”为载体考查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其中重点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考查。 题型有选择、计算、实验等,难度中等或中等偏上。 握理想化的物理分析方法。 决多阶段(过程) 的运动问题。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高考题组】1(2013高考安徽卷)(单选)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 G 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 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 P 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 的电流为零时,测得 )A. B. D. ,得 ,对桥式电路当 时满足 1R2 0,得 以 1R2 2013高考浙江卷)为了降低潜艇噪音,提高其前进速度
1、量(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共 40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m 的物体沿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匀速下滑,滑到底端历时为 t,则下滑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和方向为()t t 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则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