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经典题库大全及答案[全套]内容摘要:
1、 1 1高中物理经典题库 2 2目录力学选择题及答案 3 页力学填空题及答案 31 页力学实验题及答案 39 页力学计算题及答案 50 页热学综合题及答案 77 页电学选择题及答案 95 页电学填空题及答案 128页电学实验题及答案 141页电学计算题及答案 156页原子物理试题及答案 197页 3 3一、力学选择题1、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 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2 、从同一高度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坚直上抛,一个坚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 运动的时间 2、相等加速度相同 落地时的速度相同落地时的动能相等3 、某同学身高 16,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越过了 16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 10 ) 162 4724 、如图 1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图 1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 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 秒末两质点相遇 0 秒时间内质点可能领先5 、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不同,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3、6 、质量为 50的一学生从 18高处跳下,双脚触地后,他紧接着弯曲双腿使重心下降06,则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 500 1500 2000 10007 、如图 1在水平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和,质量分别为和,水平恒力作用在上,、间的作用力为 ;水平恒力作用在上,、间作用力为 ,则 4 4图 1 8 、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按图 1、接触的斜面光滑,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现在上作用一水平推力,恰好使、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则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跟斜面倾角 的关系为图 1(12) 2 与 无关9 、如图 1上用一光滑的挂钩悬一重物,段中张力大小为 ,段张力大小为 , 4、现将右杆绳的固定端由缓慢移到点的过程中,关于两绳中张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为图 1 变大, 减小 减小, 变大 、 均变大 、 均不变10 、质量为的物体放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木板上,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在如图 1一个最能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与木板倾角 的关系图 1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D 5 511、一木箱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受水平力的作用,那么 如果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对木箱做正功 如果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对木箱做正功 如果木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定对木箱做正功 如果木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对木箱做负功12 、吊在大厅天花板上的电扇重力为,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 5、拉力为,扇叶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则 , , ,13 、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 2后双脚着地,接着他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 05,由此可估计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为自身所受重力的 2 倍 5 倍 8 倍 10 倍14 、如图 1来静止、质量为的物块被水平作用力轻轻压在竖直墙壁上,墙壁足够高当的大小从零均匀连续增大时,图 1确的是图 15 、如图 1楔形木块的斜面与竖直墙之间静止着一个铁球,铁球与斜面及墙之间的摩擦不计,楔形木块置于水平粗糙地面上,斜面倾角为 ,球的半径为,球与斜面接触点为现对铁球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压力,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若缓慢增 6、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图 1竖直墙对铁球的作用力始终小于水平外力 斜面对铁球的作用力缓慢增大 斜面对地面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对点力矩为16、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结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 16 6示质量为的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则子弹整个儿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图 1两次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一样多 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多17 、两滑块在一水平长直气垫导轨上相碰用频闪照相机在 0, , 2, 3各时刻闪光四次,摄得如图 1中像有重叠, (32) 7、 ,由此可判断图 1碰前静止,碰撞发生在 60处,25时刻 碰后静止,碰撞发生在 60处,05时刻 碰前静止,碰撞发生在 60处,05时刻 碰后静止,碰撞发生在 60处,25时刻18 、如图 1滑小球夹于竖直墙和装有铰链的薄板之间,当薄板和墙之间的夹角 逐渐增大到 90的过程中,则图 1小球对板的压力增大 小球对墙的压力减小 小球作用于板的压力对转轴的力矩增大 小球对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球所受的重力19 、如图 1、两质点从同一点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 沿轴正方向被抛出,在竖直平面内运动,落地点为 ,沿光滑斜面运动,落地点为 和 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7 7图 1、的 8、运动时间相同 、沿轴方向的位移相同 、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落地时的动能相同20 、如图 1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连接,且、及与地面间接触光滑开始时,和均静止,现同时对、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 和 ,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对、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正确的说法是图 1由于 、 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由于 、 分别对、做正功,故系统的动能不断增加 由于 、 分别对、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当弹簧弹力大小与 、 大小相等时,、的动能最大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B D 9、D 图 1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绳子张力为 ;将绳子端移至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绳子张力为 ;将绳子端移至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 ,不计摩擦,则图 1 22 、如图 1一无限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 和 的两个滑块( )随车一起向 8 8右匀速运动,设两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其它阻力不计,当车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 1若 0,两滑块一定相碰 若 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 若 0,两滑块一定相碰 若 0,两滑块一定不相碰23 、如图 1个质量为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点冲上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 34,这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图 1重力势能增加了 34 重力势能增加了 动能损失了 机械能损失了224 、如图 1个质量都是的小球、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将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球的支持力和轻杆上的压力的变化情况是图 1不变,变大不变,变小 变大,变大变大,变小25 、如图 1足够长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匀速运动,现将质量为的物体竖直向下轻轻地放置在木板上的 P处。高考物理经典题库大全及答案[全套]
相关推荐
点、定内容、定人员(指导老师和参加社员)。 ( 5 分) 动过程流畅:( 20 分) ( 1)开展活动前 2 天,应向学校团委会递交社团活动登记 表并在校园网和校内宣传栏出海报或通知;( 5 分) ( 2)活动过程中:( 15 分) ①按计划开展好活动内容,如条件允许需在黑板或电子屏幕等地方注明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和承办社团);( 5 分) ②拍好照片(或录像),保留好《签到表》、活动记录
1、 1 1十、原子物理试题集粹(49+17=66 个)一、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核外电子的 电势能减小,动能减少,周期增大 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周期减小 电势能的减小值小于动能的增加值 电势能的减小值等于动能的增大值2 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释放频率为 1的光子;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吸收频率为 2的光子若 2 1
1、高考物理解题方法物理题解常用的两种方法: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 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 ,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当熟练掌握。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 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 r 的二次方 成反比。 2公式F 为引力常量,G0 11 Nm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测定。 3适用条件两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1)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可用本定律来计算,其中 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2013成都模拟)物体 A 的质量为 10 体 B 的质量为 20 、B 分别以 20 m/s 和 10 m/s 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的惯性比 B 大 BB 的惯性比 A 大CA 和 B 的惯性一样大 D不能确定解析
齐,大部分同学还未掌握拼音的拼写,再加上很多还没有学,以致看拼音写汉字这一题做的不尽人意。 由于平时在阅读理解这个方面没有练笔,学生缺乏做阅读理解的 经验。 基础知识不牢固,词汇量较少,作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大难题。 另外,作文题目有些偏应用文体写作,学生从未尝试过。 四、今后的教学 反思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立足于教材,扎根于基础知识。 教材是教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