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拉克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狄拉克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狄拉克(19021984)是英国物理学家。 1902 年 8 月 8 日诞生在英格兰布里斯托尔。 狄拉克在职业学校上中学,1918 年毕业后考入布里斯托尔大学电机系。 1921 年大学毕业,获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1923 年考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当数学研究生。 1925 年开始研究由海森伯等人创立的量子力学,1926 年发表题为量子力学的论文,获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应邀任圣约翰学院研究员。 1929 年周游各国,作学术访问,先在美国逗留了五个月,后来和海森伯一起访问日本,再横贯西伯利亚,回到英格兰。 1930 年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93 2、2 到 1969 年,狄拉克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 他还担任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执安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迈阿密大学等有名学府的访问教授。 1933 年狄拉克和薛定谔一起分享当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71 年起任剑桥大学荣誉教授,兼任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 1984 年 10 月 24 日逝世。 终年 82 岁。 二、科学成就狄拉克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量子力学,提出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并且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 狄拉克原来从事相对论动力学的研究,自从 1925 年海森伯访问剑桥大学以后,狄拉克深受影响,把精力转向量子力学的研究。 1928 年他把相对论引进了量子力学,建立了相对论形式的 3、薛定谔方程,也就是著名的狄拉克方程。 这一方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满足相对论的所有要求,适用于运动速度无论多快电子;二是它能自动地导出电子有自旋的结论。 这一方程的解很特别,既包括正能态,也包括负能态。 狄拉克由此做出了存在正电子的预言,认为正电子是电子的一个镜像,它们具有严格相同的质量,但是电荷符号相反。 狄拉克根据这个图象,还预料存在着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互相湮灭放出光子的过程;相反,这个过程的逆过程,就是一个光子湮灭产生出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的过程也是可能存在的。 1932 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1923-)在研究宇宙射线簇射中高能电子径迹的时候,奇怪地发现强磁场中有一半电子向一个方向偏转,另一半 4、向相反方向偏转,经过仔细辨认,这就是狄拉克预言的正电子。 后来很快又发现了 射线产生电子对,正、负电子碰撞“ 湮灭”成光子等现象,全面印证了狄拉克预言的正确性。 狄拉克的工作,开创了反粒子和反物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狄拉克是量子辐射理论的创始人,曾经和费米各自独立发现了费米拉克还在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发表过大量有关宇宙学方面的论文,推动宇宙学研究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狄拉克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从理论上提出可能存在磁单极的预言。 近年来有关磁单极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取得了迅速发展。 1982 年国外已有报道,宣称有人发现了磁单极存在的证据。 当然,假如真能从实验上证实磁单极存在,一定会引起物理理论的深 5、刻变化。 他的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原理于 1930 年出版。 三、中包括哥本哈根、哥廷根、莱顿和普林斯顿等大学。 1935 年他曾来中国,在清华大学讲学,并曾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名誉会员。 2.“象牙之塔” 式的科学家狄拉克的数学水平很高,思维十分敏捷,人们称他“象牙之塔”式的科学家。 据说有一次,狄拉克访问哥廷根的时候,哥廷根正在举行数学竞赛,许多教授都在攻克一道难题:用一切可以采用的代数符号,比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只能用四个 2 写出从 1 到 100 之间的所有整数。 例如,1 可以写成狄拉克拿起题目看了一下,不慌不忙地思索片刻,很快给出了一个通解,而且只用了三个2。 他的通解是:其中根号的数目等于 N。 懂得一点对数运算的人,都不难对狄拉克的通解做出证明:看完狄拉克的计算,在场的人一个个赞叹不已:久闻狄拉克数学才能高超,真是名不虚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